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南雄县

增加 10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南雄市,广东省财政直管县。由广东省直辖,韶关市代管,[[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全市总面积2326.18平方千米,辖17个镇、1个街道,市人民政府驻雄州街道。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353916人(第七次人口普查) 。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粤赣边境的商品集散地,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唐光宅元年(684年)置浈昌县,南汉乾亨四年,在 [[ 浈昌县 ]] 置雄州,宋开宝四年,改为南雄州,明洪武元年,置府,清嘉庆十二年,改为直隶南雄州,民国时,改为南雄县,隶属广东。1996年,撤县设市,隶属广东省。
南雄市是“中央苏区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黄烟之乡”、“银杏之乡”、“恐龙之乡”、“特色竹乡”、“姓氏文化名都”,还是广东省“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林业生态县”。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2018年10月22日,南雄市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经济综合发展力位列全省28个山区县(市)第四。位居韶关市(县市)第一。
=='''地理环境'''==
南雄市位于大庾岭南麓,东经113°55′30″~114°44′38″,北纬24°56′59″~25°25′20″,东连江西省 [[ 信丰县 ]] ,北与江西省 [[ 大余县 ]] 交界,东南界江西省 [[ 全南县 ]] ,西南比邻始兴县,西北与 [[ 仁化县 ]] 接壤。四周群山环抱,中为丘陵。东西极限84千米,南北极限52千米。全市面积2316.4平方千米。
南雄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是远古时代恐龙的故乡。
=='''风景名胜'''==
南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文物古迹甚多。 [[ 珠玑古巷 ]] [[ 梅关古道 ]] [[ 三影千年古塔 ]] 、恐龙等古生物化石、古银杏群(坪田&帽子峰镇)被称为“ [[ 南雄五古 ]] ”,享誉海内外。南亩鱼鲜村、乌迳新田村、黄坑溪塘村、百顺黄屋城古村落,人文价值颇高,先后被列为“广东省古村落”。 [[ 孔江国家湿地公园 ]] (孔江水库)、 [[ 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 [[ 苍石寨风景区 ]] ,奇异独特,风光秀丽。坪田古银杏群景色迷人,深秋看黄叶好地方; [[ 帽子峰省级森林公园 ]] ,被誉为“小九寨沟”。 [[ 莲开净寺 ]] [[ 大雄禅寺 ]] 香火兴旺。
具有古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广州会馆。龙华山温泉酒店是集旅游度假自然观光和休闲、度假、康体、娱乐、泡温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青嶂山温泉高氡神奇,是罕见的高钠离子温泉。南雄又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广东省重点老区县(市)之一。尤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南雄属中央苏区县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多次率部转战南雄,领导和指挥著名的“水口战役”。项英、陈毅等在油山一带领导粤赣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省委旧址瑶坑、油山革命纪念碑、 [[ 水口战役纪念公园 ]] 、是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具有红色旅游特色。
珠玑古巷位于南雄市沙水村,是唐宋时期中原氏族南迁驻足发祥之地,广府民系“根”之所在,岭南文化源头之一。历经维修重建,唐宋风貌犹存,为海内外千万南迁后裔寻根问祖、旅游观光胜地。
珠玑古巷是自唐代以来沿梅关古道形成的居民集聚带。自唐代张九龄奉诏开拓梅关古道以来,中原人大批向岭南迁播,许多家族相继在珠玑巷停留,置业成家,而后又南迁到珠江三角洲及海外。史料记载,千百年来,从珠玑巷迁播出去的姓氏有153个,其后裔繁衍数千万人,遍布海内外。珠玑古巷是古代中原人和中原文化向岭南迁播的中转站;是珠江三角洲人祖先的发祥地;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汇点。它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现存古巷遗风较完整的一段,长1500米,街道宽5米,鹅卵石铺路,两旁生土建筑——传统民居,姓氏祠堂,作坊商号鳞次栉比。清代北、中、南三个门楼,元代“贵妃塔”矗立其中。古榕、青柳、池塘、古桥、园庭交相辉映。 [[ 巷区大雄禅寺 ]] [[ 南迁博物馆 ]] [[ 胡妃纪念馆 ]] [[ 罗贵纪念馆 ]] [[ 张昌故居 ]] 、各姓氏宗祠等,各类建筑蔚为壮观。珠玑古巷被评为“广东最美的地方”、“广东最美的街区”和“广东最美丽的乡村”,有“广东第一巷”和“天下名镇”之称。
梅关古道又称庾岭古驿道,跨越粤赣两省,古道上的关楼有“岭南第一关”、“南粤雄关”之称。自唐代名相张九龄奉旨开凿驿道后,成为岭南通往中原之要道,人称“广东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它是古时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陆路最短的交通要道,成为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线和中国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的衔接点。现保存较完好的古道位于梅岭南北坡,长8千米。有历代人文遗迹,如 [[ 来雁亭 ]] [[ 夫人庙 ]] [[ 挂角寺 ]] [[ 六祖寺 ]] 、诗碑、关楼等。状元树、东坡树和梅花等景观充满传奇故事。
梅关古道是国家AAAA级景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道上有“南粤雄关”、“驿道寒梅”列为南雄十大景点。有秦汉时十万户侯梅鋗故城遗址,唐相张九龄开凿古道的蹄痕足印,宋关残楼、六祖禅宗。古道旁重立了余靖、苏东坡、朱熹、文天祥、戚继光、何香凝、陈毅、陶铸等名人度岭题写的诗碑。每当寒冬,岭梅盛开,锁关夹道,漫山遍野,十里飘香,为岭南所罕见。
5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