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航空6136号班机空难
中国北方航空6136号班机空难(又称5·7空难)是2002年5月7日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大连市的一起空难事件。班机当天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往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在向周水子机场进近的过程中失控坠毁在大连港外侧海面,机上10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这次空难是中国发生的第一起客机失事坠海空难,亦是中国民航一个月时间内发生的第二起空难:4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129号班机在降落大韩民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时坠毁,机上包括机组人员在内共128人罹难,38人生还。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1] 在2002年12月7日公布了空难的调查结果,调查认定机上乘客张丕林纵火导致空难的发生。
目录
飞机历史
失事飞机机型为麦道MD-82,飞机注册编号B-2138,使用两具Pratt & Whitney JT8D|普惠JT8D|普惠JT8D-217A引擎,生产编号为49522/1702,是麦道公司授权上海飞机制造厂组装的MD-82中的一架,中方组装序列号为23。
失事飞机于1990年首飞,翌年7月21日交付,是北航30架MD-82中的一架。直至空难发生前,飞机共累计飞行26000个小时并完成16000个起降。3月27日至4月2日飞机曾进行5A检查。
两次被劫
飞机曾在1993年的一个月时间内被两度劫机:11月12日,飞机在执行由长春飞往福州的“中国北方航空6353号班机”时,被韩书学和李向誉劫持至台湾中正国际机场(现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机上一名乘务员被刺伤。26天后的12月8日,飞机在执行“沈阳-青岛-福州”航线的“中国北方航空6517号班机”时,被青岛籍人高军挟持至同一个机场。
搜救打捞
飞机残骸在大连以东20公里处的黄海中被发现。
5月7日22时10分,“连港21”号拖轮首先到达现场,报告失事地点的准确位置,通知大连海上交管中心实施交通管制。第一具尸体在5月7日22时43分被搜救人员打捞起,而第一块机身残骸则在5月13日15时43分打捞出水。5月14日3时,飞机最重的一块残骸——飞机发动机被打捞出水。
5月8日11时,在大连港外侧行驶的大连海事局“海巡021号”指挥船探测到飞机黑匣子的信号。飞机的第一个黑匣子(座舱通话记录器)在5月14日15时05分被潜水员马有坚捞出。16时45分,潜水员姜志勤报告摸到第二个黑匣子。17时15分,第二个黑匣子的信标器被潜水员姜志勤打捞出水;17时20分,海军某部潜水员苏景忠开始下水一起打捞第二个黑匣子。烟台救捞局潜水员刘义志在18时浮出水面;潜水员苏景忠仍在水底打捞第二个黑匣子。飞机第一个黑匣子在14日19时运到北京,送往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进行分析。而飞机的第二个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器)则在5月18日14时52分被交通部烟台救捞局潜水员陈受吉打捞出水。
空难的集中打捞和搜寻行动于5月25日20时结束。在打捞作业中,军队共出动船只128艘,累计出船1331艘次、6955小时;军民参加搜救打捞人员共计17838人次;抽调潜水作业人员64人,累计潜水作业672人次,作业时间697小时。共打捞出92位遇难者的遗体或遗骸及部分遇难者遗物,并将包括舱音记录器、飞行数据记录器、飞机发动机等在内的几千件(片)飞机残骸打捞出水。
事件经过
中国北方航空6136号班机(航班编号CBF/CJ6136)是一班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往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中国北方航空定期班机。班机在当天20时37分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预计21时40分抵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21时22分,飞机正在向机场进近中,此时班机高度约为1200米;突然,机长王永祥向大连周水子机场塔台报告,飞机客舱冒烟。紧接着又二次报告,飞机驾驶舱冒烟。21时24分,班机与塔台失去联系,并在雷达显示屏上消失。驾驶员与地面最后通话说:“客舱有火!”。正在海上作业辽大甘渔0998号渔船上的船员们看到飞机急速坠入海中,并发出沉闷的巨响。
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在21时40分接到目击者报告,并报有关部门核实。不久后有关部门启动搜寻救援程序,辽宁省和大连市调集多艘船只开往飞机失事海域展开搜救。
飞机坠落在北纬38度57.063分,东经121度39.941分,飞机尾翼坠落在北纬38度57.129分,东经121度40.175分。坠落地点离机场的主跑道仅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