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冰臼遗址公园

冰臼遗址公园位于河北省丰宁县城北28公里处的喇嘛山风景区,距北京208公里,是通往京北第一草原的必经之地。这里奇峰峻峭、峡谷清幽,公路两侧分布着很多神奇的景观,主峰喇嘛山海拔1198米,分布着有如“天锅”的冰臼群,此外还有悬壁禅洞、鞍马石刻、喇嘛佛、神劈石、峰上塔、叠落岩、九女峰、窟窿山等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就的奇峰异石,组成了长达15公里的风光画廊。[1]

目录

科学价值

冰臼的三大特征是“口小、肚大、底平”。冰臼是冰川的直接产物。两三百万年前在巨厚冰层覆盖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时,由于冰层内有巨大压力,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覆基岩及冰川漂砾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最终形成深坑,这些坑极像南方舂米的石臼,因此称为冰臼。

冰臼是古代冰川曾经存在过的有力证据之一,也是古气候、古环境变迁的极其重要的历史见证,在我国的黄山、庐山、西藏和德国、波兰等地均有过发现。但它们均分布于冰川、U型谷和冰床上,而佛珠洞一带的冰臼则分布于山脊、山峰和山麓地带,因而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喇嘛山冰臼群的发现,证明距今2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我国东部山区确实发生过巨大规模的冰川运动,冰川类型属内陆型大冰盖,冰层厚度在1000—2000米以上。同时还证实在第四纪早期,全球曾发生一次巨大的和惊人的降温事件,对该区和全球古气候、古环境变迁、人类起源和现今气候演化趋势分析和预测,以及为发现和寻找大冰盖冰碛型砂金矿床,提供了重要的实际依据。因而冰臼群的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意义。[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