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千佛山景区

济南千佛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偏东,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风景名胜区。海拔285米,面积11.46平方公里(2013年数据),景区定位为“佛教历史名山,虞舜文化圣地”。 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文名济南千佛山风景区外文名Qianfo Hill Scenic Area地理位置山东济南市中心南部偏东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开放时间06:30-18:30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30.00元占地面积11.46平方公里(2013年数据)著名景点兴国禅寺千佛崖观音园万佛洞官方电话0531-82662340[1]  

目录

位置

济南千佛山景区位于北纬36°38′18.60″ 东经117°01′45.37″,距市中心2.5公里,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部偏东,海拔285米,面积11.46平方公里(2013年数据)。

气候

济南千佛山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冬季亚洲大陆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压,济南千佛山被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常受来自北方冷空气侵袭,寒冷晴朗,雨雪较少,多偏北风。

主要景点

樱花林

1993年春,千佛山公园建成樱花林;1995年在樱花林西侧建起了一座园中园,名为瀛芳园;亭园西侧为茶道馆,1996年建成。 瀛芳园是樱花林的有机组成部分,占地4亩,是一半封闭式的亭园。坡顶灰板瓦覆盖的大门设在北侧,门内拙石横卧,以作屏障,石上镌以济南当代书法家魏启后题写的"樱"字,给瀛芳园点明这里是樱花世界的主题。除樱花外,园内还配植松柏、黄栌、迎春等花木。

桃花园

桃花园,在万佛洞北侧山坡。1990年辟建,占地7公顷,植山桃、品种桃、垂柳桃、红杏、榆叶梅2400余株,初春时节,桃花盛开,妖冶艳美;落英缤纷,似红云流霞。四周翠柏,葱笼储润。百鸟嘤鸣,蜂飞蝶舞。园东南侧高坡上,建有"红雨亭",石质圆形宝顶,玲珑空透。

梨园

梨园建于万佛洞与弥勒胜苑之间,近临上山盘路,4000余平方米。阳春三月景色迷人,花儿先叶开放,一朵朵,一穗穗,素淡娇媚,弥漫春园。 宋人赵福元的《梨花》诗中描绘最为生动,诗曰:"玉作精神雪作肤,雨中娇韵越清。若人会得嫣然态,写作杨妃出浴图。"园内,还散植些许杏花、桃花,四周又簇拥着柏树、松树,这好像巨大的翠绿色框架镶嵌着一块巨大的染些胭脂红的素白的玉。

佛山赏菊

千佛山的秋天会开满菊花,有"佛山赏菊"的景色,被称为济南八景之一。明朝诗人边贡,用诗概括千佛山的秋景:"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

历山院

历山院位于兴国禅寺东侧,也称东庙,原是一处儒、道、佛三教合居的院落。门额上“历山院”三个大字,集自乾隆御碑。山门内南墙上镶嵌有《历山铭》碑刻,该碑刻为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进士阮元撰文,隶书家桂馥书写。两位杰出学者的文笔书法交相辉映,弥足珍贵,为千佛山增色。

历山院为以弘扬大舜文化为主的场所。院内的主要建筑有舜祠、鲁班祠、三圣殿、一览亭等景点。千佛山景区大力挖掘和弘扬舜文化,2009年对历山院进行重修,在保留历史古迹的基础上,修葺建筑,撰写楹联,并依自然山势在崖壁上镌刻了长30米,宽6米,共800余字的《舜典》,舜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万佛洞

万佛洞位于千佛山北麓,建于1992年,由莫高集锦龙门精华麦积奇观云冈荟萃四部分组成,是千佛山的一大胜景。洞长500米,经过艺术家精选、浓缩、重构,用仿造的手法塑造佛祖、菩萨、弟子、天王近3万尊,集敦煌、龙门、麦积山、云冈全国四大石窟的精华于一身。

最大卧佛长28米,洞前矗立的以四川乐山大佛为原型塑造的大佛高15米,双目凝视,庄重肃穆。洞内壁画万余平方米,以精美瑰丽、浑朴雄壮、含蓄秀丽、宏伟粗犷等不同风采交相辉映,再现中国石窟雕像的艺术魅力,记载中国佛教发展历史的变迁,可谓“由万千彩塑与壁画构成一座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石窟艺术博物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等领导人先后来此参观。

千佛崖

千佛崖位于禅寺院内南侧,是济南市较早的造像群,对研究我国隋代佛教,颇有价值。崖上,有隋开皇七年(587年)至开皇十五年(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计130多尊。极乐洞为造像群主窟,中间阿弥陀佛盘膝禅坐, 高3米,身后饰佛光。右侧大势至菩萨 ,左侧观世音菩萨侍立,高近3米,开皇十一年(591年)凿成。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

观音园

千佛山观音园内供奉的是白衣观音,身高15米,矗立在水池中央,法相慈蔼,可近可亲。池周围是各种观音的化身,分别是:自在观音送子观音数珠观音渡海观音杨柳观音等26尊。白衣观音塑像西侧建有观音殿,亭廊相连,古色古香,颇具韵味。

