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东屯月夜

《东屯月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该诗选自(《全唐诗》第229卷第059首)。

《东屯月夜》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移居东屯,自春而秋,屡有诗作,这首诗写作者于秋月之秋不眠时的思所见所感。

诗的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诗人苍老抱病,如漂萍无定般四处流寓,现在来到了东屯借寒门栖身。

次六句为第二部分,写月夜所见之景,先遥想司霜之神青女神威已降,霜重枫浓,再遥听黄牛峡中江水翻涌。如此之夜,诗人不眠自然看到秋月斜挂孤村,村中孤客就是自己,又看到月光映照下的树影与浮云。

末六句沿时间程写诗人卧思潮,北斗又是长安之象征,杜甫在此月夜又将思念牵向了故国与故园,天已渐白,未能成寐,更无幽梦借以寄归魂了。从这首诗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杜甫的爱国忧国之心。

目录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东屯月夜

创作年代;唐朝

作品出处;《全唐诗》第229卷第059首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东屯月夜》[1]

抱疾漂萍老,防边旧谷屯。

春农亲异俗,岁月在衡门。

青女霜枫重,黄牛峡水喧。

泥留虎斗迹,月挂客愁村。

乔木澄稀影,轻云倚细根。

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日转东方白,风来北斗昏。

天寒不成寝,无梦寄归魂。

作品注释

⑴青女:传说中的天神,主管霜雪。

⑵稀影:秋叶凋零所以乔木影稀。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3]

盛唐伟大的诗圣杜甫是大家都喜爱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很多诗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就表现了作者济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也表现了他的圣人情怀。[4]

视频

康震:诗圣杜甫(二) 杜甫为官之谜

千秋史话:诗圣杜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