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缩写IMH)简称近史所,为中央研究院迁台后所成立的研究所之一,其整理、典藏、出版史料,或学术研究的成果,均获得国际学界的高度肯定,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国际重镇之一。
目录
发展历程
1955年2月,中研院成立“近代史研究所筹备处”,以郭廷以为筹备处主任,初期工作重点在档案资料之搜集、中西图书之添购、研究人员之罗致与训练,以及研究计画之厘订与进行等。1965年4月近史所正式设所,郭廷以为首任所长。增聘人才、举办学术会议、推动口述历史访问,并兴建图书馆、档案馆、研究大楼,陆续充实各种软硬体设施。
1980年代正值台湾经济发展,中研院推动研究计画,引进大批人才,近史所的研究人力与学术成果也快速成长,1992‒1993年间有53名专任研究人员。此后,随著全院其他研究所、中心的扩展,近史所专任研究人员员额从1994 年之后递减,至2017年有31名,加计兼任、通信研究员以及行政人员、助理等,共计119人。
组织架构方面,从1988年2月起,全所共有四个研究组:(1)一般近代史组,(2)政治外交史组,(3)社会经济史组,(4)文化思想史组,每位研究人员隶属于一组。2003年因应院方组织架构之调整,近史所废止研究组的组织,改采研究群的型态,鼓励以研究主题的方式成立研究群,针对重要议题进行集体而深入的研究。目前有城市史研究群、蒋介石研究群、胡适研究群、西学与中国研究群、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群、知识史研究群、东亚区域研究群、国家与社会研究群等8个研究群。
学术研究
近史所早期主要研究晚清以降政治外交、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尤其著重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1962年起接受福特基金会资助,开始积极整理档案史料、培育人才。1973年在国科会的资助下,展开“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与“中国现代化专题研究”两个集体研究计画,以扎实的档案史料为基础,研究成果广受国际学界重视,并获得“南港学派”的美名。
1980 年代开始,该所研究领域从 19 世纪中国史之研究,逐渐扩展。在第一期五年发展计画1981.7~1986.6)时期,该所提出四项研究计画:(1)民初历史研究计画,(2)抗战前十年经济史研究计画,(3)抗战史研究计画,(4)台湾史研究计画。第二期五年发展计画(1986.7~1991.6)时期,除了继续前一期的研究课题,又向前扩展到明清史研究,此时新进研究人员的研究受到西方史学的影响也日益加深。
近史所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并延聘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担任博士后研究人员,同时与国内大学合作,共同培养近代史研究相关领域的年轻新秀。中华民国最高史政机关国史馆,有数位馆长出自近史所,如林满红、吕芳上、陈仪深。
历年来之出版,计专书102种、会议论文集42种、资料汇编20种、史料丛刊56种、口述历史访问记录101种、名人日记10种,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有关清末自强运动及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的系列专刊;此外在中外关系史、文化史、妇女与性别史等方面,也有重要研究成果出版。随著时代变迁,近年来也致力于档案资料数位化,开发建置各种资料库;除协助所内研究,也提供学界浏览运用。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口述历史》是该所出版的三种期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创刊于1969年,出版海内外学者优秀之学术论著、书评及研究讨论,为近代中国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
参考文献
- ↑ 纪念馆的转型-改隶近代史研究所, 胡适纪念馆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