黔娄洞

位于极乐洞东,深数米,三折之后呈长方形,人工开凿,类似房间,高两米,面积20平方米,正中原有坐像。洞中上端,有石刻一方,大字是"黔娄洞"。小字记载黔娄子的身世,意为:黔娄子,周代齐国人,修身清节,不事王侯,隐居在这里,凿一石洞,终身不下山,曾著书4篇,名《黔娄子》,皆言道家的事情,鲁共公听说他有才能,派使节聘请他做宰相,被拒。齐威王每遇兵败,就来请教,黔娄子授给他秘语,遂转败为胜。

洞内迎门石壁上,嵌一碑,记载着黔娄子的故事:"黔当先生卒,覆以布被。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曾皙曰:'斜其被则殓也。黔娄妻曰: '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先生之意也'"。此语至今传为佳话。

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居千佛山山腰,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占地3000平方米,是山东著名香火胜地。据明成化七年(1471年)石志记载,该寺曾遭兵火破坏,成化四年(1468 年)8月3日,德王府内官苏贤游览千佛山,看到当时情景,不胜慨叹,于是捐资建佛殿、僧房、厨房、粮仓等。寺门朝西,上额刻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题写:"兴国禅寺"四字。楹联石刻:"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 人",为济南清未秀才杨兆庆书写。殿内塑释迦牟尼、大悲观音、地藏王菩萨、十八罗 汉、四大天王。门内两侧,有钟鼓二楼。进寺门南侧,千佛崖石壁上镌刻佛像多尊。山崖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洞天福地石坊、对华亭。 院内有弥勒殿观音殿达摩殿玉佛殿禅堂。东侧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和多尊罗汉。

龙泉洞

位于兴国禅寺西门内南侧高耸的石壁下。山风吹来,呼啸作响,如龙吼,故名。清朝诗人刘大绅曾作《咏龙泉洞》:"千尺高岩万树林,时时洞口老龙吟。不知几夜清秋雨,并作寒泉一水深"。

洞口上方篆书石刻"龙泉洞",济南当代书法家任晓麓先生题写,洞内东侧与极乐洞相通。南侧石壁镌有佛像,合掌瞑目,结跏趺坐,为刘景茂于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正月造,为千佛山年代最早的造像。下边有一小门,门内有一垂直深潭,称“龙泉”,深及2米,水清见底,四季不涸。昔日僧人,汲此水烹茶,以飨游客。

弥勒胜苑

2000年与日本株式会社妙香园共同建造,占地3万平方米,由弥勒佛雕像、石壁浮雕、樱花园和附属建筑组成,融合了中日园林建筑的精华。园内东西两侧属对称的仿清式建筑,高低错落,虚实结合,为弥勒胜苑增添了悠悠古韵。弥勒胜苑的环境绿化强调轴线,烘托主景,配植樱花、梧桐、五角枫、白皮松等树种。整个园区绿荫垂地,芳草青青,松柏储润,营造出一个古朴、典雅、宽阔的景区。

弥勒胜苑正门的牌坊高9.9米,宽12.5米,为四柱三门冲天式,整体造型庄重博大,气势不凡。主佛像为大肚弥勒佛,佛像通体高20米,采用3mm铜板焊接而成,花岗石质的莲花宝座高约9米,直径30米,号称“江北第一大佛 ”。佛像周围的岩壁,雕刻了十八罗汉。主佛像身后的环形山崖上,是弥勒佛的生平事迹介绍的大型浮雕,其长36米,高3.5米,面积126平方米。

2007年,千佛山景区斥资150余万为佛像贴金,贴金面积1700平方米,共使用24万张24K厚度为0.12微米、总重量达4.4公斤的金箔。

名优特产

济南千佛山风景区小吃以清香、鲜嫩、味纯著称,一菜一味,百菜不重。用高汤调制为其一大特色。糖醋鲤鱼、宫爆鸡丁、九转大肠、汤爆双脆、奶汤蒲菜、南肠、玉记扒鸡、济南烤鸭等都是济南名菜。

景区著名的风味小吃有:清油盘丝饼、油旋、五仁包、黄米切糕、八宝饭、五香甜沫、豆腐脑、猪肉灌汤包、什锦素包、三鲜锅贴、煎包、馄饨、水饺、烫面饺、炒面、兰州拉面、糖稣煎饼、罗汗饼、金钱酥、清蒸蜜三刀等以及于重阳节庙会时的特色枣糕

活动建设

千佛山相亲会又称千佛山“七夕”鹊桥会,为千佛山景区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生活日报联合济南相亲网、济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共青团济南市委、济南市妇联等单位主办,于每年三月三和七夕举行,自2005年开始举办。济南的单身人士可提前一个月到千佛山、百花公园等全部七处线下报名点报名,也可通过登录济南相亲网在线报名。 千佛山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一年两次,于春季的上巳节和秋季的重阳节期间举行。上巳节是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时固定为三月初三;元成宗大德年间(1310年前后),千佛山庙会始成定例,源自汉代的习俗,三月上巳日到水边沐浴,叫做“修禊”以除不祥。[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