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人类的未来,AI的未来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不断进化的机器,iPS细胞带来的医疗革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 VS 史上最强永世七冠天才棋手羽生善治

双视角跨界交锋,预言十年后的世界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与被称为史上最强棋士的羽生善治,两位拥有顶尖智慧的名人围绕着“十年后,百年后的世界将变得如何”展开对谈。

人工智能、不断进化的机器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带来的医学革命……话题从生命科学的最前沿,扩展到人工智能的界限与可能性。人类的直觉究竟是什么?人类将来是否真的能够不老不死?两人运用了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热烈讨论了人类永恒的主题。

两人运用了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各自领域未来的发展以及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两位大师慎思敏行的作风、突破挑战的精神,对话时生动的语言、幽默的表达,共同构成了整本书独特的魅力。

作者简介

山中伸弥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教授

1962年出生于大阪府。神户大学医学部毕业,大阪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毕业(博士)。曾任美国格拉德斯特研究所博士研究员、京都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教授等,自2010年4月起任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羽生善治

将棋棋士、永世七冠

1970年出生于埼玉县。将棋棋士。1985年成为史上第三位初中生职业棋士。1996年获得龙王、名人等所有七大头衔。在保持棋圣头衔的2017年重登龙王宝座,获得前无古人的“永世七冠”称号。2018年11月获得国民荣誉奖。

原文摘录

知识固然很重要,但到了某个阶段,也必须自己真正动手オ行。否则,也许能成为一流的评论家,但成不了一流的研究者。

书评

《人类的未来,AI的未来》,用时两个小时,好书,不看可惜。

我个人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看一看”这话不算夸张。虽然书中内容涉及的是生物研究、围棋将棋、人工智能之类的知识,但其核心思想,值得每个人深思,不管身在何处,不管身处何位,都应品一品两位大佬对话中的内涵,那是对于任何人都有益无害的。

《人类的未来,AI的未来》,作者是山中伸弥与羽生善治二人。我本以为是两个人合写,没想到书的内容就是两个人的对话。山中伸弥,诺贝尔生理奖获得者,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羽生善治,将棋棋士,少年成名,日本“棋圣”,于2017年荣获“永世七冠”称号。

这么两大名人之间的对谈是什么样的?翻开书,我是懵逼的。iPS细胞是什么?将棋又是什么?哪怕这二位已经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也还是很难完全理解,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读的状态,那应该是“不明觉厉”。

但是,当话题从专业中脱离出来,开始讲,内容就变得非常丰富,二人在各自熟悉的领域为读者进行详细的科普,其中关于科研、棋道等等,以及他们后面详细地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和它们自身的未来。由于我比较难以理解诺贝尔奖大佬的研究问题,所以接下来举的例子可能会偏向于下棋这一方。

一、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

在这个科技呈爆炸式发展的信息时代,几乎不再有什么真正的隐私,网络上几乎可以查到大多数你想要的信息,信息共享更成了一种共识,但偏偏,科研除外。当然,刊登于期刊上的论文是公开的,但正处于研究的内容,甚至连研究的方向、进度,都是对外保密的。

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区别在于,实验类的科研,任一项发现都有可能只是一个错误,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过程非常复杂,且还要保证其可复制性,同时,还要保证在自己的论文成果通过审核之前别人没有捷足先登,因为同个研究方向甚至进行同一种研究的人是非常之多的,哪怕每一门学科都有非常多的分支,非常多的课题,但同样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其中以生命科学类的研究最为极端,在其他的科研方向,如物理类、化学类,还有arXiv之类的网站能给研究者提前“占坑”,甭管结果是否正确,先将自己的论文挂上去。但生命科学,在论文发表之前,哪怕到了学术研讨会,都要藏一手,即便这样会导致研究资源的浪费。而这个现象在信息共享的现在,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二、人工智能的创造性

人工智能其实就是计算机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之后,表现出像是具有人类智慧的模样,而这也注定它们会成为真正的“经验主义”。用羽生棋圣的话来说:“创造性事物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过去有过的事物的组合。”而在将棋中,AI用了新的招式,其实就是“将过去有过的下法,进行至今未曾有过的组合”。

当然,关于后面这一点,羽生棋圣也进行了分析。或是出于思维惯性,或是出于审美意识,或是出于人类本能,总之,人类有时候就是无法下出那种招式,而AI能忽略大部分因素,一切以最优解法优先,不需要受到这类观念的束缚。当然,AI能办到这样而人类不行,不是没有原因的。每一步棋都有多种走法,而每走一步之后,第二步又有多种走法,以此类推,到第十步,可能性就已经变成一个天文数字了,更别说一整局的可能性,已经超出人类的计算能力,但AI可以推算出来,这就是它们的优势。

说到这里,我想起网络小说作家猫腻的《大道朝天》,其中有一段情节就是关于下棋的,主角井九具有超凡的心算能力,而下围棋在他看来就是锻炼心算的游戏,每一步都是应该求得最优解,简直就和AI一样,所以他也被评价,下棋完全不具美感。

回归正题,抛开下棋这种具有规则性的行为,AI在其他方面也能表现其“创造性”,比如,作诗、作曲、作词、作文等创作,但它们所创作的这些东西的本质还是数理逻辑,无法带有人类本身的感情,所以这也无法说是有“创造性”。甚至,在解决问题方面,AI可以提出一个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医学为例,它们可以提出一个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却无法为病人解释这个方案为什么有效,逻辑让他们无法“忽悠”别人,庞大的数据计算量则让他们无法解释过程,它们“创造”了一个方案,却无法为世人解说,如同一个科技黑箱,那论起创造,倒不如说这个方案是AI的发明者创造的。

