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冠英镇

蕙質蘭芯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1日 (一) 14:57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冠英镇'''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地处五通桥城区西北部,东临岷江,与牛华镇、竹根镇隔江相望,南与石麟…”)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冠英镇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地处五通桥城区西北部,东临岷江,与牛华镇、竹根镇隔江相望,南与石麟镇、西坝镇交界,西与蔡金镇相连,北与乐山市市中区安谷镇车子镇接壤,镇人民政府距五通桥城区8千米,总面积56.08平方千米。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冠英镇境域设玉津县;1992年,杨家乡并入冠英镇;截至2019年末,冠英镇有户籍人口40518人;截至2020年6月,冠英镇下辖2个社区、1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玉津街社区老石人街118号。 2011年,冠英镇财政总收入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7391元;2018年,冠英镇有工业企业12个,规模以上企业有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1]

目录

建置沿革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冠英镇境域设玉津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冠英乡,属犍为县第四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冠英镇,属犍为县第五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镇改乡,属犍为县第七区。 1952年,属五通桥市第六区。 1954年,属乐山县第十区。 1958年,乡改公社。 1962年,分为冠英、杨家、和平3公社。 1984年4月,公社改乡。 1985年,划归五通桥区(县级)。 1988年,冠英、永安2乡合并为冠英镇。 1992年,杨家乡并入冠英镇。 2001年9月,设玉津街居民委员会。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冠英镇下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玉津街社区、石子埂村、尚村、新街口村、许村、徐坝村、大兴庙村、河桥村、挖断山村、章庙村、诸益村、龙埂村、双河村、双龙庵村、仙女井村、神佛村、马桑村、天池村、青乐村、荣丰村、麦子坳村、鸭口山村、黄益塘村、兴福村。 截至2020年6月,冠英镇下辖2个社区、16个行政村:玉津街社区、荣丰社区、青乐村、天池村、马桑村、鸭口山村、黄益塘村、石子埂村、大兴庙村、徐坝村、河桥村、挖断山村、许村、尚村、双龙庵村、诸益村、仙女井村、神佛村;镇人民政府驻玉津街社区老石人街118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冠英镇地处五通桥城区西北部,东临岷江,与牛华镇、竹根镇隔江相望,南与石麟镇、西坝镇交界,西与蔡金镇相连,北与乐山市市中区安谷镇、车子镇接壤,镇人民政府距五通桥城区8千米,总面积56.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冠英镇境内大部为岷江河坝地区和部分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最高点塔顶山位于河桥村1组,海拔476米;最低点位于冠英、竹根、西坝三镇在岷江中的交界点位于河桥村1组,海拔343米。

水文

冠英镇境内河道属岷江水系,岷江从荣丰村入境,河桥村出境,境内长度为13.2千米。

自然灾害

冠英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最严重的一次风灾发生在2005年4月8日,受灾人口高达21732人,67户倒塌房屋,8754户房屋损坏,种养殖业严重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

自然资源

2011年,冠英镇有耕地面积2.7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冠英镇辖区总人口3872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93人,城镇化率4.6%,另有流动人口4411人,总人口中,男性19030人,占49.1%;女性19696人,占50.9%;14岁以下4304人,占11.1%;15—64岁29899人,占77.2%;65岁以上4523人,占11.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8692人;有彝、藏、土家等12个少数民族,共34人。 截至2017年,冠英镇常住人口39978人。 截至2019年末,冠英镇有户籍人口40518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冠英镇财政总收入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7391元。 2019年,冠英镇有工业企业12个,规模以上企业有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农业

2011年,冠英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6%,生产粮食1.4万吨,其中水稻0.8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料作物、蔬菜,油料作物种植面积7893亩,产量842吨,其中花生282吨;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1.9万吨,其中生姜7500吨,香葱75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3万头,家禽饲养量38万羽,生产肉类864吨,禽蛋29.2吨;畜牧业总产值0.5亿元,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3200吨,其中葡萄2500吨,柑橘等水果700吨,渔业以池塘养殖为主,水产品总产量600吨,渔业总产值720万元。

工业

2011年,冠英镇工业以农产品加工、造纸、电子科技、高科技能源为主,工业企业30家,职工75人,工业总产值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商贸

2011年末,冠英镇有商业网点25个,职工45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912.5万元。

金融

2011年,冠英镇有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2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6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各项贷款余额1660万元,比上年增长27.7%,[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冠英镇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680人,专任教师32人;小学2所,在校生1172人,专任教师98人;初中2所,在校生920人,专任教师22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冠英镇以农业科技为主,农业技术人才25人,畜牧技术人才15人,农村实用人才1.2万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冠英镇有有镇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4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4个,演职人员720人;公共图书室23个,建筑总面积345平方米,藏书3.6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冠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3个,卫生院1个;病床7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75张,固定资产总值4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7人,其中执业医师20人,执业助理医师23人,注册护士10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5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4258人,参合率92.2%,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6.5% 。

社会保障

2011年,冠英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4户,人数976人,支出89.8万元,比上年增长0.4%,月人均76.7元,比上年增长21.7%;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2人,支出3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5人,支出7.1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19人次,支出11.3万元,比上年增长0.2%;农村临时救济6人次,支出0.4万元,比上年增长100%,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500人,紧急转移安置1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00亩,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抚恤事业费支出223.8万元,比上年增长0.3%,敬老院1个,床位150张,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1个。[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冠英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276个,乡村通邮率98%;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2万件,征订报纸0.3万份、期刊0.7万册,业务收入238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000户,固定电话用户4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26.7%;移动电话用户13472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9.8%;宽带接入用户2500户,普及率达16.7%,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00万元。

供电

2011年末,冠英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8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3条,综合电压合格率99.4%,供电可靠率97.3%。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冠英镇镇区有绿化面积0.13公顷。

道路

2011年末,冠英镇镇区有道路总长度4千米。

交通

2011年,冠英镇境内有车福路穿境而过,境内长15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冠英镇原名观音场,后以谐音雅义更名为冠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