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刺栲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红锥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目:山毛榉目 Fagales

科:壳斗科 Fagaceae

属:锥属 Castanopsis

种:红锥

分布区域:中国福建湖南海南

广西贵州等省及越南

老挝缅甸等地

中文学名:Castanopsis hystrix Miq.

刺栲一般指红锥(学名 Castanopsis hystrix Miq.),乔木,高达25米,胸径1.5米,当年生枝紫褐色,纤细,与叶柄及花序轴相同。叶纸质或薄革质,披针形,有时兼有倒卵状椭圆形,基部甚短尖至近于圆,一侧略短且稍偏斜,全缘或有少数浅裂齿,中脉在叶面凹陷,嫩叶背面至少沿中脉被脱落性的短柔毛兼有颇松散而厚、或较紧实而薄的红棕色或棕黄色细片状腊鳞层;叶柄长很少达1厘米。雄花序为圆锥花序或穗状花序;雌穗状花序单穗位于雄花序之上部叶腋间,花柱3或2枚,斜展。果序长达15厘米;壳斗有坚果1个;坚果宽圆锥形,无毛,果脐位于坚果底部。花期4-6月,果翌年8-11月成熟。 红锥材质优良,木材坚硬耐腐。少变形,心材大,褐红色,边材淡红色,色泽和纹理美观,是高级家具、造船、车辆、工艺雕刻、建筑装修等优质用材。 [1]

目录

红锥形态特征

红锥 乔木,高达25米,胸径1.5米,当年生枝紫褐色,纤细,与叶柄及花序轴相同,均被或疏或密的微柔毛及黄棕色细片状蜡鳞,二年生枝暗褐黑色,无或几无毛及蜡鳞,密生几与小枝同色的皮孔。

叶纸质或薄革质,披针形,有时兼有倒卵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1.5-4厘米,稀较小或更大,顶部短至长尖,基部甚短尖至近于圆,一侧略短且稍偏斜,全缘或有少数浅裂齿,中脉在叶面凹陷,侧脉每边9-15条,甚纤细,支脉通常不显,嫩叶背面至少沿中脉被脱落性的短柔毛兼有颇松散而厚、或较紧实而薄的红棕色或棕黄色细片状腊鳞层;叶柄长很少达1厘米。

雄花序为圆锥花序或穗状花序;雌穗状花序单穗位于雄花序之上部叶腋间,花柱3或2枚,斜展,长1-1.5毫米,通常被甚稀少的微柔毛,柱头位于花柱的顶端,增宽而平展,干后中央微凹陷。

果序长达15厘米;壳斗有坚果1个,连刺径25-40毫米,稀较小或更大,整齐的4瓣开裂,刺长6-10毫米,数条在基部合生成刺束,间有单生,将壳壁完全遮蔽,被稀疏微柔毛;坚果宽圆锥形,高10-15毫米,横径8-13毫米,无毛,果脐位于坚果底部。花期4-6月,果翌年8-11月成熟。

成年树 成年树的树皮浅纵裂,块状剥落,外皮灰白色,内皮红褐色,厚6-8毫米。韧皮纤维发达,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红棕色至褐红色,边材色较淡,辐射状散孔材,有细宽木射线二类。宽木射线常见聚合射线。木射线窄,材质坚重,有弹性,结构略粗,纹理直,干燥时稍爆裂,耐腐,加工易,刨削后有光泽。

红锥近种区别

栲(学名: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常被误认为红锥,但二者区别明显,栲的叶背仅被红棕色或棕黄色易抹落的粉末状蜡鳞而无毛,壳斗较小,刺较短而疏,且密被灰白色短毛,或被淡褐色糠秕状蜡鳞,则壳斗外壁明显可见,其木材颜色也较淡,棕黄色,材质远不如红锥的坚实与密致。

红锥产地生境

产中国福建东南部(南靖云霄)、湖南西南部(江华)、广东罗浮山以西南)、海南广西贵州(红水河南段)及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海拔30-1600米缓坡及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稍干燥及湿润地方。有时成小片纯林,常为林木的上层树种,老年大树的树干有明显的板状根。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等。

红锥生长习性

红锥喜湿润、温暖、多雨的季风气候;土壤条件为由花岗岩、变质岩、沙页岩等母岩发育而成的、土层深厚(>80厘米)的、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壤土或轻黏土(砖红壤、赤红壤和红壤);营造红锥纯林时,造林地应选择阴坡、半阴坡,以南坡、西南坡、东南坡为宜,营造混交林时则可不考虑坡向及遮荫措施。

红锥不宜种植在沙质土、贫瘠的石砾土、山瘠、土层薄(<50厘米)的重壤土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上;不宜在石灰岩地区种植。

红锥繁殖方法

播种:在2-3月,将经层积处理已萌发胚根的种子直接播于容器中,播时胚根朝下,种实埋入土中2-3厘米,播后淋透水。

移植芽苗:先将采回的种子播于种床,待种子萌发、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再移栽于容器中。播于种床的种实,要注意用拌灭鼠剂的锥种防鼠食。移栽时要选择阴天,短剪芽苗的主根(以促使苗木多长侧、须根),用生根剂(ABT3)浸根,压实,淋透定根水。

