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制度

增加 1,65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制度.jpg | thumb | 300px | 制度 <br> [https://kknews.cc/history/62yeq8p.html 原圖鏈接] ]]'''制度''' (英語:Institution),或稱為建制,是 [[ 社會科學 ]] 裡面的 [[ 概念 ]] 。 經制定而為大家共同遵守認同的辦事準則。*制定的法度。【例】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在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理解下,制度泛指以規則或 [[ 運作模式 ]] ,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
*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 **建制的概念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學、政治學及經濟學的範疇之中。
*制度廣義而言: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就是制度(或叫體制),如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等等。
*換句話說,外商公司的考核方式,除了由主管考核外,還必須加入同儕、部屬、客戶的意見,客觀而全面地呈現一個人的優缺點。
**根據這樣的一份評量,將該員工的特質,與公司強調的文化作比對,看交集的部分多不多,缺乏的部分是不是致命傷?會不會破壞整個團隊?能不能藉著訓練修正?一般外商大多是依循這個邏輯來挑選主管。
 
*在外商公司,考慮的就比較多元。不適合當主管,等他一上任,搞不好會把團隊的氣氛搞砸,人全走光也不一定。
*專業職則以Project Leader(專案主持人)方式執行,在乎的是技術提升、案子如期或提早完成; 外商體制分為專業職級與管理職級,
**以我自己為例,曾有人在面試我時,認為我不適合擔任人資工作。因為他認定人資的風格,應該是灰色地帶,不能太強勢,是非黑白不能太分明。
**我努力找出自己個性中適合人資的優點、發揚光大,再透過後天的訓練,調整自己的缺點,讓老闆看見明顯的改變,對我更有信心。<ref name="Career就業情報網">{{cite web |url=http://media.career.com.tw/Careerbook/magshort.asp?CA_NO=318p085 | title= 呂亮葳(美商戴爾):外商升遷,先要通過360度考核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Career就業情報網 | author=祝康偉 | accessdate=2020-08-25}}</ref>
===制度限制企業創新發展===*制度化扼殺企業潛力--現代企業管理強調要有制度、要標準化,但完備的制度有時反而阻礙企業創新;**規矩太多,往往氣走潛力人才。*人之初生,絕大多數都健康活潑、生命力旺盛,然而數十年後,皆無可避免地走向衰老,差別只在遲早而已。*組織創立時,多半也都生氣蓬勃,但在成長與發展一段時間以後,難免也會出現衰老的現象。*組織規模漸大則分工漸細,使大部份成員皆不了解、也無從關心全局。**組織垂直層級增強、平行單位細分化後,溝通與資訊傳達效率皆逐漸低落,造成行動與反應的遲鈍。*規矩多則人才少--制度化程度提高後,組織行動更加僵化。只知一切照規定辦事,不僅不了解、不關心組織的方向與目標,而且也無法培養其判斷與決策的能力。*歷史悠久的組織,內部擢升的領導人可能最熟悉制度運作,而且八面玲瓏、善體上意,卻不一定有開創性的格局。*組織衰亡始於個人--理想中,成員之所以投入組織,是希望經由組織目標之達成,以滿足個人目標,但實際上,他們也可以藉由犧牲組織目標來滿足個人目標。**上下交征利的結果,任何策略規劃或組織改造,都無法挽回組織加速邁向衰老或敗亡的命運。<ref name="天下雜誌">{{cite web |url=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35370 | title= 制度化扼殺企業潛力? | language=zh | date=2012-06-25 | publisher=天下雜誌 | author=司徒達賢 | accessdate=2020-08-25}}</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File:制度.jpg | thumb | 300px | 制度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