三、人类的创造力

二位名人都赞成一个说法:人类最有创造力的阶段,是年轻的时候。其实我本人也支持这一说法。并不是说,人年龄大了智商衰退导致之类的,而是年轻的时候,想法比较多,并且还未对思维定性,各种奇特的想法都会蹦出来,且不会去管,或者说无法知晓它们是对是错。但在经历了几十年时光的冲刷之后,思维会定性,想法会被禁锢。人一旦拥有了大量的经验,便会开始抛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一旦见过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就会以这些可能性为基础思考,这固然会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敏捷,却也会让自己的创造力衰退。

这回,用推理小说的创作来举例,或者用推理谜题这个词更为合适。我至今仍坚持一个看法,推理谜题的作者,不应阅读过多的本格推理作品,或者说,那些带有诡计的作品,它们会像一道道枷锁,把你锁在原地,把你锁在它们呈现给你的诡计里面。少量的阅读可以带来诡计构思的灵感,大量的阅读,只会让自己失去灵感,你在构思的时候,刚有了一点点灵感,却发现和某作品类似,你便将会这一苗头掐灭。但实际上,你所顾虑的“类似”会在创作的过程,因某些突如其来的想法、意外,又或是习以为常的超纲,在一遍又一遍的修正中,被磨灭,最后成为完全属于你个人的作品。

看过了密室、不在场证明、叙述性诡计、分尸等等这么多的作品,你还能想起自己最初构思的不可能犯罪的想法是什么吗?你还能记起当时自己那一个个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只为了一个诡计的夜晚吗?这也正是我如今不想看所谓的讲义的原因,讲义有利有弊,讲义也是作者创作的,他对于他的创作者来说就是一项工具,对于读者来说就是炫学,但对于其余创作者来说,如同紧箍咒。

回到正题,人类创造力的衰退,其实也体现于其他方面,如山中教授所提到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这个话题,永不过时,利与弊难以衡量,功与过难以说清。现在某些大城市,上小学要面试、考试,上初中有小中考,上高中有中考,上大学有高考,所有的考试都在跟学生说明一件事情——不管什么问题,都要写出正确答案,课本的知识就是真理。

小学六年、中学六年,所有学生,整整十二年的时间,都在接受这一种思维,但是,直到大学,或者说,直到成为研究生,学生所认为的“真理”会不断地被推翻,他们从这个时候才开始学会质疑世界,但思维习惯已经养成了,又岂是能轻易更改过来的?当然,在这情况下,还是有非常多的天才的,毕竟凡事不是说死,只不过这个操作很迷就是了。如山中教授在原文说的:“那些孩子一头闯进研究的世界,就算别人告诉他,”不要相信课本上写的,也不要相信老师说的”,或者对他说,”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的时候,才是难得的机遇”,他也很难接受。”

羽生棋圣也提出类似的看法:“如果将自己放在一种以前的知识和经验都没有作用的状况下,哪怕不至于说是一片混沌的状态,我想也有可能产生新的想法或者创意。”“在将棋中,遭遇未知的局面时,自己的指南针失效的时候,是不是能够迅速应对,正是拷问自己真实水平的时候。”

四、评论家与创作者

“知识固然很重要,但到了某个阶段,也必须自己真正动手才行。否则,也许能成为一个一流的评论家,但成不了一流的研究者。”

以上是山中教授的原话。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任何资源的获取都特别容易,包括知识,但囫囵吞枣一般将知识记下,却无法真正吸收,在真正需要应对事情时,便会捉襟见肘。当然,这个是学以致用的必要性,但要想达到学以致用,便需要如山中教授所说,真正去动手使用一下这些知识,这就是实践的必要性。

为何要谈及评论家?以下是我个人的理解:山中教授或许是在讽刺某些纸上谈兵的家伙,只能借某些知识不懂装懂然后在某些平台上肆意评判,这就是一个“一流”的评论家。当然,也有另一种理解,那就是负责为世人解释创造过程、创造成果等等的学者,他们或许不会实验,但却懂得很多理论知识,他们可以代替科学家为世人讲解这些研究成果,让这项研究得到大众的支持。

五、“阿倍野狗实验”陷阱

有意思的一个小故事:美国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一个现象:“敲一下狗头,狗就会汪汪叫”,于是写了一篇论文。日本的研究者看到这篇论文,于是开始研究:“美国的狗被敲头会汪汪叫,那日本的会不会呢?”于是他也敲了日本的狗头,然后写了一篇论文。大阪市阿倍野区的研究者也有了想法:“这回用阿倍野区的狗来试试看。”

这就是山中教授提到的“阿倍野狗”陷阱。看到别人发了一篇论文,方向与自己差不多,于是稍微改动了条件,然后就做实验发表论文,这样就只是在重复别人的研究,属于“虚假的独创”。

事实上,这样的论文并不在少数,最起码,本科生的毕业实验,这种论文一抓一个准,研究生估计也不少。抛开学术,把这个问题延伸至其他领域,比如艺术创作。创作中的融梗,永远是重点话题,将其他人的已出版、甚至非常出名的作品,把核心提炼出来,然后自己改动一些条件,写成自己的故事,甚至,故事结构都照搬他人。将几首成名曲子的旋律剪裁重新组合,成一首新的曲子,然后再套一些歌词,就成了一首新的歌曲。

虚假的独创,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任何领域都有。而后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许多真正的独创不为人知。

暂且讲到这里,上述所言之观点,不过本书的十之一二,在这一本短短不到两百页的书里,包含着如此多的内容,实属难得,望此书能成为国内青少年的读物。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