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劍橋大學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劍橋大學圖書館建館於1424年。藏書1500萬冊,其中約800萬冊在總圖書館。中文藏書約十萬種。中文部所藏包括商代甲骨、宋元明及清代各類版刻書籍、各種抄本、繪畫、拓本以及其他文物,其中頗多珍品。總館下設有科技期刊圖書館、醫學圖書館和法律圖書館。此外,劍橋大學[1]的各系和各學院都分別設有為本系和本學院學生服務的專業圖書館。其他系或學院的學生如使用這些圖書館需先提出申請或通過館際互借。

基本介紹

早期的館藏幾乎完全靠捐贈或遺贈。1617年開始採購,1662年開始收藏出版商呈繳的樣本。1709年英國頒布版權法,正式規定凡本國出版的圖書都要免費繳送該館,從而使館藏迅速增加。1715年英王喬治一世將多年搜集的3 萬卷書全部贈送該館。由於館藏日益豐富,該館在18~19世紀曾起到國家文獻貯存中心的作用。鑑於學校教學和研究的需要,該館除注重資料收集的平衡發展外,重點收藏人文科學,其次是法律、科學與技術方面的文獻。館舍建於1934年。1982 年有圖書360多萬冊,現刊4萬多種,善本特藏4000多卷,地圖9萬多幅,以及大量縮微膠捲和平片等。

館藏實力

着名的特藏有以歷史書為主的艾克頓文庫(約6萬卷)、英王喬治一世贈予的皇家圖書館文庫 (3萬卷)、查理·達爾文收藏的圖書及其筆記等手稿、英國着名學者如鮑德溫、牛頓克魯、哈定等人的論着、手稿和該大學的學位論文[2]等。

館內中文書籍

一六三二年,白金漢公爵贈送本館一批書籍,其中有明版《丹溪心法》的零冊,為本館收集第一種中文書,隨後又收到一些零散的中文書籍。首批大量的中文書籍系威妥瑪爵士所贈,共四千三百零四冊。威氏曾在中國居住達四十年之久,其中十年任英國駐北京公使,退休後復任劍橋大學首屆漢學教授。他搜集的不僅有許多參考書,還有大量有關清朝廷禮儀、政治、法律、外交等方面的材料,其中不乏善本與孤本書籍,如清初抄本《明實錄》、清抄本滿文《養正圖解》、明刊孤本《異域圖志》以及非常稀見的太平天國出版物等。其後又補充了一千三百多冊,某些原為巴克斯爵士所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本館的中文藏書數量迅速增長。其中有原屬駱任廷爵士、阿拉巴德先生、慕阿德教授和哈瀾教授等人的書籍。本館又藏有全套《美國國會圖書館攝製北平圖書館善本書膠片》三千種,並有大英圖書館、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和北京圖書館分別所藏敦煌中文文書的全套微型膠捲。一九五二年,金璋先生遺贈本館甲骨八百餘片,為本館迄今所藏最古老的文物。本館藏有一套大型類書《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共五千冊,原為清皇帝德宗於光緒三四年(公元一九零八年)贈給倫敦中國協會的禮物,該會遂存放於本館。本館還藏有大名鼎鼎的《永樂大典》原稿二冊。

一九四九年,哈瀾教授專程去中國,用英國政府特款購買中文書籍一萬餘冊。本館還通過李約瑟博士收到中國大量饋贈。劍橋大學圖書館館專用的中文書籍分類法由哈瀾、龍彼德兩位教授所制定。按他們所定的方針,本館還一直向中國、香港及台灣系統地購進新書。在本館的中文藏書中,以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文學、藝術方面的書籍數量最多、最具特色、最為精良。更為注意搜集中國近、現代歷史、政治等方面的資料。本館還訂有中文期刊約一千種。

劍橋大學圖書館仍不斷收到各方的慷慨饋贈或遺贈。例如,一九八六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贈送本館四千四百六十八冊書籍。又如,一九八八年,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贈送本館一套《景印離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共五百大冊。

劍橋大學圖書館中文目錄分書名、作者名卡片兩種,按威妥瑪、翟理思式漢語羅馬字拼音方法的字母順序排列,單獨在館內使用。按漢語拼音方案轉寫的中文書名與期刊名已輸入本館電腦總目。另有劍橋大學中文期刊電腦總目,並正計劃將中文書目加以包括漢字數據的全面電腦化。

歷史沿革

英國綜合性研究圖書館,創建於1424年。當時只有76卷捐贈的圖書。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之前一直由大學的牧師會兼管,到1577年才專門聘任了圖書館員和館長。

視頻

劍橋大學圖書館 相關視頻

劍橋大學圖書館最神秘的古籍展覽即將開始
劍橋圖書館內兩本達爾文筆記丟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