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乡族」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Vcr對話 | 貢獻
(added Category:536 民族志 using HotCat
行 93: 行 93:
  
 
[[Category:530  礼俗總論]]
 
[[Category:530  礼俗總論]]
 +
[[Category:536 民族志]]

於 2020年9月7日 (一) 18:51 的修訂

東鄉族

東鄉族人主要聚居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東鄉地區,並以地區名為民族名,稱為東鄉族。除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之外,少數東鄉族人散居在甘肅省蘭州市和定西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鄉族使用東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可分為鎖南、汪家集、四甲集三個土語。大多數東鄉族青年兼通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

起源和歷史[1]

東鄉族源於蒙古族,從13世紀開始就有蒙古軍隊駐守、屯田在現在東鄉族人聚居的地區。13世紀後,他們改為信仰伊斯蘭教。14世紀後半葉由聚居於東鄉地區的各民族融合而成一個單一的民族。過去被稱為「東鄉回回」、「東鄉蒙古」、「東鄉土人」等,新中國成立後定名為東鄉族。東鄉族人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畜牧業。

關於東鄉族的來源,大概有四個:一是指中亞西亞信奉伊斯蘭教的「薩爾塔」人來中國內地經商、務農等,特別是元朝蒙古軍中大量的兵士和匠人,此說被大部分人所認可,二是蒙古人,是因為東鄉語和蒙古語大部分相同,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前,東鄉族的風俗習慣,大部分還和蒙古族的風俗習慣相同;三是漢族人,漢族人很早以來就活動在河州地區,在東鄉族形成的過程中吸收了漢族人的成分,有的與附近的漢族互稱本家;四是藏族人,自唐朝時就有大量的藏族人遷移到河州地區,特別是西藏喇嘛充任元英宗的老師之後,河州東鄉的藏族人大大的增多了,因此,也有不少藏族人融人了東鄉族。1950年成立東鄉自治縣後,東鄉族人民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宗教信仰[2]

東鄉族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不僅在東鄉族的形成過程中起過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東鄉族的歷史發展、風俗習慣和文化生活,阿都具有很大的影響。

約在元末明初時,由哈木則率領的第一批40名傳教士到達東鄉地區。後來人們尊稱他們為40個「舍亥古杜布」(即智者、哲人、賢人)。據說,哈木則精通阿拉伯文,持兩種文字的經卷,足跡遍及東鄉各地。哈木則選擇了一個林密草茂的山樑定居,今稱「哈木則嶺」,並用本山的木材,在那裡修建了第一座清真寺,稱大禮拜寺。其餘的一些傳教士,在去河州路上的一個村莊裡相聚後又分散到其他各地。

此後,第二批傳教士來到東鄉地區,由阿倆塔率領,共8人,後人尊稱八大「賽義德」(阿拉伯文音譯,意為「主人」、「先生」、「首領」)。阿倆塔落居在高山鄉布隆谷。這40名「舍亥古杜布」和8名「賽義德」除遠走他鄉傳教外,有14人落居東鄉,至今墳墓尚在,並留有後裔。約在明末清初,穆豪引吉尼來到東鄉地區,曾落居在北嶺鄉大灣頭地方。這些傳教士的到來和禮拜寺的相繼建立,為伊斯蘭教在東鄉地區的傳播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清中葉以來,東鄉地區也是西北伊斯蘭教內部產生教派與門宦的主要地方之一。

在東鄉族中,伊斯蘭教通常分為三大派系,即老教、新教、新興教(又稱色勒夫,俗稱三抬)。老教分為四大派系,即哲赫林也、虎菲也、庫不穩也,嘎底林也。各大派系又分出若干小支系。西北地區習慣上把伊斯蘭教的這種老教派派系稱作「門宦」,「門宦」屬於伊斯蘭教中的神秘派,在國外稱為「蘇菲」(阿拉伯語),在我國新疆稱為「依裨」(波斯語),在甘肅、寧夏、青海一帶亦稱為「門宦」。

東鄉族信奉老教(門宦)的人數最多。共有九個門宦。即胡門、白莊、華寺、大拱北、張門、穆尖提、沙溝、海門、風門等。新教(又稱伊赫瓦尼)信徒分布也較廣。新興教(又稱色勒夫,俗稱三抬)是解放初期產生的,信徒較少。各門宦都有自己的教主,又被稱為「老人家」,教主的地位由創始人的嫡系世襲,有的門宦也有不世襲的,傳給賢徒或教徒們舉賢。

老教和新教各有自己的清真寺,教民只參加本教派清真寺的活動。新教(伊赫瓦尼)的教民一般都與本教派的教徒結婚。老教有門宦,有拱北,有教主,新教沒有門宦,沒有拱北,也沒有教主。老教的主麻日(禮拜五聚禮日)在任何清真寺都可以做,新教則認為非在中心地區的大寺不可。

老教阿訇在教民中進行宗教活動時,先念《古蘭經》,爾後吃飯,也可以接受「哈吉牙」(教徒施捨的財錢)。新教阿訇念了經就不能吃飯,吃了飯就不能念經,並且不能接受「哈吉牙」。

