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伊利亞·愛倫堡

伊利亞·愛倫堡 Илья·Григорьевич·Эренбург (1891年1月26日-1967年8月31日)出生於俄羅斯帝國基輔的立陶宛猶太人家庭,蘇聯猶太、詩人,作家,及新聞記者。[1] 1895年,全家移居莫斯科,在學校期間與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結識,兩人友誼一直維持到1938年布哈林被處決。

1905年,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影響,曾看了不少民粹派的小冊子和馬克思主義著作,積極參加學生罷課和民眾集會。

1906年,愛倫堡與布哈林參與布爾什維克組織的非法活動。(即後來的布爾什維克黨)。

1967年8月31日,於莫斯科病逝。

目錄

1908後,流亡巴黎發表詩作

1908年,1月被沙皇政府的憲兵逮捕,並被關押在單身牢房候審。為期5個月,期間遭到毆打造成牙齒脫落。 後經家庭周旋保釋出獄,離開莫斯科到了烏克蘭的波爾塔瓦,想繼續從事地下活動,但因密探跟蹤甚緊,沒有成功。同年12月他隻身流亡到了法國巴黎,

在巴黎期間,他結識了列寧等布爾什維克流亡領導人,但不久後開始遠離此圈子,迷戀上蒙帕納斯放蕩不羈的生活,開始創作詩歌,並結識了畢卡索迭戈·里維拉朱勒·帕斯金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翻譯了法國詩人耶麥的作品。

一次大戰期間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打破了愛倫堡沉醉的那個「純藝術」的迷夢,使他重新睜開眼睛看現實。面對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加劇,他感到苦悶,陷入懷疑和悲觀主義。

大戰期間,愛倫堡為一家聖彼得堡的報社擔任戰地記者,這是他時斷時續長期新聞記者生涯的開始。在這幾年裏,他繼續作詩。

1916年,出版詩集《前夜的歌》,同時經常到法、德前線進行實地採訪,根據大量耳聞目睹的事實材料,寫了許多有關西歐戰爭情況的通訊和報導文章(後來匯編成集於1920年出版,題名《戰爭的面目》)。這些詩歌和通訊報導,一方面客觀地反映出帝國主義戰爭的殘酷性和破壞性,同時也表現了當時愛倫堡充滿懷疑、感傷和絕望的病態心理,著名詩人尼古拉斯·斯捷潘諾維奇·古米廖夫曾積極評價愛倫堡在詩歌上的進步。

詩作《為俄羅斯祈禱》

1917年,後回到俄羅斯,初期反對布爾什維克政策,對其持續不斷的暴力氛圍感到震驚。他寫了一首詩《為俄羅斯祈禱》,把攻占冬宮比作強姦。

1920年,他前往基輔,在一年之內經歷了四個政權。在爆發了反猶屠殺後逃往克里米亞的科克捷別利。最後他回到了莫斯科,在被契卡短暫逮捕後被釋放。此後,他成為蘇聯文化活動家和記者,經常出國寫作。

1921年春,愛倫堡先到比利時,後來又到巴黎和柏林。整個二十年代的大部分時間,他都作為蘇聯報刊記者,長期住在國外。在此期間,愛倫堡除寫過一些關於西歐社會生活風貌的通訊報導外,主要從事文學活動,邊研究文藝理論邊搞創作。

1921—1923年,他曾在《俄羅斯圖書》和《新俄羅斯圖書》兩雜志發表評述當代俄國藝術的文章。

1922年,出版了《俄羅斯詩人肖像》和《畢竟仍在圈子裏轉》兩本小冊子。在這些評論文章和著作中,愛倫堡熱衷於「結構主義」藝術,認為藝術家應該同社會生活保持一定距離,藝術創作的首要目的不在於反映生活而應該象建築、橋梁和機器那樣追求結構、線條、色彩的和諧、新奇和完美。

1935年,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世界保衛文化作家大會期間,因侮辱法國作家安德烈·布勒東,被其掌摑數次。

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內戰期間,擔任戰地記者,曾直接參與共和軍的軍事行動。

二戰與戰後

愛倫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寫的政論通訊廣受歡迎,與康斯坦丁·西蒙諾夫等人一起加入了反對德國人的仇恨運動中。

