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全價交易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目錄

名詞解釋

全價交易是債券交易的一種,是指買賣債券時,以含有債券應計利息(Accrued interest)的價格報價的交易方式,其中應計利息是指從上次付息日到交易結算日債券的利息。

全價交易與淨價交易的關係

我國自1981年恢復國債的發行以來,絕大部分債券的購買和轉讓方式是以全價交易方式進行的。深、滬證券交易所上市國債現貨交易原來也是全價交易,簡單地說,全價交易就是國債的行情價格包含了應計利息,投資者以「全價」申報委託交易;而從2002年3月25日開始實行的淨價交易是指國債行情報價中除了應計利息部分,投資者以「淨價」申報委託交易。「全價」與「淨價」兩者的關係可以簡單地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淨價=全價一應計利息。

淨價交易與全價交易的不同

在全價交易方式下,國債價格中包含了持有期內的應計利息,即國債價格是含息價格,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在不斷變化。因此,含息價格不利於投資者對當時的市場利率狀況作出及時和直接的判斷。

在淨價交易方式下,把成交價格與應計利息分解,即成交價格不再含有應計利息,只反映市場對國債面值成交價格的波動情況,應計利息只取決於持有天數,其應計利息額每天都能計算出來。因此,不含息價格有利於真實反映國債價格的走勢,也更有利於投資者的投資判斷。

具體地說,全價交易與淨價交易的區別就在於「淨價交易的成交價不含有上次付息日至成交日期間的票面利息」,這部分票面利息被稱為應計利息,是上次付息日至結算日的天數與票面利率的乘積,淨價價格也就等於全價價格減去應計利息額的差額。

目前,淨價交易方式在國際債券市場上已被廣泛應用。在淨價交易方式下國債價格的波動體現了市場利率相對國債票面利率的變化情況,通過國債價格的變化,投資者可以及時準確把握市場利率的波動情況,並以此為依據判斷投資方向、衡量投資價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