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抗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二月抗争是指“三老四帅”或“四帅三副”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因陈、叶、徐、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谭、二李为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因而称为“三老四帅”或“四帅三副”)等,在1967年2月11日和16日,于怀仁堂召开的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碰头会议上,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尖锐的批评,同为毛泽东所支持的中央文革派康生、陈伯达、江青、张春桥、谢富治等进行的斗争。当时被称为“二月逆流”,后被中共称为“文革”初期一次党内公开的抗争、“二月抗争”。
事件背景
周恩来的表态
斗争的实质是中共的老干部派集体希望抵制文革对他们权力、利益甚至是人身安全的侵害。周恩来虽然主持了这两次会议,但政治经验老道的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在任何一边。并且在毛泽东表态支持中央文革派后,周立即紧跟毛,放弃了实质上和自己主张更为接近的老干部派,甚至对中央文革说出“今后我为你们办事”这种谦卑服软的话[1]
全面夺权
“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全面发动,经过半年多的实践,特别是从上海“一月风暴”开始的全面夺权,使党内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健康力量逐渐对“文化大革命”的本质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是这次抗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全面夺权”开始后,在全国范围内,动乱的程度陡然上升。中央文革小组的极左分子们的野心更加膨胀,作风更加跋扈霸道,行为更加肆无忌惮。在他们的策划、指使和支持下,从中央到地方连续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重大事件。
一月风暴
由于文革混乱局面的不断加剧,引起了广大群众、各级干部的忧虑。特别是1967年1月王洪文等人纠集人手夺了上海市政委的权,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林彪的支持与赞扬,由此全国出现夺权之风(称之为“一月风暴”)。于是一批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1967年1月下旬和2月中旬,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谭震林,叶剑英,徐向前,李先念,李富春,聂荣臻等人在党和军队的高级会议上多次公开对“文革”中的倒施逆行表示抗议并抨击,“大闹京西宾馆”、“大闹怀仁堂”,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林彪、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特别是2月的“大闹怀仁堂”影响最大,故称“二月抗争”(江青等反革命分子称之为“二月逆流”)。“二月抗争”后,毛泽东严肃批评了老革命家,并在实际上让“中央文革小组”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江青等人趁机将他们排挤在党的日常工作之外,四处安插亲信。“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肯定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做法。
态度改变
1971年11月14日,毛泽东接见参加成都地区座谈会的参会人员,在九一三事件林彪死后,毛泽东对“二月逆流”的态度有了较大改变,所以当叶剑英走进会场的时候,毛泽东对大家说,你们再不要讲他“二月逆流”了,“二月逆流”是什么性质?是他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关、戚。那个王、关、戚,“五一六”,要打倒一切,包括总理、老帅。老帅们就有气嘛,发点牢骚。他们是在党的会议上,公开的大闹怀仁堂嘛!缺点是有的。他们吵了一下也是可以的。同我来讲就好了。那时候,我们也搞不清楚。王、关、戚还没有暴露出来。有些问题要好多年才能搞清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