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冰川漂礫

增加 8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冰川漂礫0.jpg|230px|thumb|有框|右|北美巨大的冰川漂礫。[https://www.reddit.com/r/ThatsInsane/comments/h97775/the_largest_known_glacial_erratic_in_north/ 原圖鏈接]]]
'''冰川漂礫'''(英語:Glacial erratic),“ errtics ”源於拉丁語的“ errare ” (意為:流浪),即由 [[ 冰川 ]] 的冰帶動石塊,通常綿延數百公里雜物大小不一,小如鵝卵石到高大石塊,艾伯塔省的大石頭(16,500噸或18,200短噸)就是巨型漂礫。
==概述==
[[ 地質學 ]] 家通過研究冰川周圍岩石的位置以及其本身的組成來確定不穩定因素有:
===冰川週圍漂礫的組成===
* 冰川沉積岩石從尺寸和天然岩石的類型,以在所依靠的面積不同。它們可以由冰川運載,因此它們是標記史前冰川運動路徑的一系列指標之一。它們的光刻原點可以追溯到母基岩,從而可以確認冰流路徑。
* 它們可以通過漂流運輸。這可以量化因 [[ 冰壩 ]] 破壞而導致的冰河氾濫程度,冰河大壩的破壞釋放了米蘇拉湖之類的冰川湖中儲存的水。擱淺的冰筏釋放的不穩定物隨後融化,從而降低了負荷,可以表徵臨時路易斯湖等地區發生短暫洪水的高水位線。* 在 [[ 海洋 ]] 中融化的冰山所掉落的不穩定物可以用來追踪南極和北極地區的冰川運動,直到記錄保持。它們也被稱為滴石,可以與海洋溫度和海平面相關聯,以更好地理解和校準全球氣候模型。<ref>[https://ui.adsabs.harvard.edu/abs/2004CRGeo.336..603B 溫室效應和冰河時代:歷史視角 (Effet de serre et glaciations),聯合國視角歷史比較]ui.adsabs.harvard.edu</ref>
==形成==
==流動的不穩定==
===複雜的流動重建過程===
[[ 地形學 ]] 提供了表徵冰川流動方向的重要工具,冰川流動的常規構造是結合了莫蘭,埃斯克,鼓林,融水通道和類似數據使用的。不穩定的分佈和冰川直至物性可以識別出其來源的烴源岩,從而確定了流向,特別是當不穩定的烴源岩露頭在有限的局部地區是唯一的時候。不穩定的物質可能會在沉積之前通過多次冰川流動進行運輸,這會使冰川流動的重建變得複雜。
===浮冰與溫度飄忽不定===
冰川冰夾帶各種大小的碎屑,從小顆粒到極大量的岩石。這些碎片通過冰川冰運到海岸,並在冰山的生產,漂移和融化過程中釋放。冰塊釋放的速度取決於冰塊所攜帶的冰塊的大小,以及浮冰通過的海洋溫度。
==大型不穩定==
由基岩板塊抬升並運輸到冰川薄層或潮河沉積層之上的基岩板塊構成的大型不規則性被稱為冰川絮凝物,木筏(鬆軟的)或不規則的巨型塊。不穩定的大塊體的長度與厚度之比通常在100到1的數量級。這些大塊體可能會部分地暴露在耕作中或完全被耕作掩埋,並且顯然是異源的,因為它們覆蓋了冰川耕作。巨型區塊可能太大,以至於它們被誤認為是基岩,直到通過鑽探或挖掘發現潛在的冰川或河流沉積物為止。在加拿大大草原上可以發現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250英畝),厚度超過30米(98英尺)的不規則巨型區塊,波蘭,英國,丹麥和瑞典。位於薩斯喀徹溫省的一個不穩定的巨型區塊 長30 x 38公里(19英里×24英里)(最大100米或330英尺厚)。可以通過找到與它們分離的基岩來確定其來源。確定從波蘭和艾伯塔省出發的數條木筏已從其來源運輸了300多公里(190英里)。
===洪水氾濫===[[如果冰川水被洪水“漂流”,例如在密蘇拉洪水期間冰壩破裂時所產生的 [[ 洪水 ]] ,則不穩定物質會沉積在冰層最終釋放其碎屑載荷的地方。在 [[ 俄勒岡州 ]] 麥克明維爾郊外的愛拉特岩州自然遺址的愛達荷州發現的遠非尋常的例子之一。該公園包括一個40短噸(36噸)的標本,這是威拉米特山谷中發現的最大的不定物種。
==不定形漂礫==
==歷史==
===冰川被認為是塑造地球的主要力量===
在18世紀,不穩定因素曾經被認為是大約10,000年前發生大洪水的證據,與世界各地古代文明文本中描述的傳奇性洪水相似。古代史詩般的洪水傳說來自多種文化,包括 [[ 中美洲 ]] ,蘇美爾人(吉爾伽美甚史詩), [[ 希伯來 ]] 語(舊約)和 [[ 印度 ]] 文化。其中包括 [[ 瑞士 ]] 政治家, [[ 法學 ]] 家和 [[ 神學 ]] 家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庫恩 [de ]早在1788年就認為冰川是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但是,冰河時代和冰川作用作為一種地質力量的想法花了一段時間才被接受。瑞士工程師, [[ 博物學 ]] 家和冰川學家 Ignaz Venetz(1788年至1859年)是最早認識到冰川是塑造 [[ 地球 ]] 的主要力量的科學家之一。
===冰融化時存在不穩定因素===
在19世紀,許多科學家開始偏愛不穩定因素,以此作為10,000年前的最後一次冰川最大期(冰河時期)結束的證據,而不是洪水。地質學家認為,滑坡或崩塌最初是將 [[ 岩石 ]] 掉落在冰川冰層上。冰川繼續移動,隨身攜帶岩石。當冰融化時,不穩定因素將留在其當前位置。
查爾斯•萊爾(Charles Lyell)的《地質學原理》(1830年,第1節)對這種不穩定現象進行了早期描述,這與現代理解是一致的。
===來自冰川移動的高山岩石===
路易斯•阿加西茲(Louis Agassiz)是第一個科學提出地球曾經經歷過冰河時期的人。同年,他當選為 [[ 瑞典 ]] 皇家科學院的外國會員。在提出這項建議之前,歌德,德索緒爾,韋內茨,讓•德•夏龐第,卡爾•弗里德里希•辛普爾等人曾造過阿爾卑斯山的冰川Goethe <ref>[https://www.igsoc.org/journal/5/41/igs_journal_vol05_issue041_pg751-754.pdf 二十世紀早期發現者-冰河時期的歌德發現者]冰川學雜誌(PDF)</ref> Charpentier以及Schimper甚至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散佈在汝拉山脈的山坡和山頂上的不穩定的高山岩石塊已經被冰川轉移到了那裡。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廣泛發表了有關地質現象的文章,其中包括不穩定的巨石的分佈。在他的賬戶航行期間寫HMS小獵犬,達爾文觀察到大量的的顯著大小南方大不穩定巨石 [[ 麥哲倫海峽 ]] [[ 火地島 ]] ,並將其歸因於從冰漂流 [[ 南極洲 ]] 。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更有可能是冰川冰流將巨石運送到當前位置的結果。
==視頻==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