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正惠
图片来自名人简历网

刘正惠 工程设计专家,中国航空工业基本建设设计创始者之一。长期从事中国航空航天工程建设设计工作。在中国航空工业建设航天工业的初期建设中,他组织并领导设计人员进行规划方案、厂址选择、工程设计以及配合现场施工安装。在出任航空工业部建设司司长后,又积极推动了基建管理体制改革,并领导建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和火箭橇试验滑轨两大国家重点工程,填补了航空科研试验条件的空白。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刘正惠

出生地: 中国

国 籍:中国

人物简历

1927年8月28日 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1946-1951年 在北京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51-1980年 在航空工业部第四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任设计员、组长、工程师、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院总工程师、副院长等职。

1980-1988年 任航空工业部计划局副局长、建设司司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91年10月 离休。[1]

主要贡献

1958年,开始建设由苏联援建的火箭导弹“四大工程”。但苏方只提供不完整的初步设计,而且到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停止了援助。航空设计院和电子设计院承担全部施工图设计。刘正惠被任命为其中导弹型号设计研究院和发射场的总设计师。他率领100多人的精干队伍,自力更生,克服种种困难,经过大量的勘察、调研、试验,按要求完成了全部施工图。这其中包括许多国内前所未有的高难度项目,如导弹静力强度试验室、热应力试验室、超声速风洞、跨声速风洞、特种风洞、无金属结构天线试验室、水力液流试验室、各种火箭发动机试车台、超净厂房、大面积空调导弹总装厂房等。仅用了三年时间,北京的四大工程和导弹发射场就建成投入使用,满足了我国火箭导弹研制的急需。

与此同时,航空工业承担了仿制和批生产空—空、地—空、海防等战术导弹任务,急需改扩建一批航空工厂,以形成批生产线。刘正惠担任导弹总设计师组组长,负责总体规划组织工作,并主管331空—空导弹北厂、沈阳111液体火箭发动机厂和沈阳119陀螺仪表厂等项目。特别是陀螺仪表总装的超净厂房,在恒温恒湿、净化过滤、高亮度照明、装修材料、测试技术等方面,都涉及很多新技术和很高的技术标准。作为总设计师,刘正惠带领设计人员组织技术攻关,通过调研、试验、测试,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终于使工程优质交付,满足了国防建设的需求。

参加航空工业内地建设

1966年至1976年期间,航空工业基本建设的重点转向三线。1966年后,刘正惠被任命为航空设计院总工程师,参加开展航空工业内地建设设计工作。从选厂定点、规划方案,直至现场设计,全过程地参加在贵州和汉中现场工作。率领全院80%以上的设计人员,自带行李铺盖被褥、图板桌椅、书籍、仪器,长年累月地分散在各建设工地附近的破庙、学校和仓库里,实行设计、生产、施工“三结合”,进行现场设计。他还曾任011、012工程指挥部成员和副总工程师,组织设计和建设工作。两基地均已建成投产,具备了生产歼击机歼7和大型运输机运8等飞机的能力。

主要论著

  1. 刘正惠.新中国的基本建设——国防工业卷航空工业部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1. 刘正惠.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航空工业的基本建设部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