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位奇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位奇镇位于东径100°41′-101°42′、北纬37°50′-39°03′之间,山丹县城南16公里,东接陈户乡,南邻李桥乡,西与民乐县民联乡毗邻,北靠山丹农场、清泉镇,东北过龙首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望,是通往军马场大草原、焉支山等自然风景区的必经之地,总面积555.94平方公里,国道312线、山马公路、陈位公路横穿全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有耕地10.6万亩,人均近4.3亩,属井混灌区,灌溉条件良好。全镇辖17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6347户,人口2.52万。2001年人均纯收入3156元。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财政综合实力百强乡镇之一。[1]

位奇镇简介

位奇镇位于东径100°41′-101°42′、北纬37°50′-39°03′之间,山丹县城南16公里,东接陈户乡,南邻李桥乡,西与民乐县民联乡毗邻,北靠山丹农场、清泉镇,东北过龙首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望,是通往军马场大草原、焉支山等自然风景区的必经之地,总面积555.94平方公里,国道312线、山马公路、陈位公路横穿全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有耕地10.6万亩,人均近4.3亩,属井混灌区,灌溉条件良好。全镇辖17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6347户,人口2.52万。 2001年人均纯收入3156元。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财政综合实力百强乡镇之一。

自然地理

位奇镇位于东径100°41′-101°42′、北纬37°50′-39°03′之间,山丹县城南16公里,东接陈户乡,南邻李桥乡,西与民乐县民联乡毗邻,北靠山丹农场、清泉镇,东北过龙首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望,是通往军马场大草原、焉支山等自然风景区的必经之地,总面积555.94平方公里,国道312线、山马公路、陈位公路横穿全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位奇镇地势高,多山地,海拔23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3-0℃,月平均气温4-10月为7.9℃,11月到次年3月为-10.6℃;降水量稍多,年雨量358.8毫米。年蒸发量为1694.8毫米。年平均风速4.4米/秒。最大冻土深204厘米,无霜期平均102天,结冰日230天,积雪日91天。

政区人口

位奇镇下辖位奇村、东湾村东十里堡村廿里堡村高寨村四坝村永兴村马寨村张湾村、孙家营村、暖泉村朱湾村柳荫村、芦堡村、汪庄村、新开村、侯山村等17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6347户,人口2.52万。

资源特点

位奇镇灌溉便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已建成万亩优质小麦基地,万亩啤酒大麦基地和2万亩纤用亚麻基地。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具有较强实力,在青海、新疆、敦煌等地建立了10个以建筑建材和石棉开采为主的劳务基地。镇水泥厂生产的“石燕”牌水泥连续五年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位奇亚麻厂年加工纤用亚麻2000吨,麻屑板40万平方米,产品畅销省内外。财政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部分达到40%。交通通讯发达,实现了村村通汽车、电视、电话。

经济发展

全镇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建成了农畜产品加工、轻工原料生产、建筑建材、劳务派遣、商贸运输五大产业龙头体系,培植起草畜、亚麻、啤酒大麦、无公害瓜菜四大产业规模基地,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46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6892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74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6501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78元。

荣誉

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之乡”、“教育之乡”、“卫生之乡”、“体育之乡”、“科技之乡”、“文化之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乡镇”。该镇芦堡村党支部于1989年、2001年两次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新农村试点建设

位奇镇以开展 “三带双推一满意”活动为载体,着力抓好芦堡、十里堡、高寨 3个新农村试点村和廿里堡、新开 2个小康示范村建设。重点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草原生态平衡奖励机制、易地搬迁等项目,切实抓好十里堡设施农业园区、高寨设施养殖小区、芦堡设施农业园区、循环工业园区、住宅小区建设,续建日光温室和双孢菇大棚 130座,扩建养殖小区 1个,新增养殖户 10户,修建住宅楼 2幢 60户,改造危旧房 214户,修建 U型渠10公里,铺设低压暗管 40公里。同时,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工作,修建 “四位一体”办公场所 1处,观光棚 2座。

相关视频

位奇镇:社火巡演闹新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