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利比里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利比里亚共和国

利比里亚

利比里亚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Liberia),简称利比里亚。是非洲的一个国家,处于非洲西部。北接几内亚,西北接塞拉利昂,东邻科特迪瓦,西南濒大西洋[1] 15世纪后西班牙殖民者相继侵入。19世纪初,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南方的黑奴们获得了自由。1821年美国黑人在此建立移民区。1824年命名为利比里亚。 国名在英文有“自由”(liberty)和“解放”(liberated)的意思。1838年成立利比里亚联邦。1847年7月26日宣布独立,建立利比里亚共和国。另一美国黑人移民区于1854年2月4日建立马里兰共和国, 1857年并入利比里亚。政府长期由美国黑人移民及其后裔执掌。1989年爆发内战,1996年实现停火。 利比里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为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2%,全国可耕地380万公顷,已开发的不足13%,粮食不能自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利比里亚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Liberia
简 称 利比里亚 所属洲 非洲
首 都 蒙罗维亚 主要城市 布坎南、哈泊、罗伯茨港等
国庆日 1847年7月26日 国 歌 《万岁,利比里亚!》
国家代码 LBR 官方语言 英语
货 币 利比里亚元、美元 时 区 UTC+0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乔治•维阿
人口数量 470万(2017年) 人口密度 47.9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 美国黑人后裔 主要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拜物教
国土面积 111370平方公里 水域率 13.514%
GDP总计 32.49亿美元(2018年,国际汇率)[2] 人均GDP 674美元(2018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 +231 国际域名缩写 .lr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国 花 黑胡椒
人类发展指数 0.412,第175名,(低)2014年 国家格言 “自由的爱把我们带到这里”
最大城市 蒙罗维亚 气 候 热带季风性气候
主要学府 利比里亚大学、卡廷顿学院等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12世纪以前,这里是人口稀少的赤道雨林地区,利比里亚境内的居民,是12~16世纪从北部、东北部和东部先后迁入的。殖民者入侵以前,这里尚处在分散的部落和部落联盟阶段。 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人陆续到利比里亚沿岸探险。诺曼人于1364~1367年来到这里。1461年,葡萄牙人佩德罗•辛特拉在大山角和梅苏拉多角建立据点,第2年到达帕尔马斯角。葡萄牙人垄断几内亚湾沿岸的贸易约一个世纪。当时利比里亚沿岸的主要出口商品是象牙和马拉克塔胡椒,欧洲商人称马拉克塔胡椒为“天堂的谷子”,因此后来这一带被称为“谷物海岸”。16世纪以后,荷兰、英国和法国商人也相继到这里进行贸易活动。 [3]

美国殖民

美国废奴运动兴起之后,社会上出现大批自由黑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一些宗教慈善家、社会人士和国会议员等纷纷提出向外殖民、把自由黑人遣返到非洲建立殖民地的主张。1816年12月28日,美国殖民协会成立。181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由美国殖民协会提出的一项关于遣返自由黑人到非洲建立殖民地的法案。1821年12月,由詹姆斯•门罗总统的私人代表E.艾尔斯和海军上尉R.F.斯托克顿等率领一批自由黑人到达谷物海岸的梅苏拉多角。当地的曼巴人和德伊人酋长在殖民者的武力威胁下,被迫“出售”一块长130英里、宽40英里的滨海土地,1822年1月初,在梅苏拉多角的普罗维登斯岛建立第一个美国黑人移民区。美国移民侵占谷物海岸之后,引起当地各族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不断地进行反抗斗争。 共和国建立1824年2月,美国殖民协会依照拉丁文“Liber”(自由)一词,给这块殖民地正式命名为利比里亚(Liberia);给梅苏拉多移民区取名为蒙罗维亚,以纪念门罗总统。美国各州的殖民协会,也陆续到利比里亚沿岸建立移民区。1838年由蒙罗维亚、新佐治亚和布坎南等8个移民区合并组成利比里亚联邦,由美国殖民协会委任白人总督管辖。1841年9月约瑟夫•詹金斯•罗伯茨接任总督,他是第一位美国黑人总督。1845年利比里亚发生英国商人拒交关税的事件,利比里亚为维护其主权,迫切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美国殖民协会因无法继续负担其殖民地的经费,不得不同意利比里亚独立。1847年7月26日,利比里亚联邦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告独立,成立利比里亚共和国。同时公布一部以美国宪法为蓝本的利比里亚共和国宪法,国家政权体制和机构也都效仿美国。约瑟夫•詹金斯•罗伯茨被选为第一任总统。

