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二色卷瓣兰

二色卷瓣兰

中文学名 二色卷瓣兰

拉丁学名 Bulbophyllum bicolor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科 兰科

亚科 兰亚科

族 树兰族

属 石豆兰属

分布区域 香港

二色卷瓣兰(学名:Bulbophyllum bicolor Lindl.):根状茎粗壮,粗3-4毫米,每相隔3-4厘米生1个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顶生1枚叶,干后淡黄色,具光泽。叶革质,长圆形,先端钝并且稍凹入,基部收狭为长约1.5厘米的柄。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伞形花序具1-3朵花;花淡黄色,在基部内面具紫色斑点;花瓣长圆形,长约10毫米,宽约6毫米,先端具短尖、紫红色,边缘全缘;唇瓣橄榄绿色,后变为橘红色,卵形,向外下弯。花期5月。

产香港。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目录

形态特征

根状茎粗壮,粗3—4毫米,每相隔3—4厘米生1个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长 1.5--2厘米,粗8—13毫米,顶生1枚叶,干后淡黄色,具光泽。叶革质,长圆形, 长10.4—14厘米,宽1.8—2.3厘米,先端钝并且稍凹人,基部收狭为长约1.5厘米的 柄。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长约5厘米,伞形花序具1—3朵花;花序柄被1—2枚 鞘;花苞片披针形,长6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5厘米;花淡黄色,在基部内面具紫色 斑点;萼片和花瓣先端紫红色;中萼片长圆形,长15毫米,宽约10毫米,先端渐尖, 边缘具肥厚的红色缘毛;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长约20毫米,宽约7.5毫米,先端钝, 基部上方扭转而下侧边缘在基部彼此粘合;花瓣长圆形,长约10毫米,宽约6毫米, 先端具短尖、紫红色,边缘全缘;唇瓣橄榄绿色,后变为橘红色,卵形,向外下弯,与 蕊柱足末端连接而形成1个活动关节,先端钝;蕊柱短,上端两侧各具1枚狭齿状的蕊 柱齿;蕊柱翅在蕊柱中部向前伸展呈三角形。 花期5月。[1]

产地生境

产中国香港。生境、海拔不详。

生长习性

兰花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杂木林阴下。或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

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

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石豆兰属介绍

描 述:Bulbophyllum Thouars 石豆兰属,兰科,近1000种,分布于热带,我国有36种,产南部。附生兰;假鳞茎生于细长的根状茎上,顶端具1叶,极罕2叶;花葶从假鳞茎底部或两假鳞茎之间的根状茎上抽出,通常具头状花序、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罕有减退为单花;3枚萼片相似,侧萼片基部宽阔并与蕊柱足合生,但其内缘不粘合;唇瓣小,肉质,铰链般地着生于蕊柱足,活动,不裂;蕊往短,常有明显的翅,翅向顶端延伸成一对芒状或齿状附属物,高出于花药之上;蕊柱足明显,花粉块4,多少成2对,蜡质,一般无附属物,罕有具粘盘。[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