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从俚语里汲取生活的智慧(李至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从俚语里汲取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从俚语里汲取生活的智慧》中国当代作家李至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从俚语里汲取生活的智慧

我的家乡乐东县黄流镇,素被称为“民间艺术之乡”、“书法之乡”等,黄流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活跃。黄流镇现有诗文社、书法协会、文化促进会等十几个民间文艺社团,久负盛名的“黄流花灯”已有百年历史,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崖州民歌”的发祥地之一。

早就耳闻黄流镇诗文社的社刊《流韵》办得不错,但一直没有机会拜读。今年春节期间,我到高道村一位朋友家里拜年,没想到朋友的四叔竟是黄流镇诗文社的社长兼《流韵》杂志主编,实在出于我的意料之外,真是倍感惊喜!和邢社长短暂攀谈后,告别时获赠新近两期的《流韵》杂志,我如获至宝,在回家的路上便赶紧翻阅了起来。

《流韵》杂志系民间乡土文化刊物,从挖掘、整理黄流文化开始,又融合外来的文艺作品、艺术理念、创作方法,促进黄流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发展。选稿上,既有黄流地区的文化名人,有“大家”,如名校教授、作家、学者、画家、雕塑家、书法家等,也有“新人”,有文学爱好者,如在校中学生的优秀诗文。刊物印制精良,虽为民刊,实和正式发行的刊物无异,“有媒体报道,《流韵》是我国罕见的水准较高的乡镇民间文化刊物”,而今“流韵”已成为琼岛较有活力和感召力的文化品牌,“黄流自古流流韵”也成了一张宣传名片。

我是个乡土情结颇重的人,虽是“80后”,但自小生活条件很艰苦,夜晚翻读《流韵》杂志,老一辈文化人回忆自身成长历程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情到深处,不禁黯然落泪——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什么都是荒唐的,什么也都是正常的,我自身深有体会。一直以来,我很喜欢和父老乡亲拉家常,尤其喜欢听老人谈谈过去,谈谈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感悟,从中学习借鉴,促进我自己更好地成长。

家乡一带是个盛产俚语的地方。或许是我本人崇尚极简生活,近两年来我越来越深感兴趣,觉得其间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生活智慧,并认真地去遵循与践行,将它们引入到我的生活中来。恰好第九期《流韵》杂志上,就登了海湖的《黄流俚语集锦》一文——经打听,原来海湖先生是一名老师,难怪他能够比较全面地收集家乡的俚语并简明地解释了其中的意思。

“俚语”指的是民间非正式、口语化的语句,带有方言属性。其实,基本上一个地方的俚语,每一句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文言”,或是子曰诗云,或是常言道、俗话说,又或是格言警句、箴言妙语,但俚语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妇孺皆知,没有那么强的说理性、教育性,所以听起来会让人觉得比较容易接受。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有一次回家去,邻居大婶关心地问我“工作怎么样,适应吗?”我自以为是、洋洋洒洒地回答一通后,她只是说了一句“见人生号做,岩味生号做”,意思是“人家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中性,既非墨守成规、亦步亦趋,也非盲目跟风、趋之若鹜)。当时听后,我有些愣住了,随即自我否定地苦笑了一下。又有一次,我向父亲倾诉生活上的种种苦恼,父亲听后淡淡的对我说了一句“你尖,但不一定穿得过布,步步来了”,意思是“你虽聪明,但生活中有很多事你不一定都懂,得一步一步慢慢去做”。其中没有“说教”和“规劝”的成分,没有指手画脚和耳提面命,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你的耳朵里面去,让你打心底醒悟过来——觉得“哦,原来是这样,我懂了!”正因如此,我日渐成熟进步,并越来越喜欢简单安静地生活,少了情绪上的波动,为人处世上也变得心平气和多了。想来也是,一切的坎坷挫折、烦恼苦闷,无非就是苏东坡先生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罢了。人生一世,再大的事也不过生死,“得之我幸得之我命”,看开看淡自然就会心宽体胖。

曾读过一则民国轶事,有一天阎锡山问幕僚赵承绶“什么是宣传”,赵引经据典、滔滔不绝,阎笑说“没那么复杂!所谓宣传,就是让大家都认为咱们好,别人不好!”这个小故事,虽然和俚语不沾边,但教育我们——生活或许并没有那么复杂,有时候是我们自身无法做到轻装上阵、泰然处之而已——一个城市的环境如何,“声音”这一指标十分重要,而一个人悄无声息地活着,我个人认为他很有可能是一个有操行的人,就如同敲打时噼里啪啦作响的键盘,那是“大路货”,定不是一块好键盘。

感谢家乡的俚语,让我日益明白要堂堂正正为人,清清白白做事,简简单单生活……[1]

作者简介

李至远,本名李宗世,从事法律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