第一共和国

独立后,利比里亚不断向腹地扩张。1857年2月马里兰移民区加入利比里亚共和国。1878年真正独立党执政,政权长期为美裔利比里亚人上层所掌握。美国在南北战争后一度放松了对利比里亚的控制。1871年以后,利比里亚曾几次被迫同英法殖民者签订边界条约,以至丧失其原有领土面积的40%左右。20世纪初,美国又不断地在利比里亚加强其影响,逐渐排挤英国势力。1912年,利比里亚为挽救其财政危机,被迫以关税和其他收入作抵押,向美、英、法、德等国的国际财团贷款,并由美国人担任海关总监兼财政顾问。1926年美国费尔斯通橡胶公司在利比里亚取得土地租让权,种植橡胶,并享有其他权益,成为利比里亚的国中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利用利比里亚的战略地位,在这里建设军事基地,进一步加强对利比里亚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控制。 1944年,威廉•杜伯曼执政,他担任总统28年间,在政治与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内推行民族统一政策,给予拥有不动产的当地居民以选举权和议会中的代表权,修改某些歧视当地居民的法令。对外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积极鼓励外国资本投资。1971年7月杜伯曼病逝,威廉•理查德•托尔伯特继任总统。70年代以后,利比里亚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美裔利比里亚人上层统治集团同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更为激化,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在当地居民中出现了利比里亚进步联盟、争取非洲正义运动组织等反政府组织。1979年4月14日,在蒙罗维亚爆发了反对大米提价的群众示威运动。遭到武装镇压。

第二共和国

1980年4月12日,以克兰人塞缪尔•卡尼翁•多伊军士长为首的17名士兵发动军事政变,击毙托尔伯特总统,推翻了执政103年的真正独立党的统治,成立以多伊为首的军政府。1984年7月军政府举行全国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1985年10月进行了总统和议会选举,多伊当选总统。政府在经济上继续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

内战

1989年12月24日,利比里亚全国爱国阵线在科特迪瓦组织反政府武装,在查尔斯•泰勒的领导下攻入利比里亚,全面内战爆发。 1990年7月,爱国阵线攻入蒙罗维亚,旋即分裂为两派,利比里亚陷入混战。8月,西非国家共同体派遣维持和平部队进入蒙罗维亚,与泰勒派武装发生冲突。在国际社会斡旋下,各派在冈比亚首都班珠尔召开会议,成立“全国团结临时政府”。9月,多伊被俘,枪决后陈尸蒙罗维亚街头。11月,索耶就任全国团结临时政府总统,但遭到泰勒的反对。 1991年3月,利比里亚内战扩展到邻国塞拉利昂和几内亚。1993年7月,交战各方在贝宁城市科托努达成协议,成立五人国务委员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1994年5月,过渡政府组成。 1995年,由于各派均不满意权力分配方案,战火再起。8月,各派再次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达成协议,以六人国务委员会取代五人国务委员会。9月,再次组成过渡政府。 1996年,泰勒试图逮捕敌对派系首脑,导致内战再起,8月,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各派又一次达成协议,同意全部解除武装。 长达7年的内战共造成了15万人死亡,85万人成为难民,彻底摧毁了利比里亚经济。 1997年2月,各派全部解除武装并改组为政党。7月,举行大选,泰勒当选总统。泰勒使用强力控制了国家,实现了国内的和平,并着手开始重建经济。 然而,1999年,利比里亚北部又出现一支反政府武装,据信有着几内亚政府的支持,又一次发动了内战。到2003年,泰勒政府仅控制不到三分之一的全国领土,蒙罗维亚也陷入围攻。以尼日利亚为首的西非国家共同体再一次派出了维和部队。8月11日,泰勒宣布辞职,向副总统摩西•布拉移交权力,并流亡尼日利亚。虽然国际刑警组织以贪污和战争罪对泰勒发出了通缉令,尼日利亚仍拒绝交出泰勒。它宣称除非利比里亚合法政权提出引渡请求,尼日利亚不会放弃泰勒。 2003年10月1日,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接管了利比里亚,着手解除内战各方武装。

民主选举

2003年8月18日,布拉政府与各政党社团共同签署《阿克拉和平协定》,并于10月中旬组建全国过渡政府。查尔斯•久德•布赖恩特被推举为全国过渡政府主席,并于10月14日宣誓就职。 经过两年的过渡,2005年10月11日,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再次举行了民主选举。在第一轮的投票中,乔治•维阿得票领先,但是未过半数,但在11月8日举行的第二轮角逐中,埃伦•约翰逊-瑟利夫获得了最终胜利。 2017年12月27日,乔治•维阿击败民主变革大会党与团结党候选人、现任利比里亚副总统约瑟夫-博阿凯,成为利比里亚新一任总统。 [4]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北接几内亚,西北界塞拉利昂,东邻科特迪瓦,西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537公里,国土面积111370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利比里亚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5℃。温暖的季节,持续时间从1月1日至5月8日,平均每日最高气温高于31°C。在寒冷的季节,持续时间从7月6日至9月17日,每日平均高温低于28°C。

