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利奥波德·冯·兰克

移除 8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外文名 =
| 圖片 =
[[File:兰克.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0f07a42a3067382f.jpg?size=529x733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出生日期 = 公元1795年12月21日
| 出生地點 = 德意志第一帝国,萨克森,维黑镇
诚然,兰克的史学实践活动与他所确立的这些原则有时是相悖的。事实上,他宣扬客观主义,却又擅长寓论于史,以古谕今,为十九世纪德国的现实政治服务。他对原始资料珍同拱璧,但在搜集与选用材料上,总不免要夹带个人的好恶与阶级的爱憎。他创导的某些对史料考证与鉴别的方法,固然可取,但对用观点去分析史料却又讳莫如深。如此等等,分析原因,也是毫不奇怪的。虽然,兰克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平静的书斋中度过的,但他生活在十九世纪德国激烈动荡的现实社会之中,时代的潮流总会对他发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他决不可能是一个完全与政治无关的人。例如,他曾通过根兹的介绍,谒见过奥地利宰相梅特涅。他出任过《历史政治评论》的主编,以抵制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他曾做过普鲁士与巴伐利亚国王的顾问,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1840-1861年)写过政治备忘录,供国王施政时参考。虽然在他的第一部著作中就开宗明义地表明,历史学不必是有为而作,毋须为"将来的利益而训示现在",但读者还是可以从他的著作中发现,他多半借主题之选择、叙述之详略、人物史实之或隐或彰,来显示作者褒贬之所在,以适应当时普鲁士王室统一德国的政治要求。因此,他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历史学家。在他的学士道袍上,难免也沾染上了点点滴滴的政治色彩。
[[File:兰克1.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c850c5083f676e80.jpg 1877]]
兰克的历史观摒弃了十八世纪启蒙时期的理性主义思想,宣扬宗教史观。他说过,在全部的历史进程中,上帝是无所不在的,每一个关键的时刻都证明有上帝在主宰一切。他承认上帝直接干预历史,这就否认了历史自身在不断发展前进的客观规律。他认为历史就是政治史,着力描述的是每个时代的重要人物。他晚年口授的《世界史》,把对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的具有古老文明的东方诸民族排斥于外,是有失公正的。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