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乡土记忆和生命历程(代序)(甘茂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乡土记忆和生命历程(代序)
图片来自创意悠悠花园

《乡土记忆和生命历程(代序)》中国当代作家甘茂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乡土记忆和生命历程(代序)

邓贵环是1989年读师范时离开娃娃寨的。她那时大约16岁左右,正是如花绽放的青春时节。眨一下眼睛,30年就过去了。30年之前,她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娃娃寨;30年之后,她生活在对娃娃寨的回忆和书写之中。这本书40多篇文章,全部是写娃娃寨的。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符合创作规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老辈人的经验。邓贵环走的正是一条有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个性特色的文学之路。

娃娃寨在哪里?湖北秭归县磨坪乡的深山老岭中,那是一个曾经苦寒贫困的山旮旯,一个仿佛被岁月遗忘的小山村。磨坪乡与巴东县野三关镇接界,一向被本地人称为“秭归的西藏”。我去年夏天和七八个文朋诗友在那里避暑,看过久违的露天电影,喝过香喷喷的包谷酒。夜里睡觉凉气袭人,三伏天还要盖棉被。邓贵环是从这偏远的娃娃寨走出来的教师和作家,因此,远方的家和永远的爱,成为她生活和写作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她的散文以娃娃寨为写作对象,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她写父老乡亲,写家庭命运,写生活体验,写山水田园,也写乡土美食和民间传说。不管写什么,她总是以悲悯的情怀和挚爱的心思,去点燃人世间那些温暖人心的细节,以此照亮艰辛生活的每个角落,透视人性中的善恶美丑,传递山乡变迁的喜悦和忧伤。那个浸透苦难的娃娃寨,在邓贵环笔下,苦中有乐,痛中有爱,情中有梦。由此,娃娃寨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家园。它为喧哗浮躁的尘世,吹来了磨坪清凉的风,还有娃娃寨古银杏在秋天飘来的金色落叶。

“记得有一年,连日大雨,坎垮了。竹子和其他树木,都坍进了水潭,只有那棵山茶,纹丝不动,死命地护住脚下那道伤痕累累的陡坎。这棵顽强美丽的山茶树,让我想到了我的母亲……多少个夜晚,寒风嗖嗖地从四面刮进来,冷得我们无法入睡。母亲只得又爬起来,找一些稻草和苞谷壳,塞进还在漏着风的墙洞。寒冷的冬夜,我的母亲一直侧着身,一只胳膊紧紧地拢着我们。每次醒来,她都还保持着那样的姿态。”无疑,这是一篇既写实又象征的散文,以山茶象征母亲,母亲的姿态就是爱的姿态。山茶花为什么雪一样白?因为她是母亲的写照,是母亲艰难而又坚韧地生活的象征和缩影,是一首为母亲而吟唱的歌。

邓贵环在书中说:“文字走进内心的,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真情,只有真情,才能动人。”她对老家的记忆,重要内容是对母亲的记忆。甚至,母亲走后的每一个春天,都是她心中的雨季。家人把母亲安葬在一个朝阳的山坡上,那里,太阳一出来,就被阳光照得暖暖的。邓贵环认定,她一生挚爱的就是太阳。本书中,她一口气写了六篇纪念母亲的散文,每一篇都是杜鹃啼血唤春归,令人读得伤感、心疼。

诗人和散文家于坚,在《谈散文,并十个问题》中说过:“民间是散文的灵魂。”又说:“散文的传统不在阅读经验中,而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性中。”并且强调:“我把人生看成一段段变化着的文题,而只有散文的氛围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其中的关键词,民间、日常生活、人生,都在邓贵环的散文中得到印证。《娃娃寨纪事》取材来自民间底层,描述日常生活的生动性,并与自己和家庭的人生苦难血肉相连,语言朴素而优美,带有抒情的诗意,无论故事还是传说,都是向生命呼唤爱意。我认为,在这本书里,邓贵环带领我们回家,重温乡愁,因而与娃娃寨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她写人善用白描和细节,如线条勾勒,简简单单几笔下去,人物就眉目毕现、栩栩如生。譬如写舅母:“她是一个性格爽朗的人,开怀大笑的时候,河对岸的人都能听得真真切切,也能被这笑声所感染,感受到一份快乐。”譬如写姑姥姥:“我们眼前出现了面目慈祥,皮肤白皙,裹着小脚,还戴着金耳环的姑姥姥。”又譬如写爱书敬书的外公:“外公把我的书包从凳子上拿起来,爱惜地吹了又吹,又拍了拍,然后放到了那张最高的桌子上。他告诉我,书是有神的东西,不能坐在屁股下面。他还郑重地对我说,也不能把有字的纸踩在脚下,这都是对书的不敬。”又譬如写篾匠的手艺:“他的一双手,简直就是一架织布机的梭子,一行一行,一列一列,竹篾在手中翻飞,一会儿就编好了最初的一截。”这段描述,似乎还有点孙犁写白洋淀晒席的味道。

