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关怀(多多诗歌)

《关怀》是诗人多多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目录

作品原文

早晨,一阵鸟儿肚子里的说话声

把母亲惊醒。醒前(一只血枕头上

画着田野怎样入睡)

鸟儿,树权翘起的一根小姆指

鸟儿的头,一把金光闪闪的小凿子

嘴,一道铲形的光

翻动着藏于地层中的蛹:

“来,让我们一同种植

世界的关怀!”

鸟儿用童声歌唱着

用顽固的头研究一粒果核

(里面包着永恒的饥饿)

这张十六岁的鸟儿脸上

两只恐怖的黑眼圈

是一只倒置的望远镜

从中射来粒粒粗笨的猎人

——一群摇摇晃晃的大学生

背包上写着:永恒的寂寞。

从指缝中察看世界,母亲

就在这时把头发锁入柜中

一道难看的闪电扭歪了她的脸

(类似年轮在树木体内沉思的图景)

大雪,摇着千万只白手

正在降下,雪道上

两行歪歪斜斜的足迹

一个矮子像一件黑大衣

正把肮脏的田野走得心烦意乱……

于是,猛地,从核桃的地层中

从一片麦地

我认出了自己的内心:

一阵血液的愚蠢的激流

一阵牛奶似的抚摸

我喝下了这个早晨

我,在这个早晨来临。                   

1986

作者简介

多多(粟世征,1951年-),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现代诗歌的探索者之一,被公认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曾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其代表作有《玛格丽和我的旅行》《手艺》《致太阳》等。[1]

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获得北京大学文化节诗歌奖,2000年曾获首届安高诗歌奖,2004年回国后被聘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2010年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2010年被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做驻校诗人。[2]

多多是一个真正的汉语诗人。他的诗歌以精湛的技艺、明晰的洞察力、义无反顾的写作勇气,近乎完美地承续了汉语在当代中国的艰难使命。[3]

他将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的温情理解,融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的细致雕刻,并在每一首诗歌的内部构造上,力图实现他孤寂而坚定的美学抱负。他对汉语尊严的忠诚守护,使他的诗歌很早就形成了显著的个性和风格:意象简洁,节奏明快,语言准确、锐利而富有张力,对心灵细节有深切的敏感和痛苦的体认,对人类的精神困境有明确的艺术承担。[4]

他发表的一系列诗作,以及他本人在母语国家的重新出场,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动的文学记忆,同时也见证了汉语诗歌永不衰竭的丰富可能性。[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