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七首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三首

作品名称:东归留别幕中同舍三首

创作年代:南宋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孙应时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三首是南宋官员、诗人孙应时的作品之一。

目录

正文

1、参谋蜀耆英,棠阴满三郡。 开怀接儿辈,色不见喜愠。 清朝贵老成,故家多黄训。 佳气引春帆,长安天日近。

2、梅溪千载人,我得交其子。 霜天行白日,了不受尘滓。 明朝把一麾,阔步方自此。 海内观典刑,岂惟吾党喜。

3、元佑贤子孙,忠肃家第一。 岂惟富文雅,清苦用一律。 君看我同年,践履极真实。 不待问著龟,公侯挂可必。

4、大蓬有奇气,人物见李侯。 迥然谢凡质,霜鹘摩清秋。 诏书相续来,去去蹑瀛洲。 汲直在汉庭,可寝淮南谋。

5、陈侯七闽秀,六年客西州。 兰荃自芳洁,应世良优游。 平生耐久朋,政复未易求。 相期故不浅,抗节追前修。

6、我家客星里,少小钓寂寞。 推迁堕尘纲,世味终然薄。 万里携一身,俛仰叹今昨。 抖擞莱子衣,归欤老林壑。

7、相从乐复乐,别离良独难。 传觞秉明烛,起舞清夜阑。 一醉何足辞,百年能几欢。 后会渺何许,相思江月寒。[1]

作者简介

孙应时(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2]

生平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出生,字季和,号烛湖居土。南宋余姚人。少时从理学家陆九渊学业。

淳熙二年(1175年)中,进士,初为黄岩尉,有惠政。常平使者朱熹重之,与定交。

庆元二年(1196年)四月至庆元五年(1199年)六月任常熟知县。上任即行修志,创修邑首部县志《琴川志》15卷,图1卷。离任时,郡守挟嫌诬其亏空仓粟三千斛,常熟市民感其德,争相担负代偿。郡守益憎恶,贬其官秩

开禧二年(1206年)移通判邵武军,未上任而卒。[3]

主要作品

著有《烛湖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