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千里

於 2024年4月4日 (四) 15:58 由 江山如画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ref>[https://…”)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千里,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遙遠面積廣闊。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二年》。[1]

[]

目錄

解釋

指千里馬

出處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孟子.梁惠王上》:「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後漢書·公孫瓚傳》:「今吾諸營樓樐千里,積穀三百萬,食此足以待天下之變。」 唐 韓愈 《楚國夫人墓志銘》:「公居河東,子在 鄜畤 ,為王屏翰,有壤千里。」 唐 孟郊 《喜雨》詩:「朝見一片雲,暮成千里雨。」 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是固,伯子司農樞千里徵狀意也,何忍辭!」 明《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誥》:「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精神折衝於千里,文武為憲於萬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