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于洋 (北京电影制片厂团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于洋
中国内地演员、导演
出生 (1930-10-04)1930年10月4日
山东省黄县
别名 于延江(原名)
职业 演员、导演
知名于 第19届金鸡百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
知名作品 留下他打老蒋
青春之歌
戴手铐的旅客
惊涛骇浪

于洋,1930年10月4日,祖籍山东黄县,原名于延江。 原北京电影制片厂团长,表演艺术家。演员、导演。

早年经历

  • 1930年10月,于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
  • 1936年,闯关东的父亲病死关外,家乡又遭灾,迫使母亲带着他流落到东北。在长春,他遭受过孤儿院的虐侍,也饱尝过流浪街头的凄苦。直到替人做佣人的母亲攒下点血汗钱,才把他送进小学读书。
  • 1942年,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一部儿童片挑选临时儿童演员,于洋抱着自己找些活路以减轻母亲负担的心理经人介绍去应试,结果被选中。于是,在半工半读生活中,他接触了电影表演 。

[1]

  • 1945年,在八路军中工作多年的哥哥随部队来到长春,找到了他,并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参加革命队伍后,当过公安战线上的侦察员,参加过土改运动,以后又作为解放军的文化干事,参加过四平保卫战、长春围歼战,并在某部炮兵团获得过四野颁发的渡江战役纪念章;同年,从长春市文化中学肄业。[2]
  • 1945年长春市文化中学肄业。曾在长春市公安局任职,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文化教员。

[3]

  •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
  • 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

1977年转任导演,拍摄《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等影片,并导演《哪儿是我的家》等电视连续剧。 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

  • 1989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第19届金鸡百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

[4]

主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2010天堂秀

视频

青春之歌 [5]

参演电影

上映时间 劇名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2018 越活越来劲 李二冬 刘流, 周英男 刘流, 闫学晶
2012 蓝调海之恋 ---- 郑真 韩栋 , 王晓
2010 金色驿站 ---- 广春兰 秦怡
2009 锦绣花园 ---- 邱怀阳 杨利伟 , 于蓝
2003 惊涛骇浪 ---- ---- ----
1998 昨日的承诺 ---- 杨在葆 杨在葆
1997 相逢在雨中 ---- 曾剑锋 姚嘉
1993年 大海风 齐厂长 于晓阳 周丽华
拓荒者的足迹 ---- 苏菲 焦晃, 王惠
1989 女贼 ---- 于晓阳 方舒, 邓婕
1987 孤帆远影 ---- ---- ----
1985 驼峰上的爱 ---- ---- ----
1984 骑士的荣誉 ---- ---- ----
1982 大海在呼唤 ---- 于洋 , 杨静 张燕 , 赵联
1980 戴手铐的旅客 ---- 于洋 邵万林
1977 万里征途 ---- ---- ----
1976 反击 江涛 李文化 胡朋
1975 第二个春天 冯涛 桑弧 , 王秀文 杨雅琴
翦翦风 ---- 张美君 张冰玉 , Ru-yu Chang
1974 侦察兵 政委 李文化 王心刚 , 金征源
火红的年代 ---- 傅超武 , 孙永平 娄际成
1966 大浪淘沙 ---- 伊琳 刘冠雄 , 史进
1963 小铃铛 ---- 谢添, 陈方千 石小满, 马佳
1961 暴风骤雨 肖队长 谢铁骊 高保成
1960 五彩路 浦巴 魏荣 李墨丹 , 刘沛
1959 青春之歌 ---- 陈怀皑 , 崔嵬 谢芳
粮食 王团长 魏荣 张平 , 秦汉
水上春秋 华小龙 谢添 舒适
飞越天险 ---- 李恩杰 张浩然, 李紫平, 周森冠
1958 生活的浪花 ---- 陈怀皑 杨静, 魏鹤龄
英雄虎胆 ---- 严寄洲, 郝光 王晓棠, 张勇手
1954 山间铃响马帮来 ---- 王为一 孙景璐, 冯奇
1953 葡萄熟了的时候 ---- 王家乙 杜德夫, 李百万
1950 卫国保家 ---- 严恭 杨静, 车毅
1942 迎春花 ---- 佐佐木康 李香兰, 木暮实千代, 浦克

导演作品

时间 名 称  类型
1980年 《戴手铐的旅客》 电影
1977年 《万里征途》 电影

获奖记录

金鸡百花节
▪ 2010-09   第19届   金鸡百花节终身成就奖[10]     (获奖)

人物评价

于洋的外型展示出闪光的美感和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内心又是那么的晶莹剔透和热腾暖人。 深邃的双目、刚毅的双颊、深情的双唇、宽大而豪爽的双肩和巨人般的体魄,对于某一类人物来说,不但与角色无比贴切,更让其顿时升华到至善至美的程度。 他与崔嵬相较,后者个性化充分,于洋略逊一筹,但于洋创造之形象,亦已足够地栩栩如生。他不但有少见的某种类型形象的形体美,而且,其善于抑制那些与角色不很相合的部份,发挥那些相合的部份,进而让形象对于每一部特定影片来说,都塑造得无与伦比和傲视同侪 [6]

文献来源

  1. 于洋豆瓣电影
  2. 于洋网易
  3. 于洋慢慢看明星
  4. 于洋获金鸡百花终生成就 感谢电影人对老艺术的褒奖中国网络电视台[引用日期2018-11-11]
  5. 青春之歌》腾讯网
  6. (《四川戏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