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蘇交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中苏决裂)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蘇交惡(俄語:Советско-китайский раскол),又稱中蘇決裂,是指冷戰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發生的外交、軍事關係上的疏遠甚至對峙衝突。

中蘇分歧同時覆蓋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層面。有鑑於兩者的軍事地理及歷史關係複雜,雙方的矛盾基本不可避免[1]。衝突開始時間尚無定論,但大致緣於1956年蘇共二十大後的中蘇論戰,中共黨內部分黨員對赫魯曉夫的去斯大林化感到不滿,此後中共在發動大躍進並造成的三年困難時期,蘇聯方面依然逼還債務,1961年周恩來率團出席蘇共二十二大時與蘇聯方面激烈辯論不歡而散,並拒絕參加此後的蘇共二十三大。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五一六通知,決定開展文化大革命,中蘇兩國關係徹底凍結。

中蘇衝突在軍事上接着發揮了作用,在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達到頂峰,中國與蘇聯在邊界部署了重兵堤防對方,此後中國開始謀求與非社會主義陣營的美國發展關係,在基辛格秘密訪華和中美建交後中國立即開始改革開放,經濟上的一邊倒政策也正式終結。

中美建交後的中蘇關係一直很緊張,並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至1989年六四事件前夕,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正式訪問中國,中蘇關係才得以正常化。隨後蘇聯於1991年解體,中蘇大部分時間都在對立,然而時過境遷,新的格局也形成了,目前中俄關係繼承了中蘇關係。

中蘇矛盾緣起

前奏

中蘇矛盾萌芽於1930年代中共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和其他一些領導人認為蘇聯和共產國際的指示不符合缺少城市工人階級的中國的國情(在城市發動工人階級的革命全被國民黨鎮壓,因國民黨重軍駐守在城市),而決定發動農民進行革命。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斯大林始終不認為毛澤東的方法適合中國革命,而支持瞿秋白、李立三和「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領導中國共產黨,把毛澤東排除在中央委員會之外。遵義會議及延安整風後,代表蘇聯路線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逐漸退出權力中心,由毛澤東全面執掌中共。即使如此,直到1938年,斯大林仍然不願意承認毛的領導地位。毛澤東認為,共產國際並不了解中國,而他的成功並不是靠斯大林的支援而是靠自己的奮鬥,更明言「我們努力解放中國肯定不是為了把本國交給莫斯科」。赫魯曉夫回憶稱,斯大林曾認為毛澤東是個「仿造的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理解有限,缺乏國際眼光,局限於自己的革命經驗。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即將結束時,蘇聯軍隊向日本宣戰,出兵占領中國東北。期間蘇聯把20億美元的工業設施當作「戰利品」掠走,並沒收了30億美元的金條和8.5億偽滿幣。蘇軍把部分日軍武器交予中共軍隊,卻不讓他們控制東北。

抗日戰爭結束後,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希望中共和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合作。1945年蘇聯和中國國民黨主導的國民政府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令毛澤東很不高興。國共內戰期間,蘇聯雖然為中共提供一些武器,卻未有全力支持中共。毛澤東事後認為,是因為沒有聽斯大林要他和蔣介石合作,革命才勝利[2]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聯成為首個承認中共的國家。中國改為奉行「一面倒」的外交政策,即向社會主義國家陣營靠攏,歌曲莫斯科北京進行曲還成為建國初期家喻戶曉流行歌。1950年,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開始對中國提供大量技術援助,如援建武漢長江大橋等多項建築計劃,以及著名的156項重點工程,輸出各種技術與人才,「莫斯科-北京軸心」因此形成。毛澤東還於1952年讚揚這個軸心是「持久的、牢不可破的、戰無不勝的」。

儘管如此,中蘇兩國在意識形態上卻有很大的分歧。中國認為「毛澤東道路」,即像中國革命一樣,「由工人階級和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族反帝聯合戰線」及「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開展持久的武裝鬥爭,從農村包圍城市」,是「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和解放的道路」,這理論「不僅對中國和亞洲具有意義,對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也具普遍意義」,更認為中國革命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經典」。蘇聯卻不認同毛澤東的言論,認為應遵從馬克思、列寧和斯大林指引的道路,亞洲人民以中國革命看作樣板非常危險。

視頻

中蘇交惡 相關視頻

大揭秘:1969年中蘇核危機之走在核戰爭的邊緣
1986消除障礙 中蘇重歸舊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