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 |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地處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境內,位於內蒙古高原上「世界四大最美草原」之一的錫林郭勒草原中部,公園坐落在錫林浩特市城區南側,總面積為139.95km2,空間布局上以國道207為公園景觀主軸線,分為兩個獨立的園區——平頂山園區和鴿子山園區。
2018年3月,經「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專家評審組」評審通過,批准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
目錄
基本內容
景區介紹
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按照優先保護生態環境,充分利用地域空間,滿足科學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結合公園內典型的火山地貌資源的分布狀況,將錫林浩特火山群密度最大,火山類型最全,地質遺蹟保存最完整的區域劃定為地質公園保護區範圍,使之能得到有效保護。錫林浩特火山群屬於北東向大同—大興安嶺新生代火山活動帶,火山群內火山活動具有多期性,自上新世開始,經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不同演化階段,不同期次的火山產物呈多級熔岩台地展布。上新世和晚更新世火山活動強度大,晚更新世是火山活動的鼎盛時期。上新世和中更新世火山錐均已剝蝕殆盡,晚更新世以來火山保存完好,大約有100餘座不同類型的火山,是世界大陸區第四紀分布面積最廣、火山錐數量最多的火山群之一。
公園內火山地質遺蹟保存十分完整,多階熔岩台地、火山錐、噴氣錐、火山口、熔岩流等星羅棋布,錯落有致,是一座獨特的天然火山博物館,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公園範圍內主要包括19處地質遺蹟,其中,國家級地質遺蹟點8處,自治區級地質遺蹟點11處。地質公園內不僅有典型的新生代火山地質景觀,還擁有着廣闊的錫林郭勒草原風光及濃厚的人文歷史底蘊,屬於以火山地質遺蹟景觀和原始草原風光為主,人文歷史、民族風情及產業觀光資源景觀等多元素並存的大型草原火山地質公園。
公園內火山地貌發育完整且類型多樣。其中,貝力克牧場多階熔岩台地(平頂山)由數十個火山錐狀的多階熔岩台地組成,這種火山地貌景觀在內蒙古自治區、乃至我國北方地區和世界上都屈指可數;鴿子山是全新世火山中基本未遭受風化剝蝕的玄武質火山,結構保存十分完整,且錐體雄偉壯觀,破火口形態奇異,熔岩流規模宏大;園區內噴氣錐(碟)的數量和完整性在國內外極其少見。此外,大腦包、雞冠山、馬蹄山等其他地質地貌景觀分別表現了火山渣錐、火山碎屑席、火山濺落錐、噴火口和熔岩流等火山地質遺蹟類型。在這座遼闊的原始大草原上,至今還保存着如此大範圍完整的火山遺蹟,這種草原上的火山地貌在國內外極其罕見。
公園內擁有多階熔岩台地平頂山、鴿子山複合火山錐、錫勒塔班陶勒蓋火山口、阿斯根火山口、雞冠山、大敖包火山口、大腦包火山渣錐、木蓋掃勒烏拉火山、1418高地火山機構、馬蹄山火山、鴿子山火山噴氣錐(碟)等多類火山地質遺蹟景觀。
園區分布
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兩個獨立的園區——平頂山園區和鴿子山園區。
平頂山園區
平頂山園區範圍為東經116°04′31″—116°08′26″,北緯43°35′54″—43°39′12″,總面積15.72km2,主要地質遺蹟景觀以周期性火山活動與區域新構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平頂山多階熔岩台地火山地貌景觀為主。園區內一級保護區面積8.82km2,拐點坐標44處;非地質遺蹟保護區面積(含自然生態區、門區、遊客服務區、公園管理區、科普教育區)6.9 km2。
鴿子山園區
鴿子山園區範圍為東經116°06′45″—116°27′40″,北緯43°26′10″—43°28′57″,園區總面積124.23km2,主要地質遺蹟景觀以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各類火山地貌景觀為主。園區內一級保護區4個,總面積8.52km2,二級保護區面積5.47km2,三級保護區面積29.24km2;園區內非地質遺蹟保護區面積(含自然生態區、門區、遊客服務區、公園管理區、科普教育區)81km2。
園區特色
