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丹巴县

增加 4,533 位元組, 4 年前
旅游资源
[[file:丹巴县06.jpg|缩略图|[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04/bc84eb337d7b4aee840e7194827a6466.jpe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202286020_99937166 图片来自搜狐网]]]
'''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的东大门 ,介于北纬30°24′至31°23′、东经101°17′至102°12′,辖区面积5649平方公里 ,东与[[ 阿坝州]][[小金县]]接壤,南和东南与 州府 [[ 康定 县]] 交界,西与 [[ 道孚县 ]] 毗邻,北和东北与[[阿坝州]][[金川县]]相连 。其向东可进入[[四姑娘山风景区]]、卧龙自然保护区和黄龙、九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朝南可进入情歌的故乡——康定和泸定桥、海螺沟冰川公园;往西还可进入大香格里拉环线,是川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承接点和主要景区之一 。丹巴县 地势西 幅员5649平方公里,境内 东低 山对峙,峰峦重叠 海拔1700-5521米 峡谷深邃 景色独特。丹巴 县城位于[[ 大渡河]] 畔的[[ 章谷镇]] ,海 拔1800 拔1860 米,距州府康定137 公里,距成都368公里。 至2011年底,丹巴 辖区面积5649平方公里 总人口61000余人 ,辖14个 乡、1 乡1 个镇 、2 ,是一 街道,2011年末总人口6027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05‰ 以藏、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2011年 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 ,丹巴 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亿元 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的开发 比2010年增长15.8% “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 其中 “古碉•藏寨•美人谷”“东女国故都”“大渡河畔 第一 产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 城”、“天然地学博物馆”等旅游形象品牌已成为了丹巴的代名词。青藏高原型季风气候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亿元 著名的甲居藏寨、墨尔多神山、中路石棺墓群、莫斯卡格萨尔石刻、党岭自然风光 东谷天然盆景、中路、梭坡古碉群以及极富传奇的十 产业实现增加值2.89亿元,工业总产值3.04亿元,全社会固定 角古碉等旅游 产投资完成19.26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3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 源也在县域内争相辉映 共接待中 深受国内 外游 客1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丹巴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客喜爱 。*<ref>{{ cite web | url=https://m.sohu.com/a/243412153_100216431 | title=探索天人合一的净土:丹巴县 | date=26 七月 2018 | language=中文 | accessdate=31 三月 2020 }}</ref>
==历史沿革==
建制县时,取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音译汉文首字为县名,故名丹巴。  战国时期,奴隶制蜀国统治四川盆地西部岷江流域一带,丹巴县境属其辖区边缘。  秦王朝时期,县境域为蜀郡边徼。   汉属西羌,隋为嘉良夷。  唐属羁糜金川州,隶剑南节度使管辖。后吐蕃势强渐次东侵,县境被侵占。  宋仍置东西嘉良州。元代分别属威、茂二州下辖的千户所、万户府及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安抚司管辖。  明代, 县境(今中路、梭坡、格宗、章谷镇、水子、东谷地区)属西安行都指挥使司控制范围;县境大小金川及革什扎河流域归金川寺演化禅师治理;明永乐五年(1407年),牦牛河及大渡河一带归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管辖。  在承袭明代疆域隶属关系的基础上,清康熙五年,明正土司属地鲁密章谷十七土百户(今县境二十四村地区)范围划归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管辖;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县境革什扎河流域归丹东革什扎安抚司管辖;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县境巴底、巴旺、聂呷区域归巴旺安抚司管辖,后巴底境域归巴底宣慰使司管辖;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土设屯”,县境岳扎、半扇门、太平桥等地归章谷屯管辖,屯署设在白呷山下(今章谷镇一带),隶属于成绵道懋功屯务厅。同治十二年(1837年),在原章谷屯辖区的基础上,划明正土司属地鲁密章谷十七土百户地区,革什扎、巴底、巴旺土司管辖区域归章谷屯管辖,隶属打箭炉厅。至此,基本形成以后设置县治境域的雏形。  民国元年(1912年),建立丹巴县,设置建县后,隶属于康定川边经略使署,县下分设五路。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红军长征到丹巴,成立丹巴县苏维埃政府,辖7区49个乡村级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丹巴县属西康屯垦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元月,西康省 政府成立,丹巴县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4月18日,丹巴县解放。  1950年11月,西康藏族自治区成立,丹巴县属其管辖。  1955年3月,改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州;同年10月,川康并省,西康省藏族自治州更名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属其管辖。  1990年,全县辖4区、15乡、1镇。 县治章谷镇,距州府康定137公里,距省府成都368公里。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0年,丹巴县辖1个镇、14个乡:章谷镇、格宗乡、水子乡、边尔乡、梭坡乡、丹东乡、巴底乡、岳扎乡、巴旺乡、太平桥乡、聂呷乡、半扇门乡、中路乡、东谷乡、革什扎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5753人,其中:章谷镇7849、巴底乡5004、巴旺乡2735、聂呷乡3238、革什扎乡4960、边耳乡1772、丹东乡1209、东谷乡3109、水子乡3302、格宗乡3866、梭坡乡3144、中路乡2873、岳扎乡4119、半扇门乡4497、太平桥乡4076。 2005年9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丹巴县中路乡更名为东女谷乡  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丹巴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人口民族==
至2011年底,丹巴县土地总面积5649平方公里,林地358.5万亩,草地228.3万亩,耕地11万亩,其它用地249.6万亩。
=== 物资源===
丹巴县是西南地区重点林区,植被群落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为6个类型,其植被主要成垂直分布,共有草本植物342种,木本植物57科,119属、223种;有云杉、冷杉、铁杉、桦木等,珍稀树种有红豆杉、檀木;药用植物有227种,主要有[[无花果]]、[[党参]]、[[贝母]]、[[天麻]]、[[当归]]。常见经济木有[[苹果]]、[[梨]]、[[花椒]]、[[核桃]]、[[杜仲]]、[[厚朴]]等。森林植物产品丰富,有[[松茸]]、[[羊肚菌]]、[[黄丝菌]]、[[猴头菌]]、[[大脚菇]]、[[木耳]]等几十种可食用、药用的野生菌和野生食用植物。  ===动物资源===  有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30余种,省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主要保护动物有[[白唇鹿]]、[[胡兀鹫]]、[[藏酋猴]]、[[黑熊]]、[[马麝]]、[[白臀鹿]]、[[藏原羚]]、[[獐]]、[[盘羊]]、[[白马鸡]]、[[鹦鹉]]、[[藏马鸡]]、[[锦鸡]]、[[旱獭]]等。
===水利资源===
丹巴县水利资源极其丰富 ,丹巴处于长江上游,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溪沟密布,多达131条,大金川河、小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在县城附近汇入大渡河,流域面积4721平方公里 ,水 资源 极其丰富,水能 理论蕴藏 量为377.12 量386 万千瓦, 境内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有一定的 开发 量327.5万千瓦 价值
===地热资源===
丹巴县地热资源丰富,有30余处出露点,有丹东热水塘、边尔党岭温泉,东谷牦牛热水塘温泉等。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涉猎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大类,17个亚种,30个小类。有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有旖旎瑰丽的民族风情,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历史文化,是四海嘉宾休闲度假、探险旅游、回归大自然的最佳去处。
 