新教對天課五拾勒,非提勒,則卡提(宗教規定的稅捐)看得很重,老教注重念經、「哈吉牙」。新興教(色勒夫,俗稱三抬),禮拜時要抬手三次(老教、新教只抬一次),教徒留長髮,而老教和新教均不留長髮。

服飾特點[3]

東鄉族男子多穿寬大長袍,束腰帶,掛腰刀、煙荷包。婦女多穿圓領、大襟、寬袖的繡花上裝。下穿套褲,褲筒後面開小衩,褲筒、褲腳有鑲或繡的花邊。喜慶節日則穿繡花裙,繡花鞋。男子戴平頂無檐白、黑軟帽。婦女在家戴繡着花紋的便帽,外出戴遮住全部頭髮的絲綢蓋頭。少女和新婚者戴綠色,婚後及中年婦女戴黑色,老年婦女戴白色。婦女的首飾以銀制耳環及手鐲、瑪瑙珠子為主。

東鄉族的服飾與回族服飾有相似之處,但其特點也頗為明顯。東鄉族婦女上穿有「假袖」的上衣,下穿「過美」花裙,足登木底高跟繡花鞋。男子則穿寬大長袍,束腰帶、掛腰刀,與蒙古族男子裝束相似。近幾十年,東鄉族在服飾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其特點主要表現在頭飾上,即青少年婦女戴綠色蓋頭,中年婦女戴青色蓋頭,老年婦女戴白色蓋頭。男子喜歡頭戴「號帽」,「號帽」是一種平頂無檐軟帽,有黑、白兩色,多用布縫製而成。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因而新娘服飾的符號特徵尤為醒目。東鄉族婦女從少女成為新婦,服飾的變化往往十分明顯。如「蓋頭」的顏色是區分東鄉族婦女年齡以及婚否的重要標誌。

建築特點[4]

東鄉族人民大部分世代居住在分散、偏遠的大山深溝之中,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風格。在東鄉族的建築藝術中,廣泛應用木雕和磚雕的工藝,木雕多表現在插梁、飛椽、墊板、梁椽、挑席、斗拱、隔扇、墀頭以及門窗的菱花、隔心、裙板、絛環方面。雕刻內容多為抽象圖案如旋子、六子、梅花、軲轆草等,木雕技法上有陰刻線,浮雕、鏤雕等,為建築物增添了華貴的藝術感。

磚雕分為「捏活」和「刻活」。捏活指先用加工配製的粘土泥巴,用手和模具捏製成花卉圖案,而後入窯燒成磚。刻活,指用刻刀在青磚上製成各種浮雕圖案和花幅。磚雕多用於壁牆之上的各個部位,因物設圖,巧施雕鏤,令人流連忘返。

獨具特色的民居。東鄉族民居較為分散,與其它地方民居有一定差異,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東鄉族建築主要有民居建築,清真寺建築,拱北建築三種。居民的建築風格簡單,樸實,實用。式樣不多,有窯洞、平房、瓦房、土棚等。民居建築:窯洞有橫穴式和上炕式兩種,前者較為寬敞,後者門窗合一,進門便可上炕。莊院有一字院,三合院,四合院,連鋪院等。

傳統莊院以平房為主,主要建築材料為土弈,除門窗,柱樑外,其餘均由泥土土窮砌平,屋頂鋪一層白土,用碌礙壓實。瓦房有「陽撒瓦」和「陰陽瓦」兩種,「陽撒瓦」是指將瓦片仰天覆蓋屋頂,「陰陽瓦」是指在「陽撒瓦」縫隙處再鋪一層筒瓦,從結構上講有「單流水瓦房」和「兩流水瓦房」。清真寺建築是東鄉族宗教建築,一般布局是「三堂合一」,即禮拜堂,水堂和經堂三堂合一,禮拜堂在中,水堂和經堂分居兩邊。

在清真寺大門建一高聳的宣禮塔。大殿的建築風格有三種:一種為阿拉伯式圓拱建築,第二種是中國宮殿式建築,第三種是中阿合壁式的建築,在這三種類型建築中中國宮殿式建築占絕大多數。拱北建築,一般建在深山空谷,偏僻寂靜,人煙稀少之地,其主體或核心建築為各教主,老人家的墓廬。

墓廬都是在磚砌的長方型「拱子」上面再蓋一座墓亭,建築中多採用磚雕、木雕、彩繪等工藝。墓廬一般稱之為「八掛」。有圓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狀,可建成一層、二層、三層高,其中以二層和三層居多。

傳統節日[5]

東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他們的傳統節日也與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等節日。

開齋節

開齋節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意譯,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曆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凡能參加齋戒的男女,每日從黎明到日落禁絕飲食,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準,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節日期間,東鄉族穆斯林與其他民族的穆斯林一樣,沐浴淨身後,穿上清潔的民族盛裝,在清真寺做禮拜,並聽教長、阿旬講經布道。然後紛紛上墳,悼念亡人。與此同時,各家各戶還要架鍋、揉面、炸油香、酥撒和油果等節日食品,用以相互饋贈和招待客人。東鄉族十分好客,節日期間,來訪客人,除用「三炮台」蓋碗配茶款待外,有條件的人家,還宰羊,用「全羊」席招待。一般家庭都要以油香、「孕雞娃」待客。東鄉族對吃「孕雞娃」別有講究,他們將整雞按各個部位分成十三等級,親朋聚會,各按輩分吃相應的等級,其中以「雞尾」最尊貴,聚餐時讓最受尊重、最年長或「首席」賓客享用。賓主歡聚,共同祝賀節日。

