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勒內·笛卡兒

增加 14,889 位元組, 4 年前
參考文獻
{{expert|time=2019-08-23T06:01:10+00:00}}{{Infobox_Philosopher|region = 西方哲學家|era = [[17世紀哲學|17世紀哲學家]]|image = [[File: 勒內·笛卡兒 .jpg|200px|center|缩略图]]|caption = [https://i1.kknews.cc/SIG=1ebaabc/ctp-vzntr/153615629385202nr269900.jpg 原圖連結][https://kknews.cc/history/pgo6q5j.html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name = <h4 style="background:#0088dd; color:#ffffff; margin-top:0em; padding:10px 0;">勒內·笛卡兒</h4>|birth_date = {{birth date|1596|3|31}}|birth_place = [[法蘭西王國|法国]][[图赖讷拉海]](今[[安德尔-卢瓦尔省]][[笛卡爾 (安德爾-羅亞爾省)|笛卡爾]])|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650|2|11|1596|3|31}}|death_place =[[瑞典]][[斯德哥尔摩]]|school_tradition = [[笛卡儿主义]]、[[理性主义]]、[[基础主义]]|influences = [[阿·卡加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安瑟伦]]、[[阿奎那]]、[[奥古斯丁]]、[[奥卡姆]]、[[苏瓦雷茨]]、[[梅森]]、[[恩披里克]]、[[蒙田]]、[[司各特]]|influenced = [[斯宾诺莎]]、[[霍布斯]]、[[阿尔诺]]、[[马勒伯]]、[[帕斯卡]]、[[洛克]]、[[莱布尼茨]]、[[莫尔]]、[[康德]]、[[胡塞尔]]、[[萨特]]、[[布伦士维格]]、[[乔姆斯基]]|signature = }} '''勒内·笛卡儿''' 法語:Ren {{lang|fr|'''Ren é Descartes '''}} 也譯作笛卡爾;1596年3 {{bd|1596年|3 月31日 -1650年2 |1650年|2 月11日 |}}),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笛卡尔 (安德尔-卢瓦尔省)|图赖讷拉海]](现[[笛卡尔 (安德尔-卢瓦尔省)|笛卡尔]],因笛卡儿得名 ), [[1650年]][[2月11日]]逝世於[[瑞典]][[斯德哥尔摩]],是 著名 的[[ ]] 數學 [[数学 ]] [[ 物理 ]] 。他 對現 对现 數學 [[数学]] 展做出了重要的 貢獻 贡献 ,因 將幾 将几 何坐 標體 标体 系公式化而被 認為 认为 [[ 解析 ]] 之父。他 二元論 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 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 義跟 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開拓了所謂“[[欧陆 理性主 义]]”哲學。 == 生平 ==笛卡儿出身于一個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lang|fr|Joachim}}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1岁多时母亲患[[肺结核]]去世,而他也受到传染,造成体弱多病。母亲去世后,父亲移居他乡並再婚,而把笛卡儿留给了他的外祖母带大,自此父子很少见面,但是父亲一直提供金钱方面的帮助,使他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他8岁时笛卡儿就进入拉夫赖士({{lang|fr|La Flèche}})的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1613年]]到[[普瓦捷大学]]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毕业后笛卡儿一直对[[职业]]选择不定,又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 在笛卡兒 ,[[拉丁文]]是學者的語言。他也如當時的習慣,在他的著作上簽上他的拉丁化的名字——{{lang|la|Renatus Cartesius}}(瑞那圖斯·卡提修斯)。正因為如此,由他首創的[[直角坐標系]]也稱卡提修坐標系(現在常稱[[笛卡兒坐標系]])。然而,笛卡兒用法文寫作而不用拉丁文,這也 示當時拉丁文的歐洲學術語言地位正不斷趨於廢棄。 笛卡儿对結合数学與物理學的興趣,是在荷兰当兵期间产生的。[[1618年]][[11月10日]],他偶然在路旁公告栏上,看到用[[佛莱芒语]]提出的数学问题徵答。這引起了他的兴趣,并且让身旁的 ,將他不懂的[[佛莱芒语]]翻译成[[拉丁語]]。这位身旁的人就是大他八歲的[[:en:Isaac_Beeckman|以撒·貝克曼]]({{lang|la|Isaac Beeckman}})。貝克曼在数学和[[ 理学]]方面有很高造诣 很快成为了他的心靈導师。<ref>参考 {{lang|en|Stephen Gaukroger: Descartes. An Itellectual Biograph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5, p.68.}}</ref> 4个月后,他写信给貝克曼:“你是将我从冷漠中唤醒的人……”,并且告诉他,自己在数学上有了4个重大发现。 [[1621年]]笛卡儿退伍。 [[1622年]],當他26岁时,笛卡儿变卖掉父亲 留下 名言 的资产,用4年时间游历[[欧洲]],其中在[[意大利]]住了2年,随后遷住於[[巴黎]]。 [[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儿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兰寫作且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lang|fr|Méditations métaphysiques}}'')和《[[哲学原理]]》(''{{lang|fr|Les Principes de la philosophie}}'')等。 [[1649年]]笛卡儿受[[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但不幸在这片“[[熊科|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並在[[1650年]]2月去世。 [[1663年]]他的著作在[[羅馬市|罗马]]和巴黎被列入[[禁书]]之列。