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亞歷山大二世對中亞的入侵

壓力山的入侵中亞

來自網絡的圖片

亞歷山大二世對中亞的入侵俄國對資源豐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中亞地區垂涎已久。1717年,彼得大帝耗資25萬盧布,派遣別科維奇·切爾卡斯基公爵為首的6655人的遠征隊從阿斯特拉罕出發去征服希瓦汗國,結果別科維奇陣亡,俄軍幾乎全軍覆沒。此後,彼得大帝指出哈薩克草原才是通向中亞各國的「關鍵的大門」。19世紀上半期,沙皇俄國開始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全面征服,一方面出動大批軍隊鎮壓哈薩克各部的反抗,一方面又誘使小帳、中帳和大帳哈薩克上層首領向自己臣服。1822年沙俄政府授權西伯利亞總督斯佩蘭斯基頒布了《西西伯利亞吉爾吉斯人條例》,宣布廢除哈薩克原有的政治統治制度(可汗制),把哈薩克地區劃分為若干行政區,一切按照俄羅斯的政治制度、由沙俄政府派遣的官員統治。至此,延續366年的哈薩克汗國宣告滅亡。隨着對哈薩克的征服,沙俄對中亞諸汗國和中國新疆地區發動了強大的攻勢。[1]

1834年,在曼格什拉克半島建立新亞歷山德羅夫斯克要塞。1839年11月當時的奧倫堡總督彼得羅夫斯基(瓦·亞·彼羅夫斯基或者翻譯為瓦西里·佩羅夫斯基)再次派5000多人遠征希瓦汗國,遭到暴風雪襲擊損失慘重,仍未能得逞。此後俄國的主攻方向轉到浩罕汗國北部一帶。1847年,在錫爾河修建賴姆堡(後改名阿拉爾斯克或者翻譯為阿臘耳斯克)。1853年7月28日,重新出任奧倫堡總督的彼得羅夫斯基再次派出2000多俄軍,經過22天的圍攻占領浩罕要塞著名的白色清真寺阿克麥吉特(改名彼得羅夫斯克,當時浩罕守要塞的主將是阿古柏),形成錫爾河碉堡線。

與此同時,沙俄軍隊從塞米巴拉金斯克向南進,1847年,沿愛古斯河南侵,偷偷在巴爾喀什湖東南中國境內勒布什河和庫克烏蘇河之間建立科帕爾城堡。1851年起俄國乘清政府內外交困,阿勒坦山(阿爾泰山)地區秩序混亂之機,侵入鄂布河(鄂畢河)上游察那斯河(恰雷什河)、哈屯河(卡通河)、比亞河一帶,並逐步向阿爾泰腹地、額爾齊斯河上游推進,想把中國的內湖齋桑泊據為己有,由於清政府採取了有力的防範措施,才使俄國侵吞齋桑湖的計劃沒有實現。但在1852年沙俄在中國圖古勒池(今哈薩克斯坦阿拉湖)以北的雅爾地區建立了烏爾扎爾移民村,1854年夏占領了天山北麓吹河(楚河)與伊犁河之間的古爾班阿里瑪圖(長期作為哈薩克斯坦首都的阿拉木圖),在古爾班阿里瑪圖附近建立了維爾內(維爾諾)城堡。同年10月,將科帕爾堡和維爾內堡劃入新建的隸屬於西西伯利亞的塞米巴拉金斯克省,擅自將中國巴爾喀什湖(當時為中國第一大湖)以東以南的地區劃入俄國的版圖,並繼續向東將其勢力擴張到特穆爾圖淖爾(今伊塞克湖當時為中國第二大湖)一帶。1856年把維爾內堡作為新成立的阿拉塔夫州首府,形成另一條包抄哈薩克草原,進攻中亞諸汗國的碉堡線,即當時大部分位於中國境內的西伯利亞線。

克里米亞戰爭後,雙頭鷹俄國為了挽回在歐洲一頭的慘敗,加緊侵略東方。1858~1859年,沙皇政府派遣3個使團分赴中國喀什噶爾、呼羅珊、希瓦和布哈拉,收集情報,標誌它在中亞的擴張政策進入新的階段。3個使團中領導希瓦和布哈拉使團的是狂熱的侵略分子、27歲的少壯派軍人伊格納切夫(尼古拉·帕夫洛維奇·伊格那季耶夫),回國後被派往北京任駐華公使後簽定了為俄國在中亞東部邊界的確定埋下伏筆的《中俄北京條約》。[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