在戰爭及戰後初年,愛倫堡利用緊張激烈的戰鬥間隙,積極從事自己心愛的文學創作。《巴黎的陷落》(1941)、《暴風雨》(1947)和《九級浪》(1954)等三部著名長篇小說,前兩部曾分別獲得1942年和1948年的斯大林獎金。《巴黎的陷落》取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初階段,揭示了1939年資產階級的法國被德國希特勒侵略者戰敗的政治、歷史和社會道德原因。《暴風雨》展現了法國、蘇聯和德國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過艱苦鬥爭共同埋葬法西斯侵略者的歷程。《九級浪》寫的是戰後世界的政治風雲

1942年,出版文章《殺戮》,「我們要殺戮,如果你一天不至少殺死一個德國人,那你就等於把這一天浪費了。不要數日子,不要數里程,只數你殺死的德國人的數量。在受到格奧爾基·費奧多羅維奇·亞歷山德羅夫的關注。

1945年,在《真理報》上的批評後,愛倫堡表示他的意思並不是要消滅德意志民族,而是帶著武器來到我們領土上的侵略者。亞歷山德羅夫的文章預示著史達林開始改變對德國的政策。愛倫堡是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中的知名成員。

1954年,愛倫堡出版小說《解凍》,(赫魯雪夫解凍)因此而得名。他的回憶錄《人·歲月·生活》被認為是其最傑出的作品。[2]

晚年生活

最重要的著作,是六卷本的「回憶錄」《人·歲月·生活》,219萬字,夾敘夾議,內容十分龐雜,包括半個世紀以來的幾乎整個世界。[3]

書中對許多重要社會事件、生活現象和歷史人物的 愛倫堡版畫評價往往流於片面,有的是很錯誤的。但對於作者而言,這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是比較客觀的,真實的。

愛倫堡自己說:「此書當然是極其主觀的,我根本沒有打算寫一部時代的歷史。它與其說是一部編年史,倒不如說是一部自白書更恰當些」。成為歐洲20世紀上半葉的全景藝術史書。

回憶錄以他曾發表的《寫給成年人的書》為基礎,於1960年開始陸續發表,在蘇聯及西方引起強烈反響和激烈爭議。此書被譽為蘇聯 「解凍文學」的開山巨作和「歐洲的文藝史詩」。

回憶錄關於冷戰時期的描寫極為立體,這是基於作者有在冷戰期間在雙方國家的生活經歷。蘇聯其他人沒有寫過這樣的回憶錄,因為誰也沒有他的那種閱歷。

在20世紀上半葉中,他接觸了各式各樣的人士,其中既有藝術家,作家,例如畢卡索,馬蒂斯,海明威,阿尼托爾斯泰,馬雅可夫斯基,葉賽寧,也有很多社會活動家和政治人士,見證了20世紀上半葉的歐洲的幾乎所有關鍵事件。他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早有不滿,牽扯進了醫生事件,幸虧斯大林在有可能簽發逮捕令前就病亡了,伊利亞愛倫堡才幸運的逃過一劫。

晚年與和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女兒和第二任妻子畫家柳芭生活在一起。[4]

獲獎

1942年,《巴黎的陷落》獲斯大林獎金。

1948年,《暴風雨》獲斯大林獎金。

著作

愛倫堡在19世紀20年代的文學創作,都取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十月革命前後的歐洲和俄國現實。

對資本主義世界的罪惡及資產階級的道德文化,對蘇維埃政權初期一部分人的市儈主義和某些幹部的官僚主義等弊病作了揭露和諷刺;另一方面,革命隊伍的嚴格紀律又被描繪成是對人及人的感情的生硬束縛。

他在肯定革命偉大過程的同時,又把新經濟政策僅僅看作是對資本主義的消極讓步。在反法西斯衛國戰爭及戰後初年的創作中:

《巴黎的陷落》取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初階段,揭示了1939年資產階級的法國被德國希特勒侵略者戰敗的政治、歷史和社會道德原因。

《暴風雨》展現了法國、蘇聯和德國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過艱苦鬥爭共同埋葬法西斯侵略者的歷程。

《九級浪》寫的則是戰後世界的政治風雲。[5]

詩集

1916年,《前夜的歌》

1918年,《為俄羅斯祈禱》

1919年,《火》

1920年,《戰爭的面目》

1921年,《前夜》、《隨想》

1922年,《毀滅性的愛》

小說

1942年,《殺戮》

1954年,《解凍》(赫魯雪夫解凍)

長篇小說

1941年,《巴黎的陷落》

1947年,《暴風雨》

1954年,《九級浪》

回憶錄

《人·歲月·生活》被認為是其最傑出的作品。都是最早公開批評斯大林的作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