红锥栽培技术

整地前全面清理林地杂灌,但红锥要严禁炼山方式,可集中烧毁清理物。整地方式以穴垦为主,穴规格50厘米×50厘米×50厘米。缓坡地(25°左右)也可采用带垦整地,按环山水平整地,带宽1.2-1.5米,去杂全垦20厘米,再挖穴,规格40厘米×40厘米×4厘米,带面内低外高,呈水平梯田状,以保持水土。植树穴内捡尽石块、杂物,每穴施有机肥l~2千克,复合肥250克、磷肥500克作基肥。

红锥造林栽植密度的大小与立地条件有关,株行距离为1.5米×2米或2米×2米。红锥造林最好采用一年生优良茁壮的营养袋苗造林,裸根苗造林需剪除大部分叶片和过长根系,并沾上泥浆后栽植,苗木高宜在30 -45厘米以上,且顶芽饱满,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栽植时要除去育苗袋,保持营养土团完整,不损伤根系,坡度平缓的林地苗木置于植穴中央,坡度较陡的林地,苗木应靠近上坡栽植;树苗要端正、压实,栽植深度比苗木根茎位置略深2-5厘米,周围填土压紧。造林季节宜选择在春节前后,待下雨穴土湿透时进行,最好选择阴雨天进行栽植。如遇干旱天气,栽植后需浇灌,提高成活率。此外,栽植后1-2个月左右,要全面检查苗木的成活情况,发现死株及时进行补植,补植用营养袋苗。

当林分郁闭度达0.7以上,下部枝条明显衰弱时对下部枝条进行修枝,修枝高度在树高的1/3-1/2以下。当林分郁闭度达0.8以上,被压木占20%以上时可以进行第一次间伐。林分生长较均匀的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法,林分分化特别大的采用综合抚育间伐法,林木遭病虫害或其他特殊损害时应及时进行卫生伐。根据红锥的生物学特性,红锥大径材的培 育期一般为30-35年,一般在10年左右首次间伐,在15-17年间进行第二次间伐。

红锥施肥前要求清除苗木周围杂灌草。红锥施肥以幼年为主,一般在造林当年8~9月施肥一次,可以施用复合肥或尿素,复合肥每株施100克,尿素每株施50克;第2-5年每年施肥一次,时间在5月进行,第二年施复合肥量每次每株为150克,第三年复合肥施肥量每株为200克,第四、五年每年复合肥施用量每株为400克。施肥方法一般采用沟施法,即在植株树冠垂直投影地面两对侧外边开修长0.5-1.0米、宽0.20米、深0.20米的施肥沟,将肥均匀施于施肥沟,然后覆上土。幼林抚育宜根据造林地的杂草生长情况进行。 红锥幼林抚育宜根据造林地的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一般来说,造林当年8-9月结合施肥带状铲草抚育1次;第2、3、4、5年每年抚育2次(5月、10月)。林分郁闭后可根据林地实际情况进行抚育。抚育一般采用带铲或全铲法,也可以结合化学除草的方法作业。

苗木栽植后,应烧透水一次,如遇干旱天气,栽植一月内应另浇水1-2次。如造林面积大,人工浇水困难,造林苗木应采用营养袋育苗,对提高苗木抗旱能力,提高苗木成活、保存率效果显著。红锥幼林耐荫,通过留存带间杂草,有利于红锥幼林生长,同时又能提高土壤保水功能,起到抗旱作用,或通过营造混交林或间种玉米等高秆作物提供遮荫,增强红锥幼林抗干旱能力。

红锥不耐水涝,红锥林地抗洪排涝必需予以重视。排涝措施主要是在造林坡地上缘挖截水沟,防止洪水冲刷林地,坡地下缘或台地挖排水沟排水,防止林地水土流失;坡地造林选择带状整地,增加土壤雨水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减缓地表径流流速,也能起到一定的抗涝排洪作用。

采伐时期:红锥速生期有6-20年,而前5年生长速度缓慢,5年后加速生长,因此较为合理、经济的采伐时期在栽植后20-30年时进行,大径级林木采伐需30-35年。

采伐方法:红锥萌芽再生能力强,不仅能从伐根萌生成林,即使没有采伐,也可由树干基部的根际萌条长成大、中径级林木,且萌条生长迅速,一次造林可采伐多次,因此红锥林木采伐宜在离地面50-80厘米处截断,一般采用电锯砍伐,保留树兜或伐根,以便林地更新。

红锥病虫防治

主要虫害有竹节虫。 防治方法:对竹节虫危害幼林、成林,可用白僵菌防治。设立病虫害监测点,做好预测预报,做到即时防治。

红锥主要用途

材树种之一。红锥材质优良,木材坚硬耐腐。少变形,心材大,褐红色,边材淡红色,色泽和纹理美观,干燥后开裂小,木材质量系数达23%。材质在栲树属树种中首屈一指,切面光滑,色泽红润美观,胶粘和油漆性能良好,是高级家具、造船、车辆、工艺雕刻、建筑装修等优质用材。

参考来源

  1. 刺栲,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