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仪表不凡

仪表不凡[ yí biǎo bù fán ]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1]

[]

端正,汉语词语,拼音是duān zhèng,意思是姿势挺直;在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的;端正思想;正派、正确。

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怆,终年常端正。

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

清·李渔《巧团圆·解纷》:远远望见两箇后生飞赶前来,想是要买我做爷的了,不免坐端正了,好等他来拜见。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陶先生仍旧踧踖的含糊的答应了一声,帽子放在膝上,很端正的坐在屋角的一张圈椅里。

《史记·儒林列传》: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去亭六七里,有一端正妇人乞寄载。”

唐·顾况《梁广画花歌》:上元夫人最小女,头面端正能言语。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华州太守苏护有一女,生得形容端正,有倾城之貌。

《庄子·天地》: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成玄英疏:“端直其心,不为邪恶。

《汉书·霍光传》: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

目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