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山永

Ms讨论 | 贡献2022年12月6日 (二) 13:19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刘山永 (1938年 - )出生于四川康定

刘山永

在中国古代医药史上,流传着李时珍父子为撰《本草纲目》耗费心血二十余年的一段佳话,而巧合的是,在当代,又有刘山永和他的父亲,历经二十余年艰辛,一段令人称道的美谈。[1]

从1954年起随父学医,后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和国医大师程莘农教授

1964年起开始临床治疗。

1974年在西城区厂桥医院门诊。

1986年辞职。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父亲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支持下,继续父亲未完成的《本草纲目》校注工作(每晚仍在为人治病)。

1998年转为正式职工。

1999年6月退休。

2002年开始办中医诊所至今。

1997年起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两届)。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刘山永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成都 职 业 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人员
性 别

个人介绍

刘山永,男,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人员。原籍成都。三岁时因病致残,不得入学;遂随父学习中医,并从事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发表论文多篇。特别是校注<本草纲目>,历经10个寒暑,校注16000多条,工程浩繁,成果上乘,被称为该书400多年来最完善的诠释,受到医学界重视。

个人经历

 
刘山永中医诊所

1938年,刘山永出生于四川康定。他的父亲刘衡如,是个博学多才的读书人,先后在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任教,同时对中医经典也颇有研究。

刘山永出生后不久,患了脊椎结核病,导致了脊柱严重弯曲,落下了严重残疾。

上初中时,右腿又不幸患了结核性寒性脓疡,体质日渐虚弱,几乎病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是父亲设法从成都买来了几盒中成药丸,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服用了几天丸药后,出现了明显疗效,这切身体验的中医药的神奇疗效,让少年刘山永立定了一个志向:学习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将来也为病人解除痛苦。从此,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中医著作。

1956年,父亲刘衡如奉调进京,后来,刘山永也来到北京,一面随父亲继续研究中医经典,一面拜著名中医学家学习临床诊治。渐渐地,他也尝试着为街坊邻里诊病开方,效果十分显著,以至他住的小院,每天引来许多患者前来就诊。

1974年后,他成了正式的“坐堂大夫”。于此期间,他那在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馆任职的父亲刘衡如,则应人民卫生出版社之邀,陆续校勘整理了中医典籍达四十多部。[2]

自七十年代初,他又开始着手校注《本草纲目》。父亲不止一次地对刘山永说,为《本草纲目》校注一套高质量的版本,订正前人舛误,是他平生之愿。即便要倾注全部心血,耗费常人难以理解的辛劳,他也在所不惜。

刘山永非常理解父亲的宏愿,于是在工作、研究之余,充任了父亲的助手。历经十年,刘氏父子的成果———《本草纲目》点校本,终于在1981年相继出齐了。

本来,刘老先生该长出一口气了,但他却仍感不满足,觉得此次点校的参阅版本不够广泛,时间也略显仓促,在点校本“后记”中,他表明了仍将重新再校勘《本草纲目》的心愿。继而,刘氏父子又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像愚公移山那样,开始了他们重新校勘的准备和努力。

但毕竟岁月不饶人,1987年,积劳成疾的刘衡如先生一病不起,带着未了的遗憾故去了。刘山永牢记父亲临终前的重托,开始独自担起重新校勘《本草纲目》的重任。那年他四十九岁,正值医疗事业的盛年。他毅然辞去了公职,只靠父亲去世后每月给遗属的不足百元的补助费生活。因为他知道,完成父亲的遗愿,不如此是断难完成的。

 
刘山永和父亲刘衡如校注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耗数十年精力所撰的一部巨著,这部医著一经问世,便以其集明以前医药之大成的宏博精深的内容,引得后世刻家泛起,直至传至海外译成多种文字,流传至今的各种版本就有八十余种。

为了弄清《本草纲目》的源流和演变情况,刘山永顾不得身体的脊柱残疾,几乎跑遍了北京大小图书馆,甚至一直查到了北京图书馆的“地下战备书库”,查阅了现存的能看得见的所有《本草纲目》的五六十种版本,从中确立了自明万历至清光绪二百八十余年间共计九种版本作为参校。

他经常一大早起来,带上干粮、茶水,骑上一辆二十英寸小轮自行车出门,至少要骑上一个半小时左右才能到图书馆,然后一坐就是一天。中间不敢多喝水多吃饭,以免老上厕所和打瞌睡。这样的工作状况大约持续了四年,后来他干脆找到了北京图书馆附近的一间房子暂时换住。春去秋来,一转眼又十年过去了。凝聚着刘衡如、刘山永父子二十年心血的《本草纲目》新校注本终于脱稿,并于一九九八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这部《本草纲目》新校注本共参考了经史子集文献三百八十七种,全部校注达一万六千余条,约一百余万字。这部新校注本,将李时珍引述文献中的一些讹误予以核校订正,还根据现代试验资料对某些药物得出的毒性结论,给予原著原文标注补充,对原著中某些药物功效和主治记载不确者,参照现代文献提出新的注释。这部著作一出版,即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称这部书是自《本草纲目》初版问世四百年来,文字最准确、校注最严密、考证最详细的一部医著,是迄今为止《本草纲目》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整理、大浓缩,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1999年6月,这部《本草纲目》新校注本,荣获“全国科技图书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十月,又荣获国家颁发的“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心里感到无限宽慰。”刘山永感慨万端地说。[3]

他本人也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并被中央文史馆正式吸收工作,还被评为中医副研究员。[4]

后来,他又担任了中国药学会李时珍学术研究会[5]副主任,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

目前,刘山永正在集中精力完成两件大事:一是为华夏出版社正在出版的四百多卷本《本草全书》担任编审。另一件是主持《“本草纲目”研究大成》的编辑出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