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便携式文档格式

流年似水讨论 | 贡献2020年3月9日 (一) 21:23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便携式文档格式(英语: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缩写:PDF)是一种用独立于应用程序、硬件、操作系统的方式呈现文档的文件格…”)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便携式文档格式(英语: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缩写:PDF)是一种用独立于应用程序、硬件、操作系统的方式呈现文档的文件格式。[2]每个PDF文件包含固定布局的平面文档的完整描述,包括文本、字形、图形及其他需要显示的信息。1991年,Adobe Systems共同创始人约翰·沃诺克提出的名为“Camelot”的系统[3]演变成PDF。 如今,PDF文件除平面的文本和图形外,还可能包括逻辑结构元素,注释、表单、图层、富媒体(包括视频内容)之类的交互元素,使用U3D或PRC的三维对象,以及多种其他数据内容。PDF规范还提供了启用这些功能时所需的加密功能、数字签名、文档附件和元数据等。

目录

历史

Adobe Systems在1993年免费提供了PDF规范[4],当时与PDF一起竞逐跨平台文档格式的,还包括 DjVu(仍在开发中)、Envoy、Common Ground Digital Paper、Farallon Replica 及 Adobe 自己本身的 PostScript(.ps)格式。在万维网及HTML文本尚未兴起时,PDF在桌面出版工作流技术当中很受欢迎。PDF起初为Adobe所控制的专有格式,直到2008年7月1日才被官方以开放标准发行,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以 ISO 32000-1:2008 发布。[5][6] 此后,标准的控制权便移转到了产业专家志愿者所组的ISO委员会底下。2008年,Adobe在 ISO 32000-1 发布了公共专利许可,对于制做、使用、销售及发布PDF兼容的应用所需的专利,皆赋予买断式授权。[7]

PDF 1.7 含有一些Adobe所定义的专有技术,如Adobe XML表单结构(XFA)和JavaScript中对Acrobat的扩展。这些技术被 ISO 32000-1 引用为对于该规范之完整实现不可或缺且规范性的,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标准化,其规格也只有发布在Adobe的网站上。[8][9][10][11][12]这些技术大部分也没有被热门的PDF第三方实现所支持。

2017年7月28日,发布了 ISO 32000-2:2017(PDF 2.0)。ISO 32000-2 不将任何专有技术当作是规范性引用文件。

内容

PDF文件通常混合了矢量图形、文本和位图。PDF的基本内容包括:

  • 文本存储为内容字符串(就是不是文本本身)
  • 由图形和线条组成的用于说明和设计的矢量图形
  • 由照片和其他类型的图片组成的位图

在近期PDF标准修订中,PDF文档还支持链接(文档内部或网页)、表单、JavaScript(可通过Acrobat 3.0的插件启用),或者其他任意类型的能用插件控制的可嵌入内容。

PDF 1.6支持互动式3D文档嵌入PDF——3D绘图可用U3D或PRC及其他多种格式嵌入。[65][66]

在电脑屏幕上看起来相似的两个PDF文件有可能大小不同。例如,一个高分辨率位图比低分辨率的占更多的存储空间。通常更高的分辨率更适宜打印文档而不是显示于屏幕。其他可能影响文件大小的可能有嵌入全部字体,尤其是东亚字体,以及将文字存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