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兒童「長新冠10大症狀排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31日 (三) 10:17 由 Sisle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2019新型冠狀病毒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兒童「長新冠10大症狀排名」

圖片來源

兒童「長新冠10大症狀排名」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陸續有染疫患者出現諸多持續的身體不適症狀,目前醫界稱之為「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目前兒童患者在這方面的資料甚少,而BA.5疫情正在升溫當中。根據指揮中心統計,今天(26日)新增本土個案2萬6,409例、境外移入352例、死亡45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這數字比上週增加約17%,「我們預估疫情上升情形會持續一段時間。」

面對BA.5疫情來襲,指揮中心以保護高齡及兒童族群為重點。特別是幼兒疫苗剛開打沒多久,加上打氣不盛,疫苗覆蓋率非常低,6個月~4歲孩童第一劑覆蓋率為19.7%,第二劑為0.6%,使我國幼兒幾乎沒有保護力。[1]

73%確診康復兒童 受長新冠困擾

除了MIS-C需關注,孩子確診康復後和大人一樣,可能受長新冠(也可稱作「後新冠」)困擾。

中醫大兒童醫院今公布「兒童長新冠症候群」排名,該統計分析154例兒童,案例性別男孩(59.7%)多於女孩(39.5%)。而他們發現:有高達73%的孩子持續出現身心症狀。

兒童確診後遺症第一名到第十名分別

①.咳嗽(43.5%)

②.喉嚨痛/喉嚨問題(35.1%)

③.耳朵痛/耳朵問題(34.9%)[2]

④.體重減輕/增加(33.1%)

⑤.體力虛弱(31.8%)

⑥.缺乏動力(25.3%)

⑦.睡眠不順暢(24.7%)

⑧.胸痛(23.4%)

⑨.注意力不集中(23.4%)

⑩.心悸(22.7%)。 [3]

學習力、人際關係出問題

兒童長新冠症候群除了引起身體器官系統的慢性發炎,也會影響心理的各層面,因此,呼籲家長在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後,仍要留意有無生理或心理的症狀,若染疫後還有各種身心不適、活動力降低、易疲憊喘促、飲食睡眠習慣改變、學習落後、人際關係等困擾,都建議尋求兒科醫師,做詳細的整體評估,以脫離長新冠症候群的糾纏。

中醫大兒童醫院「兒童後新冠特別門診」及DISCOVER照護計畫,是整合各個次專科專家與檢查評估,為降低家屬跨科就醫的不便,不論家長帶孩子從哪一科掛號,都能在這個特別門診得到身心照護的協助,並長期追蹤症狀,直到痊癒。[4]

兒童「長新冠」症狀,與成人不一樣

在本土新冠疫情中,兒童佔確診患者的20%。截至目前,台灣20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已經有60萬人確診。台大醫院指出,染疫的重症兒童、有許神經系統的異常,除了腦炎以外,還可能出現腦血管病變導致缺血性中風。目前台大醫院門診也收到了有「長新冠」症狀的個案,有些兒童出現慢性咳嗽,或是原本過敏症狀變得更嚴重。少數患者有關節炎倦怠、體力不集中等症狀。

數據顯示,施打新冠疫苗是降低兒童感染後併發重症的有效方式,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呼籲,家長應儘快帶家中的兒童、青少年施打疫苗,提升保護力。 [5]

要如何預防兒童感染新冠病毒?

1. 打疫苗

疫苗仍是面對新冠病毒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然而疫苗最大的挑戰在於新冠病毒的高突變機率,及如何維持體內持久的高抗體濃度。體內抗體濃度愈高,住院或重症的機會就愈低,傳播病毒的能力也會下降。針對Omicron,疫苗追加劑提供了明顯的保護作用,即使感染症狀也會比較輕。 [6]

2. 兒童身邊的人盡量不要染疫

由於兒童多半是在家中被傳染新冠病毒,而在家裡很難戴口罩防疫,因此對於兒童,最好的預防方法還是打疫苗,研究顯示疫苗針對變異株的保護效果雖有下降,但針對重症仍保有大約7到9成的保護力;而兩劑疫苗對於預防MIS-C可達8至9成。

預防兒童染疫的次要方式

盡量讓兒童身邊的人不要染疫,一但感染新冠病毒,要跟兒童保持距離。台大醫院提醒,家中有小小孩的家長,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避免讓兒童暴露在病毒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