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佛陀遺訓:「以戒為師」

佛陀遺訓:「以戒為師」
圖片來自六圖網

佛陀遺訓:「以戒為師」,「波羅提木叉」是梵語,漢語翻譯為「戒律」。這句話的意思便是:「在我脫離往後,你們應當敬重戒律,如同晚上遇到亮光,如同赤貧的人得到珍寶。應當知道戒律是你們無窮的教師,就如同我住世經驗相同」。後世,我們就把這句話概括為「以戒為師」

目錄

原文

釋迦牟尼佛以一大緣由事示現人世,說法四十九年,於娑羅雙樹林下將入涅槃時,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由於悲傷傷心而聲淚俱下,這時天眼第一的長老阿那律尊者對他說:「阿難!現在不是哭的時分,諸佛的涅槃是一定的道理,哭有啥用呢!佛一向都很垂青你,常常叮囑你流通他的教法。現在他老人家要脫離我們了,你應當去請問他老人家往後的事怎樣辦。」

阿難這才如夢初醒,揩揩眼淚,向阿那律尊者說:「師兄!我現在心亂如麻,不知從啥當地問起,請你教我罷!」阿那律尊者就說:「第一、佛住世時,依佛而住,佛入涅槃後,我等依誰而住?第二、佛住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涅槃,以誰為師?第三、佛住世時,惡性比丘,佛自調伏;佛入涅槃,惡性比丘,怎樣處理?第四、佛住世時,說法甚多,佛入涅槃,結集經藏,以何為首?這四種疑問,你應當向佛請示!」

阿難尊者,接受了阿那律尊者的輔導,走到佛前,行過了禮,合起掌來,把上面的幾個疑問,提出來請問。

關於阿難提出的第二個「佛入涅槃,以誰為師」的疑問,《遺教經》記載世尊經驗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敬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波羅提木叉」是梵語,漢語翻譯為「戒律」。這句話的意思便是:「在我脫離往後,你們應當敬重戒律,如同晚上遇到亮光,如同赤貧的人得到珍寶。應當知道戒律是你們無窮的教師,就如同我住世經驗相同」。後世,我們就把這句話概括為「以戒為師」。

其他,在汗牛充棟的佛經中,還記載了許多佛陀勸誡弟子「以戒為師」的諄諄經驗。

《四十二章經》:「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想吾戒,必提道果;在吾支配,雖多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便是佛教導弟子們說:「弟子們!你們離我幾千里,只需遵循我所制的戒律,一定能證果。反過來說,在我身邊,儘管時多見我,但不遵循我制的戒律,持久不或許證果。」

《涅槃經》:「欲見佛性,證大涅槃,有必要深心修持淨戒。若毀淨戒,是魔眷屬,非我弟子!」 意思便是說:要想明心見性,證入涅槃地步,有必要誠懇受持清淨戒律。假如不守戒律,是魔的眷屬,不是我的弟子。

由此可見,在佛陀四十九年的教化生計中,是非常側重戒律的重要效果的,關於弟子也是常常耳提面命的。

戒律發作的緣由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傳道之初,信奉者道心傳神,道德自覺性較高,佛陀教示弟子的只是怎樣從正面修養身心,也便是說,佛教僧團前期是沒有戒律的。直到僧團建立五年今後,由於有位比丘犯了淫戒,佛陀才擬定了第一條戒律。跟着僧團隊伍的不斷擴大,僧團人員成分越來越凌亂,不如法的表象不斷增加,佛教的戒律也跟着一條條地擬定出來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任何一個有組織有志向的團體,也必有其組織的規章。悉數社會組織,都是依其各自的志向來擬定規章,再由規章發作力氣。不過規章能否發作力氣,就要看其構成人員能否共同對其規章支撐與遵循了。

俗話說:「鋼刀雖利,不斬無罪之人。」國家的法則,關於遵法的公民,根柢是不起效果的。但要保護遵法者的安全和利益,又不得不建章立制,由於社會中的害群之馬,並非必定沒有。一起遵法與犯法的善惡界限,也僅在於一念的相差,為了警策我們,不要闖過這一十字路口的紅燈,為了保護我們,不因一念之差而去構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則。相同的道理,在佛教中,也有必要擬定戒律。戒律關於佛弟子,也相同是保護傘,是舉動繩尺,是為了使我們理解啥應作為,啥不應作為。

