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丹青难写沧桑(杨盛龙)

​​丹青难写沧桑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丹青难写沧桑》中国当代作家杨盛龙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丹青难写沧桑

丽水古堰画乡洋溢着诗情画意,很是吸引游人。这里那里的美术院系师生到古堰画乡写生作画,摄影爱好者拍摄美景,文学创作者也喜爱这里的如画风景。

瓯江与松阴溪交汇处的大港头,一棵千年古樟遮天蔽日,上游不远处两棵千年古樟罩着双檐攒尖顶双荫亭。无论是烟雨朦胧,抑或是雨后初霁,不管是朝阳初上的早晨,还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傍晚,这里都适宜摄影、绘画。从游船上对着岸边拍摄,从河岸上对着河中水波以及对岸山岭蜿蜒取景,都是绝妙佳境。

沿着江滨往上游走,不时见到画家或者学生作画。一步一景,随便一处就可以架起画板写生,都可以面向不同角度创作出各异的画作。写生者将幽静的小村和轻雾河面画在画上,摄影者将写生的人连同景致捕捉进镜头。近处绿树、芦苇与水波相映成趣,远处碧绿的山岭倒映在水中。雾霭轻轻,三两只小船浮在河岸边。端起相机,不时按动快门,拍摄出一张张风景照。

一棵苍翠古樟从河畔小楼屋脊木板墙壁斜伸出,古枝横斜,拂拭天空,轻衔远山,搭向水面上方。前面,一棵落叶老枫杨枝丫横斜,一棵栾树满树黄叶搭在枫杨肩头颤微微,香樟绿叶夹杂栾树黄叶漫不经心地从屋檐伸向河面,任你从不同角度选景。

河面水波上,游船摆渡过来,打鱼船横斜,三五只白帆船似动非动,散漫地游弋在两河交汇处。从河汊往上是青翠的树林,缓缓的山坡。两眼聚焦、选景、写生、拍摄,多少双眼也忙不过来。

住在临江阁楼客栈。阳台斜伸江上,河面水波泛泛。从东方曙色初露,到日上三竿,再到晚霞满天,可以用镜头用眼神拍摄下河面四时不同景致。早晨,水波微微,缕缕白水汽从水面荡起、飘升,打鱼船忙碌在雾霭蒙蒙中。中午,艳阳高照,水波不兴,白帆悠悠,船上渔夫撒开渔网,将几朵白云一起罩下。傍晚,西边天霞光万道,落霞拔起黄昏,缓缓地蔓延开,一对情侣依偎在水滨,凝聚成永远的爱的雕塑。

沿江岸一条弯弯的石板街,不宽,十分整洁。随着夜色降临,一排排红灯笼亮起,将满街道辉映得红彤彤。街两边一幢幢不高的小木房子排列,将小街弯向深处。一些销售工艺品、特色小吃、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的商店,几家客栈,更多的是画室兼画作销售商店。有的店内,店主正在作画;有的室内,几个人在写书法作品;有的店,店主不在,柜台或者墙上留有电话号码,游客如果买画,打电话联系......

与古堰画乡相距不远的缙云县河阳村,也是一个适宜写生作画的地方。“河阳乡土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村落文化有着鲜明的风格。

风火山墙、马头墙如马长啸,气势非凡。溪流穿村而过,村妇在水流边浣洗衣裳。池塘静静地倒映古民居轮廓,弯弯尖尖的瓦角斜翘。

进入村子的道路用鹅卵石镶嵌铺就,排水系统比较完备。街道、巷道窄逼。一些人家的房屋建筑考究,很有气魄,用厚重的条石砌墙。特别是门框,条石又高又长。从外往里,长方门套圆洞门,拱门圆圆,环环相扣,圆门内套长方门,庭院深深,小楼昨夜又东风。窗棂以云彩状砖雕构成,富有飘逸感。巷道两边的墙体敦实,下部用碗口大的卵石垒砌,上部用泥土夯就。岁月沧桑,泥墙表面的泥土被风化掉,泥土中的石子凸显出来,诉说着古老。

一个院落内,四周为居室,中间为露天场院,比通常的天井宽阔许多,相当于一个篮球场面积,种植着一盆盆花草,摆放着几尊盆景,一片温馨,几份雅致。冬日的茶花,翠叶簇拥着朵朵火红。四周走廊,廊柱骑跨。斗栱处的木雕很奇特,左边荷花,花朵特别大,花朵中的莲蓬已经长成,莲子隐现,艺术创作突破自然生长状态;右边白菜,艺术化的菜叶灵动飞扬,栩栩如生,苍翠欲滴。靠里面,放置着车稻谷用的风车,木板壁上挂着斗笠和蓑衣,几捆脱粒过的黄豆篙把靠墙放着。阶沿上洒满阳光,两位老人坐靠着木板壁晒太阳,聊着家常。

进入文翰公祠。这是为祭祀清朝中叶朱文周、朱翰臣父子而建的,现在是全村朱姓大族进行春秋大祭之所,被辟为河阳民俗陈列馆。祠内廊檐上悬挂着一块块大牌匾。“义阳旺族”“亢濮大宗”两块牌匾乃综合评价,“亚中大夫”“中书舍人”匾是宋元时期对河阳村所出进士的封号,“铁板秀才”匾为明代皇封明初大儒,“恪守家训”匾为清代乾隆皇帝嘉奖。

一个挎着画板的写生者,一个端着相机的摄影者,来到河阳村,见到的就是这些,表现在作品中的内容也就是记录下这些,没法深入表现村子内的世事沧桑。

古村内心深处隐藏着千年故事。

河阳村始建于五代末期,已有千多年历史。现保存有十大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包括:三教合一的宋代古刹福昌寺等五座古庙宇,元代“八士门”,明代“石稀罕”,清代“公济桥”,还有民国年间的仿欧式建筑,十五座古祠堂。百栋旧第1500间,大多为明清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江南一绝”。构成江南现存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时间最久,宗族文化最深厚的古村落,被誉为“百栋古第厅廊柱磉皆学问,千年村落街巷门墙尽文章”。

河阳村居民绝大部分姓朱。河阳朱氏始祖为朱清源、朱清渊兄弟。唐朝末年,中原时乱,朱氏兄弟避难钱塘。朱清源被吴越王钱武肃王聘为掌书记,成为王宫主管;朱清渊为武将。武肃王病故后,兵争四起,朱氏兄弟进山隐居,慕缙云山水秀丽之地,建村而居,繁衍生息,取老家河南信阳各一字而名“河阳”。朱氏历代传人崇尚礼教,耕读传家,重农经商,富甲一方,成为缙云旺族,已繁衍四十三代,从这里发展到丽水、温州、台州、福州、歙县等地。

河阳村现存一街五巷村庄布局为元代设计。古民居建筑分布以一条古街为中轴线,古街左右各有五横巷,村内巷道、池塘、沟渠分布层次分明,祠堂、庙宇、民居建筑结构清晰。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式设计。大多建筑都有十八间房,因而叫“十八间”。还有“十六间”“二十九间”等。规模较大的“十八间”有“廉让之间”“耕凿遗风”“循规映月”,等等。最著名的建筑是“八士门”,为纪念村里在宋元时期出八位进士并形成“义阳诗派”而建,为河阳村正大门,人们认为它处于中峰山“五龙抢珠”入脉处,风水上极为重要。朱家至三十六世,共出进士39名。“廉让之间”是建筑最为精致,设施最完备的建筑,外墙白墙上绘有古画,房内木梁和木柱上许多精致的木雕,龙飞凤舞栩栩如生

[1]

作者简介

杨盛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