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传统

增加 14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传统'''指历史沿传而来的 [[ 思想 ]] [[ 道德 ]] [[ 风俗 ]] [[ 艺术 ]] [[ 制度 ]] 等。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英文的“Tradition”(传统)一词源自拉丁语的“Traditio”,为“传承”之意。它有下列含义: 
1. 代代相传的习俗、信仰,多以口授为主。
 
2. 风俗、习惯。
 3. 由各种宗教活动构成的宗教派别(教派),或具有共同的 [[ 历史 ]] [[ 文化 ]] [[ 习俗 ]] 和基本教义,如伊斯兰教苏非派、基督教路德教会。 [[ 世界 ]] 各地,各 [[ 民族 ]] 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尊重传统也是普世价值之一[1] 。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 [[ 曲艺 ]] [[ 国画 ]] [[ 书法 ]] [[ 对联 ]] [[ 灯谜 ]] 、射覆、酒令、 [[ 歇后语 ]] 等。 
==民族精神==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理性精神===
 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 [[ 自然 ]] 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 [[ 社会 ]] 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 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 
===自由精神===
 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在反对外来 [[ 民族 ]] 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 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 酷爱自由" 的积极方面。 
===求实精神===
 先秦 [[ 儒家 ]] 主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 法家反对" 前识" ,注重" 参验" ,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 知人" " 自知" " 析万物之理" 。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现。 
===应变精神===
 (见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有的学者认为, [[ 中国传统文化 ]] 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 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试抡》,《求索》1987年第四期。) 
==人文主义==
 有的 [[ 学者 ]]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 [[ 国家 ]] 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 [[ 智慧 ]] 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见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
[[Category:530 禮俗總論]]
710,8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