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仲夏紀·仲夏》選自《呂氏春秋》卷五·仲夏紀。

《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1]。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以道家思想為基調,堅持無為而治的行為準則,用儒家倫理定位價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觀念、名家的思辨邏輯法家的治國技巧[2],加上兵家的權謀變化和農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說。

目錄

原文

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蕤賓,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小暑至,螳螂生,始鳴,反舌①無聲。天子居明堂太廟②,乘朱輅,駕赤騮,載赤旃,衣朱衣,服赤玉,食菽與,其器高以桷,養壯狡③。

注釋

①反舌:百舌鳥,立春開始鳴叫,夏至而止,叫聲婉轉,如百鳥之音。②明堂太廟:南向明堂的中央正室。③壯狡:力大強健的人。狡:健。

譯文

夏天第二個月,太陽運行在東井的位置,傍晚時分中星運行到亢的位置,第二天早晨中星運行在危的位置。這個月以丙丁日為主日,主這個月的天帝是炎帝,天神是祝融,動物則以鳳鳥類為主,音以五音中的徵音為主,候氣律管則應着六律中的蕤賓,以七為成數,味道以苦為主,氣味則以焦為主。以灶神為祭祀對象,祭品以肺臟為上。小暑到,螳螂出現,開始鳴叫,百舌鳥寂然無聲。天子住在南向明堂的中間正室,乘坐朱紅色的車,要騎赤紅色的馬,車上要插紅色蟠龍旗,穿紅色的衣服,佩戴紅色的玉飾,主食是菽與雞肉。祭祀所用的器皿要高大,供養力大健壯的人。

原文

是月也,命樂師修鞀鞞①鼓,均琴、瑟、管、簫,執干、戚、戈、羽,調竽、笙、塤、篪,飭鍾、磬、柷、敔②。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原,大雩③帝,用盛樂。乃命百縣雩祭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谷實。農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令民無刈藍以染,無燒炭,無暴布,門閭無閉④,關市無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別其群⑤,則縶騰駒,班馬正⑥。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處必拚,身欲靜無躁,止聲色,無或進,薄滋味,無致和⑦,退嗜欲,定心氣,百官靜,事無刑,以定晏陰之所成⑧。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堇榮。是月也,無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登山陵,可以處台榭。

注釋

①鞀鞞(tǎo pí):樂曲演奏時,用來指揮的鼓。②鍾、磬、柷、敔:磬:石或玉製成的打擊樂器。柷:打擊樂器,狀如漆桶,中間有木椎,可以左右敲擊,樂曲開始時擊打。敔:打擊樂器,形狀像伏虎,用杖刷擊,樂曲結束時擊打。③雩:旱時求雨的祭祀。④門閭無閉:門:城門。閭:里巷的門。門閭無閉是為順陽氣,便利人民出入。⑤游牝別其群:游:指放牧。牝:母獸,這裡指母馬。因母馬已懷孕,所以放牧時要使它們與其他馬群分開。⑥班馬正:班:頒布。馬正:有關養馬的政令教化。正:通「政」。⑦無致和:不要希望各種滋味都調和在一起。致:盡。和:調。⑧以定晏陰之所成:晏:陽。陰陽相爭,未知所定,所以君子要安靜無為,以待陰陽成敗的確定。

譯文

這個月,命令樂師修整好鼓具,調節好琴、瑟、管、簫的音色,執放好盾、斧、戈、旗等舞具,調節好竽、笙、、篪等吹奏管樂器的音色,整飭好鍾、磬、柷、敔這些打擊樂器。命令有司為百姓向山川百源祈禱,隆重地為求雨而祭祀天帝,眾樂齊奏。於是命令百縣大夫以求雨的形式來祭祀前世對百姓有功的百君公卿,以求五穀豐登。農民才獻上黍。這個月,天子就着雛雞肉來品嘗黍食,進獻櫻桃,先獻給祖廟祭祀。命令百姓不要割刈未長成的藍草來做染料,不要燒炭,不要曬布,不要關閉城巷的門,不要在關塞市集徵稅;緩處重囚,增加他們的伙食,放牧時要把母馬與群馬分開,束縛公馬的腳,頒布養馬的政令。這個月,夏至,陽氣在上覆蓋,陰氣在下升起,陰陽之氣相遇而爭,使事物各有生死之分。君主要齋戒,居處必深,身體需靜而勿躁,禁止女色,不要讓嬪妃進御,減少美味,不要希望各種滋味調和在一起,止住欲望,定下心氣,使身體各個器官靜養,做事要審慎精詳而不要急,以此來待陰陽的成敗確定。鹿角脫落,蟬開始鳴叫,半夏草長出,木槿開花。這個月,不要在南方用火,可以住在高樓這些明亮的地方,可以向遠眺望,可以登上山陵,可以站在台榭高屋,都為順陽避暑。

原文

仲夏行冬令,則雹霰傷谷,道路不通,暴兵①來至;行春令,則五穀晚熟,百螣②時起,其國乃飢③;行秋令,則草木零落,果實早成,民殃於疫④。

注釋

①暴兵:指不義之兵。暴:害。五行說認為冬季天寒,主閉藏,仲夏行冬令,就會雹霰傷五穀,道路不通暢,暴兵來侵犯。②百螣(téng):指各種類似蝗蟲的害蟲。③飢:荒年。五行說認為春主生育,仲夏行春令,就會使五穀晚熟,害蟲成災,遭遇荒年。④疫:疾疫。五行說認為秋氣寒涼,仲夏行秋令,就會使草木枯落,果實過早成熟,人民因時氣不合而遭受病害。

譯文

仲夏時節行使冬天的政令,就會使雹霰傷五穀,道路不通暢,不義之兵來侵犯;如果行使春天的政令,就會五穀晚熟,害蟲成災,國家遭遇饑荒;如果行使秋天的政令,就會使草木枯落,果實過早成熟,百姓因時氣不合而遭受病害。

《呂氏春秋》章節目錄: 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十二紀每紀五篇共六十篇,八覽每覽八篇(《有始覽》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論每論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3]

視頻

仲夏紀·仲夏 相關視頻

呂氏春秋這個名字原來是嬴政取的,有多少人看過這本書呢?
穿井得人 (《呂氏春秋》)

參考文獻

  1. 秦國丞相呂不韋《呂氏春秋》,搜狐,2018-10-17
  2. 治國通論-法家治國思想 ,豆丁網, 2017-11-06
  3. 呂氏春秋的作者,解歷史,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