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何其芳

增加 3,25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生于重庆万州,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1935年 '''<big>何其芳</big>'''>,1912年2月5日生 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8年 [[重庆万州]] 到延安鲁迅艺术 现代诗人、[[散文家]]、文 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同年,发表作品《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评论家
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同年,发表作品《[[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File:何其芳.jpg|缩略图]] 何其芳曾任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委员, [[ 中国作家协会 ]] 理事和书记处书记,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所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7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中文名 何其芳
 
别 名 何永芳
 
国 籍 中 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
出生日期 1912年2月5日
逝世日期 1977年7月24日
 
职 业 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文学研究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品 《画梦录》《生活是多么广阔》《夜歌和白天的歌》
 
==人物生平==
[[File:何其芳2.jpg|缩略图]]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生于重庆万州。何其芳幼年时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 [6]
 
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阅读了大量新诗。
 
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7]
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现鲁东大学)任教。
 
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全国各地任教,创办刊物《工作》,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他早期的作品如:《汉园集》《夜歌》《预言》《夜歌与白天的歌》等,深受读者喜爱。 [6]
 
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建国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历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万州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
 
[[File:何其芳3.jpg|缩略图]]
 
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并做过朱德的私人秘书受到极大器重,文风大变,充满时代的革命强音,此时代表作《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8]
 
1944─1947年两次被派到重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文化工作。历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放弃创作(但仍创作了像《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这样的作品),主要从事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研究(红学)以及教学工作,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同时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 [9]
 
1948年至1953年,在延安马列学院任教。
 
1957年在对胡风的政治运动中,何其芳措辞激烈,与胡风激烈交恶。何其芳在“文革”中也不能幸免,被打为“走资派”,面对世人的误解,他曾说过:“我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理解我的人,我就会继续活下去”。
1977年7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6] [10]
2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