[[1740年]],巴黎才解除了禁令,那是为了对当时在法国流行起来的[[牛顿]]世界体系提供一个替代的东西。 == 哲学思想 ==笛卡兒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儿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参见[[庄周梦蝶]])。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 絕不承認任何事物為真,對於我完全不懷疑的事物才視為真理;# 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儿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 由此,笛卡兒第一步認為'''懷疑'''就是出發點,感官知覺的知識是可以被懷疑的,我們並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所以他不會說「我看故我在」、 「我 故我在」 。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我們所不能懷疑的是「我們的懷疑」。意指:我們無法去懷疑的,是我們正在「懷疑」這件事時的「懷疑本身」,只有這樣才能肯定我們的「懷疑」是有真實性的,並非虛假的產物。人們覺得理所當然 習以 常的事物,他卻感到疑惑,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 故我在]]”({{lang|la|Cogito ergo sum}})。笛卡儿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 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儿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儿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必定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的存在來讓我們得到這個概念。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儿繼續推論出既然完美的事物(神)存在,那麼我們可以 確定 之前的惡魔假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一個完美的事物不可能容許這樣的惡魔欺騙人們,因此藉由不斷的懷疑我們可以確信「這個世界真 的存在」 ,而且經由證明過後的數學邏輯都應該是正確的。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即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 ), 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樣。 虽然笛卡儿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思考(心靈)和外在世界(物質),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笛卡儿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 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史|欧洲哲学]]产生 「普遍 重要的影响。'''我思故我在'''所產生的爭議在於所謂的[[上帝]]存在及動物一元論(黑猩猩、章魚、鸚鵡、海豚、大象等等都證實有智力),而''' 懷疑 ''' 的主 要思想,確實對研究方面很有貢獻。 == 对科学的贡献 ==笛卡儿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在他的著作《几何》中,笛卡儿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 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笛卡儿引入了[[笛卡儿坐标系|坐标系]]以及线段的运算概念。笛卡儿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 西方現 哲學 数学 重要 石。 此外,现在使用的许多数学符号都是笛卡儿最先使用的,这包括了已知数a, b, c以及未知数x, y, z等,还有[[指数]]的表示方法。他还发现了[[凸多面体]]边、顶点、面之间的关系,后 称为[[欧拉-笛卡尔公式|欧拉-笛卡儿公式]]。还有微积分中常见的[[笛卡儿叶形线]]也是他发现的。 在[[物理学]]方面,笛卡儿也有所建树 。他 在《屈光学》中首次对[[光 哲學思想深深影響 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他还解释了人的[[视力]]失常的原因,并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力学上笛卡儿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笛卡儿发现 [[动量守恒原理]]的原始形式(笛卡兒所定義的動量是一絕對值,不是向量,因此他的動量守恆原理 來也被證明是錯誤的)。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 他还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彩虹]]现象,并且通过元素微粒的旋转速度来分析[[颜色]]。 在[[心理学]]方面,笛卡尔也是有所贡献的。 他的观点和重大发现,对后来心理学颇有影响。他是近代[[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理论著名 歐洲 表。他的反射和反射弧的重大发现,为“动物是机器”的论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提出,反应----刺激的假设。但是笛卡尔的反射概念是机械性的,他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动物没有心灵,人是有心灵的,这样的推断是二元论的典型表现。另外,心神交感论也是笛卡尔在身心关系上二元论的又一典型表现,他认为,人的肉体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人的心灵是由精神实体构成的。心灵和人体即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他认为 的原始情绪有六种: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其他的情绪都是这六种原始情绪的分支,或者组合。