古爾邦節

即阿拉伯語「爾德·古爾邦」,亦譯宰牲節、獻牲節,每年伊斯蘭教曆十二月十日左右舉行。古爾邦節也是東鄉族的傳統節日。節日早晨,東鄉族人清掃庭院,製作油香、傲子等,男子們沐浴大淨,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參加會禮,禮畢,舉行宰牲儀式。凡經濟寬裕的人家,都要宰一隻羊,有的還宰牛。所宰牲畜,必須頭角端正、健壯,沒有任何缺陷。宰牲時其主人必須在場,並由阿訇念經。所宰之肉分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送親友、鄰居和招待客人;一份送清真寺或濟貧施捨,不許獨自享用或出售。所宰牛、羊之血液、糞便,以及食後的骨頭等殘渣余物要深埋地下,以防止沾污。宰牲儀式後,主人請來眾鄉親,按照傳統的禮節,擺出豐盛的宴席,和客人同食所宰之牛羊肉。

聖紀節

亦稱「聖紀」,阿拉伯語「冒路德」之意譯。東鄉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紀念穆罕默德誕生和逝世的節日,在伊斯蘭教曆三月十二日舉行。屆時,東鄉族穆斯林沐浴後到清真寺或拱北聽阿訇講經。或舉辦各種形式的家會,誦讀《古蘭經》。一般也要宰羊、宰雞,大家共餐。

阿術拉節

「阿術拉」,阿拉伯語音譯,一譯「阿守拉」,意為第十,即伊斯蘭教曆的一月十日。「阿術拉」原為猶太教的贖罪日,公元622年穆罕默德由麥加遷往麥地那後,仿效猶太人的習慣,定該日為齋戒日,公元623年以後定萊麥丹為齋戒月,該日改作自願齋戒日。後演變成節日。

在東鄉族中,阿術拉節主要是婦女兒童聚會的節日,每年由各家主婦輪流操辦。節日中東鄉族每家都要食用「羅波弱」肉粥。此外,阿術拉節對東鄉族婦女來說,還有糧食節的寓意,表示對當年五穀豐登的美好祝願。

春節

東鄉族也過春節,節前的衛生搞得非常徹底,窗明几淨,家家戶戶宰牛宰羊,一派節日景象。打「咕咕嘟」類似打棒球,是少年兒童春節期間最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兩組對峙,雙方在對打時,還要唱傳統的兒歌,具有極大的樂趣。「土塊僅」是相鄰村寨人相邀,雙方在溝邊、地角或山上追逐,用土塊「襲擊」對方。老人們也參加,興味盎然。

除上述節日外,過去東鄉族人還過「握碌赤」節。每年秋後碾完場,以一個家伍或哲瑪為單位舉行,是一種慶豐收的活動。此外,東鄉族還過正月十五。

飲食文化[6]

東鄉族的日常飲食多為小麥、青稞、玉米、豆子、穀子、蕎麥、胡麻和沙甜肥大的「東鄉土豆」。「東鄉土豆」水少面飽,沙而甜,含澱粉量高,東鄉人常用土豆作點心、醋、粉條等多種食品,深受人民喜愛。

副食是鮮嫩醇香的「棧羊」、牛、雞、蛋、蔬菜和瓜果。飯菜合一、多原料合烹是東鄉族飲食的顯著特色。如青稞炒麵,拌胡麻煮的稠湯;嫩麥穗煮熟磨成長「麥索」,拌炒菜、油辣子、蒜泥合食;青稞、豆子混合磨粉,用酸漿水和勻做成麵疙瘩;麵粉攪成糊,加土豆丁和酸漿水製成的「散飯」;稠麵漿加韭菜、胡蘿蔔、鹹菜、蔥花、辣椒、蒜泥、酸漿水做的「攪團」;牛羊頭蹄湯加各種糧食煮成的「羅波弱粥」。

東鄉族飯食中也有單料單做的,如青稞發酵後蒸熟的「鍋塌」,硬麵團放在瓊鍋中焐熟的「瓊鍋饃」,發芽小麥磨漿夾在兩層薄餅中烙熟的「芽嘗」,小米麵用滾開水攪成糊狀在炕洞焐熟的「米麵窩窩」。由於許多糧食事前都要粉碎,所以東鄉族中每戶都有一副小石磨,相當精巧。在日常飲食中,東鄉人特別偏愛土豆製品,幾乎餐餐不離。有時在炕火灰中焐,有時放在火上烤,有時加羊肉絲炒,有時煮爛用青稞面、酸菜、蒜泥拌吃,真是百變百吃不厭。

相關視頻

東鄉族家鄉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