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入山虎各地名称:入山虎(飞龙掌血),各地名称:飞龙掌血(植物名实图考)黄肉树(台湾),三百棒(湖南、贵州),大救驾、三文藤、牛麻簕、鸡爪簕、黄大金根、簕钩(广东),入山虎、小金藤、爬山虎、抽皮簕、油婆簕、画眉跳、散血飞,散血丹、烧酒钩、猫爪簕(广西〕,温答(广西壮族语音),亦雷 (广西瑶族语音),八大王(贵州),见血飞、黄椒根、溪椒(四川),刺米通(云南)。[1]

目录

入山虎(飞龙掌血)

名称

入山虎(学名:Toddalia asiatica,英文名称:Asian Toddalia、Asiatic toddalia root、Lopez Root、Orange climber ),别称飞龙斩血、爬山虎、下山虎、入山虎、蛇退步、猴子香橼、鸡爪簕、狗栏子、狗柑子、猫爪簕、牛丹子、牛麻簕、牛麻簕藤、八百棒 、八大王、白见血飞、白三百棒、黄大金根、黄椒、黄椒根、黄树根藤、黄肉树、细叶黄肉刺、小叶黄肉树、红三百棒、三百棒、三叉藤、三文藤、大架归、大救驾、小格藤、小格藤、小金藤、溪椒、抽皮簕、刺枇杷、刺米通、迷通果、钩藤子、簕钩、勒钩、油婆簕、画眉跳、血棒头、血淋甲、血见愁、血见飞、血莲肠、见血而亡、见血飞、见血亡、见血散、见而散、散血丹、散血飞、破皮见血、嘛砖藤、野花椒、冬花椒、山胡椒、山橘、土冰粉子、温答、烧酒钩、铁掌米树、亦雷、硬诺实者实刚、乌面刺及萱子刺等,为芸香科飞龙掌血属植物。英文俗名Orange climber 意为“会攀爬的橘树 ”。本种因茎干上满布倒生状皮刺,若不小心误触定必鲜血淋漓,兼攀缘的生长习性侊如龙腾飞翔一样,故而得名飞龙掌血。

形态特征

老茎干有较厚的木栓层及黄灰色、纵向细裂且凸起的皮孔,三、四年生枝上的皮孔圆形而细小,茎枝及叶轴有甚多向下弯钩的锐刺,当年生嫩枝的顶部有褐或红锈色甚短的细毛,或密被灰白色短毛。小叶无柄,对光透视可见密生的透明油点,揉之有类似柑橘叶的香气,卵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2-4厘米,顶部尾状长尖或急尖而钝头,有时微凹缺,叶缘有细裂齿,侧脉甚多而纤细。花梗甚短,基部有极小的鳞片状苞片,花淡黄白色;萼片长不及1毫米,边缘被短毛;花瓣长2-3.5毫米;雄花序为伞房状圆锥花序;雌花序呈聚伞圆锥花序。果橙红或朱红色,径8-10毫米或稍较大,有4-8条纵向浅沟纹,干后甚明显;种子长5-6毫米,厚约4毫米,种皮褐黑色,有极细小的窝点。花期几乎全年,在五岭以南各地,多于春季开花,沿长江两岸各地,多于夏季开花。果期多在秋冬季。

生态分布

秦岭南坡以南各地,最北限见于陕西西乡县,南至海南,东南至台湾,西南至西藏东南部。从平地至海拔2000米山地,较常见于灌木、小乔木的次生林中,攀援于它树上,石灰岩山地也常见。

本种提示

成熟的果味甜,但果皮含麻辣成分。根皮淡硫黄色,剥皮后暴露于空气中不久变淡褐色。茎枝及根的横断面黄至棕色。木质坚实,髓心小,管孔中等大,木射线细而密。桂林一带用其茎枝制烟斗出售。

生于土壤瘦瘠的干燥环境时,它的小叶甚细小,长1.5-3厘米,宽1-1.2厘米。

本种在我国不少于三个类型,最常见的一类是:嫩枝上部及花序轴均有红褐色短细毛,小叶较大,中脉无毛且微凸起,叶面干后常有光泽,果直径约1厘米。另一类型是:嫩枝上部及花序轴均密被灰白色短毛,小叶柄、小叶中脉也有同样的毛,叶面干后暗淡无光泽,果一般较小,直径约0.8厘米,这一类型在广西中部以北、贵州南部、湖南西南部最常见。第三个类型的小叶特大,长10-12厘米,宽4-5厘米,嫩枝上部及花序轴均有红褐色短毛,这一类型仅见于云南西部及西北部一带。

全株用作草药,多用其根。味苦,麻。性温,有小毒,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感冒风寒、胃痛、肋间神经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咯血等。

根皮的煎煮液制成针剂肌注,或疼痛部位穴位注射,对慢性腰腿痛有良好疗效。

根皮和茎皮含小檗碱及benzylisoquinolines类生物碱:chelerythrine (=toddaline)、dihydrochelerythrine、toddalinine;又含香豆素:toddalactone、isopimpinellin、pimpinellin、aculeatin、bergapten、toddaculine、luvangetin等;又含citronellal、linalool等精油。