笛卡尔的二元论心理学思想虽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 開拓 是非常具有推动和进步作用的,他利用二元论摆脱 神学对科学的绝对控制,将人们的思想引导至理性思维和具体研究上,所以,他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 參見 ===== 數學相關條目 ===* [[笛卡兒坐標系]]* [[心臟線]]* [[笛卡兒葉形線]]* [[等角螺線]]* [[笛卡兒符號法則]]* [[笛卡兒積]]* [[笛卡兒閉範疇]]* [[ 拉-笛卡爾公式]]* [[解析幾何]] === 其餘條目 ===* [[我思故我在]]* [[ 理性主義 (理性 ]]* [[懷疑論]]* [[唯物 主義 ]]* [[方法論]] ==相關影片=={{#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jWUrwvxs4|alignment=left |dimensions=64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 PHILOSOPHY - René Descartes}}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iGjiSbEp9c|alignment=left |dimensions=64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 PHILOSOPHY - History: Descartes' Cogito Argument [HD]}}  {{clear}} == 參考文獻 =={{Reflist}} == 外部連結 ==[[af:René Descartes]][[als:René Descartes]][[am:ረኔ ዴካርት]][[an:René Descartes]][[ar:رينيه ديكارت]][[arz:رينيه ديكارت]][[ast:René Descartes]][[az:Rene Dekart]][[bat-smg:René Descartes]][[be:Рэнэ Дэкарт]][[be-x-old:Рэнэ Дэкарт]][[bg:Рене Декарт]][[bn:রনে দেকার্ত]][[bo:རོས་ནེ་དེ་ཁར་ཏེ།]][[br:René Descartes]][[bs:René Descartes]][[ca:René Descartes]][[ceb:René Descartes]][[ckb:ڕێنێ دێکارت]][[cs:René Descartes]][[cy:René Descartes]][[da:René Descartes]][[de:René Descartes]][[diq:René Descartes]][[el:Ρενέ Ντεκάρτ]][[en:René Descartes]][[eo:René Descartes]][[es:René Descartes]][[et:René Descartes]][[eu:René Descartes]][[ext:René Descartes]][[fa:رنه دکارت]][[fi:René Descartes]][[fiu-vro:Descartes'i René]][[fo:René Descartes]][[fr:René Descartes]][[fy:René Descartes]][[ga:René Descartes]][[gan:笛卡兒]][[gl:René Descartes]][[he:רנה דקארט]][[hi:रेने देकार्त]][[hif:René Descartes]][[hr:René Descartes]][[ht:Rene Descartes]][[hu:René Descartes]][[hy:Ռենե Դեկարտ]][[ia:René Descartes]][[id:René Descartes]][[ilo:René Descartes]][[io:René Descartes]][[is:René Descartes]][[it:Cartesio]][[ja:ルネ・デカルト]][[jbo:rynes dekart]][[jv:René Descartes]][[ka:რენე დეკარტი]][[kaa:René Descartes]][[kk:Декарт Рене]][[ko:르네 데카르트]][[ku:René Descartes]][[ky:Декарт, Рене]][[la:Renatus Cartesius]][[lb:René Descartes]][[li:René Descartes]][[lt:René Descartes]][[lv:Renē Dekarts]][[mk:Рене Декарт]][[ml:റെനെ ദെക്കാർത്ത്]][[mn:Рене Декарт]][[mr:रेने देकार्त]][[ms:René Descartes]][[mt:René Descartes]][[mwl:René Descartes]][[mzn:رنه دکارت]][[nah:René Descartes]][[nds:René Descartes]][[nl:René Descartes]][[nn:René Descartes]][[no:René Descartes]][[oc:René Descartes]][[pam:René Descartes]][[pcd:René Descartes]][[pl:Kartezjusz]][[pms:René Descartes]][[pnb:رینے ڈیکارٹ]][[pt:René Descartes]][[qu:René Descartes]][[ro:René Descartes]][[ru:Декарт, Рене]][[rue:Рене Декарт]][[rw:René Descartes]][[sa:रने देकार्त]][[scn:Cartesiu]][[sco:René Descartes]][[sh:René Descartes]][[simple:René Descartes]][[sk:René Descartes]][[sl:René Descartes]][[sq:René Descartes]][[sr:Рене Декарт]][[sv:René Descartes]][[sw:René Descartes]][[ta:இரெனே தேக்கார்ட்டு]][[th:เรอเน เดการ์ต]][[tl:René Descartes]][[tr:René Descartes]][[tt:Рене Декарт]][[uk:Рене Декарт]][[ur:رینے دیکارت]][[vi:René Descartes]][[wa:René Descartes]][[war:René Descartes]][[yi:רענע דעקארט]][[yo:René Descartes]][[zh-classical:笛卡兒]][[zh-min-nan:René Descartes]][[zh-yue:笛卡兒]]  [[Category: 学家]][[Category:数学家]][[Category:物理 家]][[Category:法国人]]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