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和區

增加 2,138 位元組, 6 個月前
中和新八景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中和區'''<br><img src="http://newtpc.sp-store.com/image/aboutus_6.jpg " width="300330"></center><small>[http://newtpc.sp-store.com/aboutus.html 圖片來自新北市政府]</small>
|}
'''中和區'''位於 [[ 台北盆地 ]] 西南隅,東經121.3度、北緯25度,南依橫路里鹿寮山地與新店區為界,北濱新店溪(跨華中橋與台北市相通),東連 [[ 永和區 ]] ,西接板橋區與 [[ 土城區 ]] ,面積為二0.二九四平方公里   中和區現有九十三里,大多密集在東北邊與永和區交接處,鄰近 [[ 永和區 ]] 的里面積都較小,而南邊的里如橫路、灰磘、內南、錦和等里的面積都較大。 地形地質中和區在其南端較有高低起伏之地形變化,有橫路里、鹿寮山地雄峙界上,惟高度最高才海拔三百餘公尺,為丘陵及礫石台地地形,而北部地形則起伏不大,為沖積平原,整體觀之中和區呈南尖、北寬略似秋海棠葉之形狀,且南端地勢高,漸次向北低下。
丘陵地占中和區百分之三十,多為南北走向,屬清水坑山塊,坡度陡峻、侵蝕劇烈,多呈單斜山脊地形,在一百公尺以下者多屬山腳低丘台地,坡度較平緩。<ref>[https://www.zhonghe.ntpc.gov.tw/home.jsp?id=8c4540120c916d8b 中和區],中和區公所</ref>
臺北縣政府科長
臺北縣政府課長
 
*中和區地段圖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middle;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中和區'''<br><img src="https://www-ws.land.ntpc.gov.tw/001/upload/oldfile/userfiles/image/%E4%B8%AD%E5%92%8C%E5%9C%B0%E6%AE%B5%E5%9C%96.jpg "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www.zhonghe.land.ntpc.gov.tw/cp.aspx?n=1040&s=856 圖片來自中和地政事務所]</small>
|}
中和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指,此地的原來名稱「漳和」的台語音與「中和」近似,所以命名此地為「中和」;另一說指居民從此地境內的「中坑」、「漳和」兩個聚落名稱中各取一個字而成的。
中和區位於臺北平原,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自遠古即有人類聚居(中和區有兩處史前遺跡,分別是東側秀山區的尖山及西側員山區的員山子兩處,根據推測前者應是屬於圓山前期文化的系統,距今約3000-4200年間;後者文化橫跨了繩紋陶系統,距今約2000-4200年間。由此兩處史前文化遺址可得知,中和遠從遠古時期即有人在此定居。)。   早期這裡原為原住民族凱達格蘭人(屬平埔族)所居住,分為「擺接」及「秀朗」(繡朗)兩社。擺接社即今板橋區一帶及本區枋寮的西北地區;秀朗社即今秀朗、秀山兩里附近地區。至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荷蘭人所製的戶口名冊,始有Chiron(秀朗)之記載,是為中和最早見諸文字的紀錄,但如何由圓山文化與繩紋陶文化的人種族群演變到凱達格蘭人則因資料不足而難以得知。至日據時期始改名「中和庄」,國民政府入臺後後,改日據時期的街庄為鄉鎮,曰「中和鄉」。民國68年由「鄉」改制為縣轄市──中和市。民國99年12月五都成立後,再改制為新北市中和區沿用至今。<ref>[http://xn--kwr22her7a6qdvs6a.tw/319/Sinpei/Zhonghe.htm 中和區],輝哥的天空</ref>
==中和新八景==
===1、中和國民運動中心===
中和國民運動中心 [[ 中和國民運動中心 ]] 榮獲「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大獎「地表最酷的新建築獎」,其中具備國際標準規格的滑輪曲棍球場,是整座中心最亮眼的設施。
===2、白馬寺===
中和區 [[ 白馬寺 ]] 座落於群山環繞的南勢角山,主祀釋迦牟尼佛,主殿廣場設立18尊羅漢及2匹白馬,庭院為大唐式庭園風采,莊嚴的人間淨土為淨化心靈、啟發人心的聖地。
===3、圓通寺===
===6、國立臺灣圖書館===
[[ 國立臺灣圖書館 ]] 座落於美麗的四號公園內,小橋流水、垂柳奇石,媲美西湖。圖書館主體建築物之外「靜思長廊」,保留了傳統建築紅磚拱門之景觀,附近咖啡館林立,是一處閱讀、運動休閒的好去處。
