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協同和機器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0月21日 (四) 22:07 由 龙城悠悠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协同和机器厂'''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陈沛霖、陈拔廷在芳村大涌口开办的协同和碾米厂。1966年…”)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協同和機器廠創建於1912年,前身是清宣統三年(1911年)由陳沛霖、陳拔廷在芳村大涌口開辦的協同和碾米廠。1966年改名為廣州柴油機廠。舊址位於芳村大道東毓靈橋北側(宏信922創意產業園內)

2018年1月,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1]

簡介

協同和機器廠創建於1912年,前身是清宣統三年(1911年)由陳沛霖、陳拔廷在芳村大涌口開辦的協同和碾米廠。1912年與何謂文合股擴大成協同和機器廠,專門生產柴油機。1915年該廠成功仿製4缸44.3千瓦兩衝程熱球式柴油機。1918年又生產出117.7千瓦、用壓縮空氣啟動、可逆轉的兩衝程柴油機,安裝在輪船上航行於珠江,引起航運業重視,遂繼續仿製了兩衝程和四衝程柴油機多種。1930年在香港開設分廠。1937年,該廠累計生產了各種規格的柴油機383台/1.68萬千瓦,有設備85台,職工340人,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機器廠,產品行銷華南、東南亞和加拿大等地。廣州淪陷後,廠房設備遭日軍劫掠一空。抗戰勝利後,恢復機械維修業務。1956年,有9家小型機器廠併入,成為一家專業生產柴油機的工廠。1966年改名為廣州柴油機廠。

協同和機器廠始建於1911年並無異議;但據考證,它就是中國第一家柴油機廠,並於1915年製造出中國第一台柴油機,扛起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一面大旗。

「協同和」在歷史上以仿造、「偷師」著稱。這是怎麼一回事?據考證,協同和機器廠由陳拔廷、陳沛霖、何渭文等多人創辦。建廠初期,只有舊式皮帶車床3台和1台小立鑽,沒有動力設備,只做修碾米機生意。為了能製造航運業需求的柴油機,陳拔廷等利用認識一艘亞細亞公司的火輪上的一位「大偈」(機房領班)之便,在晚上悄悄登上輪船,將該輪的柴油機拆卸,探究機器構造,並畫成草圖進行研究。經過連續幾個月的努力,終於在1915年仿製成功。這是我國製造的第一台柴油機,當時的報紙就有過報道,稱協同和的柴油機性能良好,適宜用於淺水客輪。自此,柴油機成了該工廠的主產品之一。

1918年,協同和機器廠又研製出160匹馬力船用四缸內燃機,這些成就轟動了當時的全國工商界。

舊址

芳村大道東毓靈橋北側(柴油機廠內)

該機器廠舊址保存得相當完整,歷經八九十年風雨不變。

廣州市柴油機廠內一車間建於1922年,使用時間竟然已經超過80年。據了解,該車間就是原協和同機器廠的生產車間,內部使用德國鋼筋搭建,屋頂則是木樑磚瓦,保存至今。經勘測,車間長34米,寬33.6米,高約10米;車間正門口呈圓拱形,拱形門上方刻有「1922」字樣。

最難得的是,該舊址還留有若干遺存設備。剪床一台,底座仍有「協同和」三字,至今在用,令人稱奇;立車車窗一台,高約2米,英國製造,使用時間達80年左右;水塔一座,用鋼鐵、鉚釘拼合而成,呈圓柱形;吊機一台,位於主廠房右側衝口涌邊,底盤用生鐵鑄成,齒輪帶動,臂長4米。

廣州市文博協會會長陳登貴表示,舊址保存完整,因為它一直都具有使用價值,才能經久不衰。

現狀

百年廠房變 「博物館」

據了解,早在兩年前,柴油機廠就已聯合深圳的企業,共同合作對靠近江邊的老廠區約3萬m2的地塊進行改造,充分利用原有的廠房和設備建成「宏信922」創意園,而作為廣州市文保單位的協同和機器廠廠房主體,則已完成了「柴油機博物館」前期改造工作,即將向公眾開放。據介紹,原主廠房長為34米,新中國成立後在舊址基礎上延伸了50米。記者看到,加建部分的頂梁材料採用鋁條,而原來的則採用木料。遠遠看去,兩部分廠房三角形的屋頂渾然一體,「這些都是當時從德國進口的」,盧細華介紹。

走進博物館裡面,只見兩側整齊地擺放着「廣柴」自60年代來自主製造的各種機器,其中生產於上世紀40年代的台底座刻有「協同和」字樣的剪鐵機;1933年美國辛辛那提出產的立式車床是博物館內的「鎮館之寶」。

所獲榮譽

2018年1月,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參考文獻

  1. 首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名單公布,信息時報社,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