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论_鸠摩罗什译
原图链接

《中论》,直显即俗即真,非俗非真之空义。[1]印度龙树菩萨的代表作,也是印度中观宗中国三论宗的核心论典。其书有不少异名,除中论外,又有中颂(或根本中颂)、中观论、正观论、般若灯论等名。而其中则以中论与中观论二名最为通行。[2]

《中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总括为提倡中道佛教基本概念,以及运用四句(catuṣkoṭi) 、四句否定、两难 (dilemma) 等方法的运用两大部分。[3]

龙树之中论原著,全书正文只有449颂,中译本445颂,没有长行散文。因此,后代有人称龙树原著为“中颂”。由于这本颂是各注释书的基础,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根本中颂”(mūlamadhyamaka-kārika)。又因该书阐述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因此又有人称之为“般若根”。

姚秦弘始十一年(409年),鸠摩罗什将中论青目注释版本译为中文。其所用译名即为“中论”二字。由于鸠摩罗什译本流传最广,因此中论一名极为通行。而这“中论”二字也几乎成为青目释的专用名词。[2]

目录

中论之各种注释及版本

龙树之中论本颂,在现存各中文大藏经中,未见有白文单行本,都附在各注释书之内。兹依“中华大藏经”首编目录、日本卍字藏、大正藏目录、及日本春秋社之“新佛典解题事典”(1966年出版)所载资料,《中论》加上注释而构成的文献,共有以下七种:

  • 根本中论无畏注 (mūla-madhyamaka-Vrtti Akutobhaya),此注相传为龙树自撰,有西藏文译本。今本在日本影印之“北京版西藏大藏经”第九十五册。此注梵文本已不存,亦未有汉译。除藏文本外,迩来另有日本及德文译本。
  • 青目注释,此注即鸠摩罗什所译之“中论”。为中论诸注在中国流传最广者。此书只有汉译,梵、藏文皆未发现。
  • 佛护 (Buddhapālita, 470-540) 注《根本中论注》(只有藏译)。
  • 清辨 (Bhavya 或 Bhavaviveka, 500-570) 注《般若灯论》 (Prajñāpradīpa) (有汉译及藏译))。
  • 安慧 (Sthiramati, 510-570) 注《大乘中观释论》 (汉译) 。
  • 月称 (Candrakīrti, 600-650) 注《净明句论》 (Prasannapadā)(梵文原本、藏译)。
  • 无著注,此注即中文本之“顺中论”。具名为“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密初品法门”。现仅存中文本。梵、藏文皆未传。[2][3]

参考资料

  1. 中论易解 (PDF). 佛陀教育基金会. 2016-03-28 (中文). 
  2. 2.0 2.1 2.2 蓝吉富. 汉译本“中论”初探,华冈佛学学报第3期 (p79-134) (1973). 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 (中文). 
  3. 3.0 3.1 龙树中论的哲学解读——概述. 哲学新媒体. 2018-12-1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