入山虎(两面针)

形态特征

幼龄植株为直立的灌木,成龄植株攀援于它树上的木质藤本。老茎有翼状蜿蜒而上的木栓层,茎枝及叶轴均有弯钩锐刺,粗大茎干上部的皮刺其基部呈长椭圆形枕状凸起,位于中央的针刺短且纤细。叶有小叶(3)5-11片,萌生枝或苗期的叶其小叶片长可达16-27厘米,宽5-9厘米;小叶对生,成长叶硬革质,阔卵形或近圆形,或狭长椭圆形,长3-12厘米,宽1.5-6厘米,顶部长或短尾状,顶端有明显凹口,凹口处有油点,边缘有疏浅裂齿,齿缝处有油点,有时全缘;侧脉及支脉在两面干后均明显且常微凸起,中脉在叶面稍凸起或平坦;小叶柄长2-5毫米,稀近于无柄。花序腋生。花4基数;萼片上部紫绿色,宽约1毫米;花瓣淡黄绿色,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约3毫米;雄蕊长5-6毫米,花药在授粉期为阔椭圆形至近圆球形,退化雌蕊半球形,垫状,顶部4浅裂;雌花的花瓣较宽,无退化雄蕊或为极细小的鳞片状体;子房圆球形,花柱粗而短,柱头头状。果梗长2-5毫米,稀较长或较短;果皮红褐色,单个分果瓣径5.5-7毫米,顶端有短芒尖;种子圆珠状,腹面稍平坦,横径5-6毫米。花期3-5月,果期9-11月。

产地生境

产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见于海拔800米以下的温热地方,山地、丘陵、平地的疏林、灌丛中、荒山草坡的有刺灌丛中较常见。

本种提示

模式标本的原采集地在广州市郊,1812年被引种至印度加尔各答植物园,次年自该植株采下标本,后由Roxburgh首先发表。 [2] 有三个类型:与模式标本一致的一类见于福建西南部、广东及广西东南部北纬约24°以南地区。它的植株各部无毛,枝及叶轴有刺甚多,叶有小叶3-7片,小叶革质,通常全缘,两面中脉常有锐刺,干后叶面有光泽;分果瓣径达7毫米。第二类见于广西、云南和贵州南部,它的嫩枝、花序轴及花梗均被短柔毛,枝及叶有稀疏短刺或无刺,小叶片较大,纸质或稍厚,全缘,干后暗黑色;分果瓣径5.5-6.5毫米。第三类的嫩枝、叶轴腹面及花序轴均被短柔毛,小叶纸质,叶缘有浅裂齿,干后苍绿或淡棕色;分果瓣径5-6毫米,此类多见于广西西南部及海南。上述三个类型之间,在地理分布上彼此渗透。

主根粗壮,支根多,根外皮泥黄色,内皮硫黄色,松软,味甚苦,麻舌。

药用价值

根、茎、叶、果皮均用作草药,通常用根。根性凉,果性温。有活血、散瘀、镇痛、消肿等功效。民间用于跌打扭伤药,亦作驱蛔虫药。局部应用时,对神经末梢有麻醉作用,对胃痛或关节肌肉痛有缓解作用。根的水提液和酒精浸析液对溶血性链球菌和黄金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根的提取液用作针剂注射,对坐骨神经痛也有明显疗效。因含有麻醉成分,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作粘膜麻醉剂。有认为它含有一木脂类lignan化合物C20H18O6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做动物试验时,前者以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其镇痛作用则直达中枢。但也有认为与其所含生物碱有关。

本品有小毒,有服用后中毒死亡事件。中毒后引致腹痛、呕吐、头晕、小肠及脾脏收缩等症状。

根皮和茎皮含生物碱:nitidine, oxynitidine, dihydronitidine, hydroxynitidine, skim-mianine, 6-ethoxychelerythrine, α-allocryptopine, N-demethoxychelerythrine等。又含黄酮类化合物vitexin、diosmin及香豆素、氨基酸等。鲜叶含单萜类挥发油:limonene, furfuraldehyde。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扎成捆或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

味苦、辛,性温。有小毒。

功效

祛风活血,麻醉止痛,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传统应用

治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胃痛、腹痛、牙痛、咽喉肿痛、感冒头痛、胃十二指肠溃疡、胆道蛔虫、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3~9克,水煎或浸酒服(蛇伤可用率30克);外用药酒搽或鲜根适量捣敷。

方例

  1. 牙痛 入山虎(两面针)、扁化别(细辛)、金线风(粉叶轮环藤)根各等量,研细末,取适量放人牙痛处。
  2. 麻醉止痛 入山虎(两面针)、扁化别(细辛)、罗雷朗(九里香)根各适量,用米三花酒浸泡过药面,15天后可用,取药酒外搽局部,用于骨折复位止痛。
  3. 毒蛇咬伤 入山虎(两面针)根30克,水煎服或研末,每次用9克,开水冲服,另用药粉适量调洗米水外敷伤口周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