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于謙祠
圖片來自easyatm

于谦祠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的一座纪念明朝于谦的祠堂。[1]

目录

历史

西裱褙胡同原是崇文门内大街路东自北向南数第二条胡同,为东西走向,南与麻线胡同相连。1993年,建国门内大街南侧建成了北京邮政枢纽,西裱褙胡同被占用一段,胡同尚存约500米。后来,建国门内大街南侧继续改造,西裱褙胡同最终被全部毁灭。于谦祠位于西裱褙胡同23号,原在西裱褙胡同中段路北,如今则位于建国门内大街南侧。

《帝京景物略》载:“崇文门内东半里,有祠曰忠节,祀少保、兵部尚书于公谦也。公一臂一肩,定正统己巳之变。其被刑西市也,为天顺元年。九年复官,为成化二年。又二十三年,赐谥肃愍,为弘治三年。又一百一年,改谥忠肃,为万历十八年。凡百有三十三年而定论。祠三楹,祀公塑像,岁春秋,遣太常寺官致祭。”《春明梦余录》载:“于少保祠额曰忠节,在崇文门内东裱褙巷,公故赐宅也。”据此,于谦祠实为俗称,该祠正名原为“忠节祠”,始建于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原为于谦故居。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于谦祠祠废像毁。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原址重建。《天咫偶闻》载:“于忠肃祠,在裱褙胡同。芜废已久,近始重修。人逢春秋闱,居为试馆。”这说明于谦祠在清朝末年曾充当浙江举子的会馆。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义和团进入北京,在此设坛口教习拳艺。后来,于谦祠成了居民杂居的大杂院。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于谦祠内的奎星阁被震毁,随后奎星阁遭到拆除。

1984年,于谦祠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西裱褙胡同被拆除,该胡同内多处历史遗迹除于谦祠被保留外,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故居、“汉园三诗人”之一的何其芳故居均被拆除[2]。2000年代,于谦祠获得重修,其内居民也被迁出。如今,于谦祠东、西、南三面都是高层楼房,永久处于阴暗之中,仅北面临建国门内大街南侧绿地。于谦祠东侧及南侧为英大国际大厦,西侧为新闻大厦酒店华夏银行总行[1]

參考文獻

  1. 1.0 1.1 西裱褙胡同23号——于谦祠,新华网,2009-08-20. [2013-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2). 
  2. 谁动了公民的合法私产. 凤凰网. 201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