她写风景色调鲜明,如水彩画,清新而又内含诗性。“漆树春天开花,结的籽秋天成熟。它的花小小的,淡黄色,极不起眼,但花的气味却十分芳香。……黄色的小花一谢,一簇簇小小的漆籽儿就长满了枝头。漆籽成熟的时候,已经由青转黄。被秋霜染成红的、黄的叶子,在深秋的风里,纷纷凋落。”这是写漆树,写鸽子花又是另一番神采:“在一丛丛浓密的树叶中间,手掌般大的雪白花朵正在盛开!每一朵花都像一只只收拢翅膀、停留在枝叶间的鸽子,乌黑的‘眼睛’,在雪白花瓣的衬托下,十分耀目。”她还偏爱用拟人化手法写山川草木,如写枫树:“仰起头来,便看到了英姿飒爽的枫。它的挺拔,有壮士威武的本色……秋风推动着叶子七彩的波浪向前流动。像喝醉了季节酿造的美酒,露出微醺的样子。” 除开叙事性散文,邓贵环还写了许多抒情性散文,诸如《我的大湾》之类。看得出来,她骨子里藏着浪漫诗意。这类抒情性散文,她也写得并不空泛,而是充满真情实感,写得有形有趣。娃娃寨的山、水、树、花、果、鸟、动物等等,都显得生气勃勃,使人如临其境。甚至用一串地名,引出几户人家,引出许多往事,如同一串珍珠,闪亮在远山的梦里。哪怕是一棵油杉树,作者也暗示着山里人的命运。它曾遭受雷击蝗灾,最后死而复活。当打工青年没有路费回家而在外面卖血时,那棵油杉树也枯黄了。于是,村民们又期待着这棵油杉树,焕发出新的生机。

读毕,掩卷深思,邓贵环的散文,既是质朴的,又是优美的;既是专一的,又是丰饶的;既是普通平凡的,又是风景独好的。她的笔墨在回忆中总是围绕着娃娃寨,怀想远方的家。娃娃寨的故事,就这样一个一个走出来了。母亲父亲,奶奶爷爷,外婆外公,姐姐哥哥,相邻乡亲,老师同学,以及山野饮食、民俗风情、猪羊牛狗鸡、小草野果子,还有那么多带着泥土味和魔幻色彩的民间传说,一时间纷至沓来,让人美不胜收。用不着我举例说明,读者自有一双慧眼,回眸处,一个人的乡土记忆和生命历程,便如诗画般徐徐展开。娃娃寨,多么美丽而神奇的地方,那是梦开始的地方啊!

在娃娃寨长大的邓贵环,可以说,是一个勤奋聪明而又满怀才情、不断进取的女人。她有恋乡情结,又有文学情怀。她不但书教得好,而且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接连为家乡捧出一本又一本散文集,成长为一个有创作实绩和实力的作家。秭归的文学生态好,文学新人如雨后春笋。秭归适合写诗和散文,屈原的文脉薪火相传。这本《娃娃寨纪事》,可谓繁花之树,又添新枝。她是一碗乡愁,一段民歌,一片金扇子般的银杏树叶。

眼下正是秋天,清人王武诗云:“一夜清霜万树枫,迷离雁影落孤蓬。文章已致青云上,岁月都消白浪中。”我借此诗表达我读《娃娃寨纪事》的一点随想,换句话说,是我对邓贵环散文的一种诗意赏读。应该记住的是,命运多舛,而文学之树长青。我们一起,且行且远且珍惜。

是为序。

2019年10月15日

于宜昌市格子寨[1]

作者简介

甘茂华,土家族,籍贯湖北恩施,定居湖北宜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