'''自然旅游资源'''
 
独特而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变质岩水系,勘称“地质百慕大”,已成为国内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形成了维我独有的河流景观,气象景观,自然风光。
 
'''历史文化资源'''
 
丹巴素有“千碉之国”、“美人谷”之称,是嘉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民族文化悠久,有国内独有、世界罕见的中路、梭坡古碉群,有天人合一,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的嘉绒藏族民居.有新时期时代古石棺群,土司官寨,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内涵丰富的嘉绒民族风情,有不同旋律、不同情调、不同寓意的锅庄、嘉绒藏戏、嘉绒藏族多姿多彩的服饰,精彩的弓箭舞及赛马等传统文体活动,有顶毪衫和抢头帕等颇为独特的丹巴嘉绒藏族婚恋习俗,还有特色浓厚的传统婚礼和丧葬习俗。
 
'''社会旅游资源'''
 
有每年农历七月初十至十五的墨尔多山庙会;农历四月初八的转山会;农历十一月十二日的嘉绒藏历年;还有观花节、燃灯节、赏花节、咂酒节等。
 
'''旅游商品资源'''
 
旅游商品资源十分丰富,有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土特产品和当地具有传统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当地特色和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
 
'''产业旅游资源'''
 
有初具规模的干水果基地,苹果、梨、核桃、花椒等果园众多,观光农业独具特色,别有情趣。农作物由于气候差异,形成成熟期差异,有着“人间四月芳芬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有独具特色的观光生态农业资源。
==行政区划==
===景点介绍===
丹巴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风光神奇美丽,“天然盆景”、党岭风光,集雪山、森林、海子、温泉、草甸于一体;墨尔多神山,纳山、水、林、崖、洞108圣景于一炉,是休闲度假、探险旅游。  古碉是嘉绒地区藏民族先民们的建筑杰作,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丹巴县有“千碉之国”的美誉,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隘处耸立着无数的古碉建筑。据资料介绍;鼎盛期的丹巴碉楼不下3000座,一个大的村寨即有百余座。试想当初在深切河谷两岸,密密麻麻林立的碉群,其气势是何等的壮观!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县境内仅存古碉166座,主要分布在梭坡、蒲各项、中路,其中梭坡84座、蒲各顶29座,中路21座,其余各乡散存32座。现存古调最早修建于唐代,最迟为清朝增定大、小金川之时。古碉一般高20余米, 古碉具有千百年的历史,历经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有的久已偏倚,却不倒塌,有的甚至弯曲如弓,自成奇景,其建筑艺术堪称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古碉为片(乱)石夹泥砌成,棱角笔直,墙面光滑,下宽上窄,面随高度增加而内收。 最高达50m,内建楼层十余层至二十余层,每层可容纳10余人,每座碉容纳百余至二百余人。这些古碉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从形状上可分为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三角碉。*<ref>{{ cite web | url=https://www.sohu.com/a/77141269_249803 | title=成都租车包车去丹巴看经典美景 | date=25 三月 2016 | language=中文 | accessdate=31 三月 2020 }}</ref>
===丹巴美人谷===
19,0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