平頂山園區內多階熔岩台地地質遺蹟景觀獨特,平台落日景色壯麗,草原氣候宜人,自然風光秀美、蒙古族風情濃厚、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旅遊開發潛力巨大。近年來,錫林郭勒盟盟委、行署高度重視錫林浩特草原火山地質公園(特別是主園區——平頂山園區)對錫林郭勒盟草原旅遊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依託園區周邊豐富的草原旅遊資源,如中國馬都、貝子廟、蒙元文化苑、錫林廣場、聖祖留痕、錫林九曲、沙海疏林、錫林餘韻、輝騰草原等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錫盟進一步開發了騎馬、乘駝、射箭、坐勒勒車、牧羊,祭敖包、蒙古族歌舞、服飾表演、體驗牧戶生產生活等旅遊項目,推出「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游+1」、「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游+2」、「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游+3」等系列旅遊項目。
平頂夏韻
平頂山夏草蔥鬱,景色宜人;氣候溫潤,避暑佳境;馬嘶鳥鳴聲陣陣,牛羊成群片片肥。
鴿子山
鴿子山複合式火山地貌景觀獨特,火山地貌形態各異、數量眾多,有馬蹄山、大腦包火山渣錐、鴿子山噴氣碟(錐)等典型且保存完整的相對獨立的火山地貌景觀,柳蘭溝景色怡人,草原氣候溫潤,自然風光秀美、蒙古族風情濃厚、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旅遊開發潛力巨大。
鴿子山破火口
鴿子山是全新世火山群中的典型代表,有火山渣錐、碎屑席和熔岩流組成,錐體形態完整,雄偉壯觀。火山經歷多次塌陷而成為破火口。火山錐由降落火山渣和濺溶解集塊岩組成。錐體形如倒鍾,平面形態為橢圓狀,長軸至今約為1.5km,短軸為1.2km,高度為110m,錐體外坡角度為25~30°。
公園管理
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管理局是地質公園的業務主管部門,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全面管理和協調地質公園的事務。
2011年6月,錫林浩特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錫市政字〔2011〕66號),並於2012年3月批准成立了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管理局。
地質公園管理局人員編制8名,管理局內設辦公室,規劃建設科、地質遺蹟保護科和博物館科3個職能科室,各自承擔其職責。
管理機構將對公園內的地質遺蹟及其生態景觀資源的保護與開發進行妥善的管理,做到環境開發與保護協調發展,實現「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目標,把地質公園營造為一個草原火山風光無限的科普旅遊休閒勝地。
地質遺蹟景觀
熔岩台地(平頂山)
錫林浩特火山群現今地貌上表現為特徵的四級階地,每一階都由玄武岩台地構成,形成特徵的多階平頂山,規模大,壯觀奇特,是周期性火山活動與區域新構造共同作用的結果,每一次構造抬升都伴有劇烈的火山活動。這對研究該區第四紀以來的新構造運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火山錐
公園區域內以上新世和中更新世以裂隙式和裂隙—中心式火山為主,但由於遭受較強的風化剝蝕,火山錐已被剝蝕殆盡,形成四級和三級平頂山狀熔岩台地。
晚更新世以來主要為中心式或裂隙-中心式噴發,火山總體保存尚好。代表性火山有浩特烏拉、巴達爾烏拉、車勒烏拉、額斯格烏拉、大敖包、布爾罕特、溫都爾楚魯圖、鴿子山等。中心式火山按噴發類型可分為瑪珥式、斯通博利式、夏威夷式和亞布里尼式。
熔岩流機器表面構造
錫林浩特火山群熔岩流分布範圍十分廣闊,但岩流表面構造發育最好的首屬全新世鴿子山火山,熔岩流類型主要為結殼熔岩,岩流表殼總體光滑,熔岩流自溢出口向南流淌,形如石河奔流,十分壯觀。
碧玄岩、地幔岩包體和輝石巨晶
錫林浩特火山群晚第四紀火山岩中,尤其是全新世鴿子山火山,含有較多地幔尖晶石二輝橄欖岩包體和輝石巨晶,輝石巨晶有些大者約7-8cm,含量高達10%。規模如此之大的玄武質破火口和高含量輝石巨晶國內罕見。
火山冢(熔岩冢)
熔岩冢是發育在結殼熔岩中的一種正向穹丘狀地形的構造。國外很多火山的熔岩流中發育着這種構造,而且研究已接近成熟。國內研究幾乎是空白,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熔岩冢地質遺蹟的發現填補了國內空白。
熔岩隧道
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火山遺蹟雖然種類繁多,但熔岩隧道並不很發育,僅在錫林浩特市白銀庫倫牧場見到發育不完好的熔岩隧道。
火山碎屑席
伴隨着火山初期較強的爆發,形成火山錐的同時還形成了火山碎屑岩地貌—火山碎屑席。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火山碎屑席地質遺蹟分布在鴿子山的南東方向和南側的大片區域內。
榮譽記錄
2018年3月,經「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專家評審組」評審通過,批准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資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