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作者醉宿龙门醒后的所见所想,表达了作者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之情。[1]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目录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

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词语注释

⑴龙门:《通典》:河南府河南县有阙塞山,俗曰龙门。

《太平寰宇记》:阙塞山。

《左传》:晋赵鞅纳王,使女宽守阙塞。服虔谓"南山伊阙"是也。杜预注,洛阳西南伊阙口也,俗名龙门。

⑵古乐府有《苦寒行》,因行役遇寒而作。

⑶《韩诗外传》:傅说负土而板筑,以为大夫,其遇武丁也。李善《文选注》:"郭璞《三苍解诂》曰:板,墙上下板。筑,杵头铁沓也。"

⑷《韵会》:欻,暴起也。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举师扬威,并匡社稷。"

⑸阮籍诗:"感物怀殷忧。"李善注:"《韩诗》曰:'耿耿不寐,如有殷忧。'《诗经·国风》:'以写我忧。'《毛传》曰:'写,除也。'"

⑹《梁甫吟》,古代用作葬歌的一种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

⑺《史记·范睢传》:"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作品译文

在醉后摘下宝剑,旅憩在高堂安眠。

夜半忽然惊觉,起立站在明灯前。

打开窗户放眼望去,拂晓的飘雪更加陪衬了河冰的壮观。

哀哀歌声咏叹苦寒,郁郁寡欢,独自惆怅。

宰相傅说曾经做过夯土的工作,宰相李斯也曾经是个鹰犬狩猎人。

忽然而起匡扶社稷,难道没有经历长期的艰辛。

而我在干什么呢,在龙门的客栈独自叹息。

富贵不可预期,满腔殷忧向谁说。

永别了龙门,高声吟颂梁甫吟,泪流满襟。

青云直上要靠自己,何必求知音举荐!

作者简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3]

视频

走进诗人李白

诗人李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