===7、福和宮===
===8、山本氏紀念碑===
山本氏紀念碑位於中和自強公園內饅頭山頂,乃紀念頌揚板橋街長「山本義信」在板橋、中和交界處建造配水池配送乾淨飲水事蹟的德政碑,見證日治時期自來水飲水工程及土城媒業興衰的文化古蹟。<ref>[https://www.zhonghe.ntpc.gov.tw/home.jsp?id=36678cac09f774f3 中和區],中和區公所</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中和國民運動中心'''<br><img src="https://www.zhonghe.ntpc.gov.tw/userfiles/3040400/images/%E4%B8%AD%E5%92%8C%E5%9C%8B%E6%B0%91%E9%81%8B%E5%8B%95%E4%B8%AD%E5%BF%83.jpg " width="300280"></center><small>[https://www.zhonghe.ntpc.gov.tw/home.jsp?id=36678cac09f774f3 圖片來自新北市政府]</small>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烘爐地'''<br><img src="https://www.zhonghe.ntpc.gov.tw/userfiles/3040400/images/%E7%83%98%E7%88%90%E5%9C%B0.jpg" width="300280"></center><small>[https://www.zhonghe.ntpc.gov.tw/home.jsp?id=36678cac09f774f3 圖片來自新北市政府]</small>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middle;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國立臺灣圖書館'''<br><img src="https://www.zhonghe.ntpc.gov.tw/userfiles/3040400/images/%E5%9C%8B%E7%AB%8B%E8%87%BA%E7%81%A3%E5%9C%96%E6%9B%B8%E9%A4%A8.jpg" width="300280"></center><small>[https://www.zhonghe.ntpc.gov.tw/home.jsp?id=36678cac09f774f3 圖片來自新北市政府]</small>
|}
== 視頻 地方美食==*興南夜市鄰近捷運南勢角站的「[[興南觀光夜市]]」,無論是重口味的滷味、東山鴨頭,或清新滑順的豆花、珍珠奶茶,都能滿足口腹。其中「唐老鴨滷味」堪稱人氣王,以數十種漢方中藥滷製食材,汁多味美,令人吮指再三。 *南洋觀光美食街戰亂時逃難到緬甸的華人輾轉來臺,群聚在中和華新街一帶,發展出別具風味的南洋美食街。從空氣中就可嗅出這條街的異域好味道,咖哩、椰汁香氣四溢,樸實的家庭式小吃店,菜單上寫著一般市集看不到的特色美食,如耙耙絲、椰汁雞、魚湯麵、咖哩雞、雞絲拌麵及豌豆粉等。隨意選擇一家入座,就能嚐到全臺最道地的南洋料理。 *枋寮市場枋寮是雙和區具歷史文化之代表性市場,生鮮蔬果齊全,服飾雜貨五花八門。其中位於市場角落的「麗芳小吃」,以雞骨慢熬而成的湯頭,灑上特製的雞油油蔥酥,甘甜不膩,是在地人最愛的古早味麵食。 *廟口小吃建於1757年的廣濟宮,主祀開漳聖王,中和早期以廟口為中心發展,包括區公所、警察局、農會、枋寮市場等皆在周遭,想吃經濟又實惠的小吃往這兒走準沒錯。其中巨鼎鍋貼是排隊名店,鍋貼皮薄Q彈,煎至金黃酥脆,內餡以韭黃與豬肉揉合而成,不沾醬就能吃到鮮甜原味。 *涼麵位於連城路及新生街口附近的涼麵店,屬於在地人的好滋味,是夏天用餐的首選。<ref>[https://newtaipei.travel/zh-tw/regional/sightseeing/2 中和區],新北市觀光旅遊網</ref>
{{#evu:}}
==外部連結==
*[https://www.zhonghe.ntpc.gov.tw/home.jsp?id=8c4540120c916d8b 中和區公所]中和區]
*[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newtaipei-city/zhonghe/ TravelKing旅遊王]
*[https://okgo.tw/butyview.html?id=3863 玩全台灣旅遊網]
*[https://newtaipei.travel/zh-tw/regional/sightseeing/2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31,4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