一般人一聽到佛教的戒律,就覺得不可思議,很難了解。他們想當然地認為人應當順其天然,痛快淋漓,盡情地日子才對。為啥要受戒?受戒不是自找費事嗎?這事不能做,那事也行不得,好好的一個人,為啥要受綁縛?正本佛教戒律的擬定,不是佛陀關於弟子們的一種綁縛,實是佛子的脫節之道,也是佛教的防腐劑和保鮮劑。佛子若無戒律作為日子規矩的圭臬,了生脫死是難以做到的;佛教如無戒律作為教化的大綱,佛教的狀況,不只是一盤散沙,也將烏煙瘴氣。因此,佛在臨將入滅之時,指示後世的佛子,應當以戒為師。佛教只需戒律存在,就能處死常住。佛弟子只需嚴持戒律,佛教就能興盛。而眾生只需持戒,就天然安居樂業、充足祥和,普現清淨國土。這才是佛陀擬定戒律的根柢精力。

戒律的意義和分類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法門能夠用八個字來概括,那便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濃縮成精華便是「戒律」二字。

「戒」和「律」兩個字的意義,各有所指。「戒」是阻撓佛弟子不得作惡(諸惡莫作),若作惡便是犯戒。所以戒是阻撓佛弟子間斷不應當的舉動,不可妄造惡業。除此之外,佛陀又規矩:應當去做的善事有必要去做(眾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也便是說,該持的就持,該去做的就去做,該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個字:「止」和「持」,止便是「諸惡莫作」,持便是「眾善奉行」。簡略說,「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要如此。「戒」和「律」合起來通用,則是「止」「持」——間斷和跋涉。一般人關於佛法及戒律知道不行,不完全了解,因此過錯地認為佛教只是低沉的防罪止惡,卻不了解其眾善奉行的活躍一面,這樣就會失之偏頗,就無法實在了解佛教戒律的精力。

佛教經典關於戒律有不相同的分類,對比廣泛的有五戒、八齋戒、十戒、具足戒等等。其間影響最大,撒播最廣的是五戒:(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喝酒。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舉動本質是罪惡的,因此稱為性戒;不喝酒是佛教五戒的特徵,酒的本質雖非罪惡,可是喝酒簡單導致世人誹謗,或誘發其他的性罪,因此稱為遮戒。佛教的戒律儘管有落髮戒、在家戒的區別,可是悉數戒律都是以五戒為根柢,所以五戒又稱為根柢大戒。五戒是最根柢的戒律,包括了出色舉動的根柢大綱。五戒是諸佛的根柢、其他悉數戒律的基礎,曩昔佛、現在佛、將來佛,三世諸佛皆以五戒為根柢。

「五戒」與心思健康規範

前面現已提到,「五戒」便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

不殺生,便是不侵略他人的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死雞鴨、甲由、蚊蟻等,都是殺生。此外,糟蹋時間,也是殺生,由於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糟蹋時間如同殺生。與此戒律相對應,佛教需求佛弟子不得食肉。《涅槃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行住坐臥,悉數眾生聞其肉氣悉生驚駭。」戒殺生,主要是培育我們的慈悲心,培育我們關於生命的敬畏知道。實踐日子中,我們應當不但不殺,還要心存仁愛,以寬恕之心接人待物,減少暴戾之氣。

不偷盜,便是不侵略他人的財富。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直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盜取,強盜掠奪,是直接的盜;貪官蠹役的貪污做弊是直接的盜;敲詐詐欺,狡賴債務,是有形的盜;損公肥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簡略地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占為己有,便是偷盜。實踐日子中,我們應當不但不盜,還要勤行布施,布施的積德行善不在數量的多少,一分錢,一句話,一舉手,一投足,只需是利益他人的都要布施。善行不需求驚天動地,而是需求點點滴滴的堆集,最終成為自己習氣的一部分,從他人的快樂傍邊體驗到快樂。

所謂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聯絡以外的男女愛欲舉動。例如強姦、嫖妓、一夜情、同性戀、外遇、逼迫他人從事賣淫等有傷社會風化的舉動,都犯了邪淫戒。一個人犯了邪淫,不但給自己,也給他人帶來費事和苦楚。不邪淫戒,能使一個人按捺自己的慾念,忠於自己的伴侶,有助於建立誇姣的家庭,構建諧和的人際聯絡。

妄語,便是說虛妄不實的話,包括鼓唇搖舌的兩舌、暴虐傷人的惡口、詐騙不實的妄言、攀龍趨鳳的綺語。不妄語便是要防止說假話,即不故意誇大實踐或掩蓋實情,這樣能夠培育我們構成誠篤守信的美德,獲得他人的信任。

喝酒使人思想弛禁,神志昏亂。在酒精的效果下,一個人或許做出許多粗心、危險,甚至不道德的事。佛經提到喝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色彩、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是凡能影響神經,使人喪失理智、損壞德行的東西,比如大麻、鴉片、海洛因、搖頭丸等,都屬不喝酒戒之範疇。持不喝酒戒,使人神智理解,理路清楚,智慧亮堂,不只為家庭帶來快樂,為社會帶來安靖,而且還能推動禪定的修習。