自然资源

利比里亚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和水利等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矿砂(截止2014年已探明储量超过100亿吨),还有丰富的钻石、黄金、铝矾土、铜、铅、锰、锌、镍、金红石和蓝晶石等矿藏。 [5] 森林覆盖率为59%,占西非地区上几内亚森林带总面积的42%,生产紫檀木、红木、桃花心木等; 土地资源丰富,不仅适合发展优质橡胶,而且适合种植稻米、木薯、玉米、豆类、蔬菜、棕榈和椰树等。 境内河流水电储能潜力巨大。 全国有2000多种植物、600多种鸟类、125种哺乳动物。

行政区划

区划

利比里亚全国分为15个州(County),其中2个州系2000年后新增。

首都

蒙罗维亚(Monrovia)是利比里亚首都,蒙特塞拉多州首府。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梅苏拉多角和布什罗德岛上,据守圣保罗河入海口,是西非重要的出海门户,非洲距南美大陆最近的港口城市。 [6] 人口115万。

国家象征

国名

利比里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beria)。简称为利比里亚。别称“非洲的天然橡胶王国”、“非洲大门”、“商船王国”、“谷物海岸”。 国旗 利比里亚国旗启用于1847年7月26日。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1道红白条纹是纪念利比里亚独立宣言的11个签字者。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美德,蓝色象征非洲大陆,正方形表达利比里亚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和博爱的美好愿望;五角星象征当时非洲唯一的黑人共和国。

国徽

利比里亚国徽与国旗一样,有着较长的历史。基本图案是一枚被天蓝、海蓝、草绿三色分割的椭圆形纹徽。淡蓝的大西洋海面上,一艘鼓满风帆的海船满载获得自由的黑奴回到祖先的土地。 半轮旭日浮出海面,天空垂落巨大的金幔,预示着这个新兴国家前途无量。从蔚蓝色深处飞来一只衔着和平文书的鸽子,把福音传向大地。绿色国土生长一棵高大的椰树,代表西撒哈拉热带雨林。树下的农具表明农业是利比里亚的基础。 盾徽上、下各有一条饰带,分别写着“我们因热爱自由而来到这里”及“利比里亚共和国”字样。

国歌

《万岁,利比里亚!》 歌词大意:万岁利比里亚!万岁利比里亚!你永远属于我们,光荣的自由邦。国号更新,声名远扬,国力昌盛坚强,国力昌盛坚强。我们心连着心,快乐无疆,欢呼蒙昧的民族获得解放。万岁,万岁,利比里亚,奉天命建立的光荣的自由邦。

格言

自由的爱把我们带到这里(英语:The love of liberty brought us here)

外交

外交政策

利比里亚奉行独立自主、平等互惠的外交政策。遵循确保国家安全、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与尊严,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主张在自由民主基础上实现国际社会的团结,坚定支持非洲一体化进程,主张非洲国家应“以一个声音说话”。现为联合国不结盟运动、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和马诺河联盟等组织成员。同140多个国家建立有外交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中利关系几经反复。利1957年与台湾“建交”。1977年2月,中利建交。1989年10月,利多伊政权与台“复交”,中方随即宣布中止同利的外交关系。1993年8月,中利复交。1997年9月5日,泰勒政权宣布承认“两个中国”;9日,中方中止与利外交关系。2003年10月11日,中国与利过渡政府签署复交联合公报和谅解备忘录,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中利保持外交关系期间,中国为利援建了巴里克糖厂、综合体育场、塔佩塔医院、卫生部办公楼、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等项目。 中利互利合作始于1981年,以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为主要方式,项目主要有道路和桥梁建设。中利在铁矿开发等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武汉钢铁集团、中非发展基金、中利联共同承担了邦州铁矿项目开发。 两国于1979年签订了以现汇支付的贸易协定。根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双边贸易额为36.71亿美元,同比减少26.7%。其中中方出口34.46亿美元,进口2.25亿美元。中国向利主要出口船舶等,进口铁矿砂和原木等初级原材料。

相关视频

1、小国利比里亚为何能在西方列强夹缝中保持独立

小国利比里亚为何能在西方列强夹缝中保持独立

2、旅行指南:利比里亚(一)

旅行指南:利比里亚(一)


參考來源

  1. 利比里亚国家概况 ,外交部网,2019年7月
  2. 利比里亚 gdp、人口 ,世界银行网,2017-07-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网,2018-08-17
  4. 首位球星元首!前金球先生当选利比里亚总统 ,新浪网,2017年12月27日
  5. 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商务部出版社,2014:2-4
  6. 利比里亚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200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