現在跟着日子節奏的加快,作業、學習壓力的增加,以及人與人之間聯絡的惡化,不斷增加的人初步飽受心思疾病之苦,如驚駭、焦慮、抑鬱、無助、甚至精力割裂、品質失常等。所以,我們初步評論心思健康的規範疑問。可是,心思健康的規範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課題,不相同的心思學派從不相同的視點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規範。現在心思學對比認可的心思健康有五條:

(1)意志健全、舉動諧和;

(2)心情穩定、心境豁達;

(3)有片面誇姣感;

(4)適應環境,在人際聯絡中諧和共處;

(5)準確知道實踐,看疑問能持客觀的心情。

不殺生而護生,天然能意志健全、舉動諧和。

不偷盜而布施,天然能心情穩定、心境豁達。

不邪淫而守禮,天然有劇烈的片面誇姣感。

不妄語而誠篤守信,天然能適應環境,諧和人際聯絡。

不喝酒而少私寡慾, 天然能準確知道實踐,看疑問能持客觀的心情。

從上能夠看出,「五戒」與現代心思學的心思健康規範是不謀而合的,一起我們也能夠大膽地推論說,佛教戒律對調度和改善人的心思健康有極為重要的學習和啟示意義。

佛教戒律與心思疾病醫治

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沿着「信息高速公路」飛速向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生產力極大前進,物質日子極大豐富,全球經濟一體化,人類正處於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常識經濟時代。可是,人的精力並未能與科技和經濟同步前進,反而呈逐漸降低之勢。信奉潰散、價值失調,成為全球廣泛的社會疑問,浮躁、不安、討厭、麻木不仁、自我迷失等如瘟疫般盛行,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縱慾主義、享樂主義很多,道德淪喪,情面冷漠,滋生出貪污腐化、營私做弊、吸毒販毒、拐騙扒竊、賣淫嫖娼等社會毒瘤,犯罪率直線上升,驚駭事情接二連三。在這種社會現象下,抑鬱、焦慮、神經衰弱、失眠、逼迫症、癔病、品質妨礙、精力割裂等心思疾病病人不斷增加。

我們之所以發作心思疾病,是由於我們心中有太多的希望。一旦希望得不到滿足,便會感到煩惱,自卑,苦楚。既使希望暫時完結了,又生怕會失掉或許又有了更大的希望。因此,我們的身心持久在苦海中沉浮,永無出頭之日。

固執於外境使我們迷失了自已。人間上的人,一天到晚關心的是啥?關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東西,那便是怎樣樣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雙眼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樂,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頭不停地追逐甘旨,身體不停地追逐妙觸。我們很少能夠去查詢生命的內在,只知道跟着希望而繁忙。由於一味固執外境,效果迷失了自己,這便是《法華經》上所說的「迷己逐物」。因此現代人儘管日子在五光十色的物質環境中,依然感到空無、丟掉、無聊、孑立。這都是由於迷失了自己的緣由。

在我們的人道中,貪、嗔、痴是危害我們心思健康的三種毒素,當它們發作時,就會帶來殺、盜、淫、妄的舉動。而這些舉動不只會鼓動我們的煩惱,張揚人道中凶暴的力氣,傷害到我們的心靈健康,更會侵略到他人的利益,由此構成無量很多無邊罪惡,永受六道輪迴之折磨。

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要完結自己的心靈安靜,還需求靠自己的力氣。正本佛學是人學,是心學,是關於人生智慧的哲學。我們學佛,便是要經過參悟,啟示智慧,感悟生命,不斷尋找更高層次的生計智慧和力氣,完結自己心中的潛能。

作為佛教徒的根柢舉動規範,佛教戒律恰是着眼於實踐人生的道德培育和心靈重塑。受持戒律,主要是幫忙我們打敗貪嗔痴的煩惱習氣,幫忙我們阻撓不善的舉動。因此,戒律具有防罪止惡的功用,能調伏我們的身、口、意三業,佛法的悉數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礎上。佛陀所定的戒律便是道德責任的規範,做人的根柢準則,修習悉數善法的基礎,及通往悉數善法的大門。所以說,佛教戒律既是佛教徒有必要遵照的道德準則,也是構建人諧和、健康、誇姣心思家園的重要因素。假如多一個人學佛,多一個人受持戒律,國際就會多一份安靖,多一份諧和,多一份誇姣。恰是在這個意義上,佛教的戒律,能消除我們心靈上的背負,能夠使我們具有一顆獨立的心,能夠使我們減少的妄念,能夠使我們脫節煩惱,能夠使我們靈通國際人生的實在,能夠使我們乾燥的心靈得到暴風驟雨般的潤澤,能夠使我們實在完結心思健康。[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