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世界的咖啡館文化

增加 169 位元組, 3 年前
臺灣咖啡店
'''世界的咖啡館文化'''
咖啡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癮性成分——咖啡因——奇妙又芳香的來源,自15世紀從埃塞俄比亞傳出後,它的傳播步伐就從未停歇。到現在21世紀, [[ 咖啡 ]] 已經是普及化的飲料了。<ref>[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_tra/2016/03/160301_vert_tra_travelwise-the-worlds-many-cups-of-coffee  >[ BBC 英伦網-咖啡之旅:品嚐各國特色咖啡- BBC 英伦網]</ref>
從原本 [[ 歐洲 ]] 的象徵階層與文化品味的飲料到現在發展出各地的特色,世界各地的咖啡館各有其特色的風情,在當地社會扮演了一個舉足的角色。
==咖啡館文化==
[[ 咖啡 ]][[ 歷史學家 ]] 、赫特福德大學歷史學 [[ 教授]][[Jonathan Morris]]分享了他最新著作《咖啡全球史Coffee. A Global History》的摘錄,在這裡,他追踪了從奧斯曼帝國咖啡館到今天的精品咖啡連鎖店,各個時代咖啡館文化的發展。
過去的30年裡,精品咖啡的發展基於將咖啡從平凡的日常消費品轉變為優質生活方式的咖啡館文化。<ref>[https://caffes.me/2019/10/14/%E5%92%96%E5%95%A1%E9%A4%A8%E7%B0%A1%E5%8F%B2%EF%BC%9A%E4%BA%94%E6%B3%A2%E9%82%84%E6%98%AF%E4%BA%94%E5%80%8B%E6%99%82%E4%BB%A3%EF%BC%9F/   咖啡館簡史:五波還是五個時代?]</ref>
在巴黎喝咖啡有兩種型態:一種是外來人的想像朝聖,一種是本地人的依賴。
觀光客來到 [[ 巴黎 ]] ,帶著旅遊指南和朝聖心態跟隨著文人的腳步一家一家的品味咖啡,想在咖啡館中找尋[[西蒙波娃]]、[[海明威]]或者是[[伏爾泰]]的影子,而本地人對咖啡館還是一如往昔的依賴,咖啡館對巴黎人來說是「移動的家」,可以在那裡閱讀、會友,可以邂逅亦可以休息。
咖啡館是不是在「左岸」,巴黎人沒有那麼在意,能不能在裡面自在、隨意的喝杯咖啡才是重點,巴黎說一提到咖啡館是什麼樣的地方,他們會回答:跟朋友聊天、曬太陽、寫作、討論工作、甚至是「尋找生活哲學」的地方。
「帶著咖啡走進大自然中」
咖啡傳入歐陸之後,一直到19世紀才在北歐普及。 [[ 挪威 ]] 人和歐陸人不太一樣,歐陸人喜歡在公開場合喝咖啡,挪威人則在家裡或工作場合居多,且挪威人喝不加奶精和糖的黑咖啡。
挪威人最喜歡喝咖啡的地方是在大自然裡頭,他們喜歡在週末就日到郊外走動,裝著熱咖啡的保溫瓶是他們很重要的裝備之一,挪威人喜歡在辛苦工作之後,找個山間的角落坐下,一邊喝咖啡一邊享受山林風光。
「曬著陽光喝咖啡的民族」
[[ 西班牙 ]] 兼具歐洲和拉丁美洲的文化,在歷史上,西班牙曾經受到摩爾人和 [[ 奧地利 ]] 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摩爾人在此留下了美麗的回教建築,也留下了阿拉伯的咖啡文化。
西班牙人一向以陽光和愛情自豪,當地人喝咖啡的時候,喜歡坐在露天咖啡座曬太陽。且西班牙人被視為好享樂的民族,因為當地人生活步調相當休閒,社交活動往往是在日落之後才開始,西班牙各地的咖啡館或酒館都是營業到凌晨三四點,並且越晚是越熱鬧。
「浪漫情事多在咖啡館發生」
義大利的咖啡是非常有名的,在 [[ 羅馬 ]] [[ 威尼斯 ]] 等城市,咖啡香是少不了的一部分。在意大利,un caffé 是一小勺意式咖啡,它指一盎司濃縮咖啡。
意大利人一整天都會喝咖啡(意式濃咖啡),而 [[ 卡布奇諾 ]] [[ 拿鐵 ]] 兩種民族飲品傳統上只在早上喝。
義大利咖啡最早是由街頭小販開始兼賣,不久這種來自東方的飲料就被大眾接受,在18.19世紀間隨著歐陸咖啡文化大放異彩,在羅馬和威尼斯咖啡館也一家接著一家的開,一些赫赫有名的歐洲藝術家、音樂家或哲學家都是咖啡館的常客,現在也有許多觀光客在老咖啡中尋找名人的影子,現代羅馬咖啡館幾乎都面向廣場或噴泉,且多為露天咖啡座,吸引不少遊客。
[[星巴克]]的發源地。
[[ 西雅圖 ]] 潮濕多雨,冬天很寒冷,使得西雅圖人特別喜歡喝咖啡,甚至一天平均可以喝下四杯咖啡。
從前 [[ 美國 ]] 人喝的是口味比較淡的美式咖啡,但星巴克把 [[ 義大利 ]] 人喝的Espresso帶進了美國,掀起了一場咖啡革命:星巴克教美國人認識Latte、Cappuccino,創造出計量單位如single、tall等名詞,並且發明了「Frappuccino」這個字以及其代表的咖啡冰品,行銷全世界,成為現代咖啡界裡最響亮的一個名號。
西雅圖到處都是咖啡店,連鎖形式的如[[Starbucks]]、[[Seattle’s Best Coffee]]、[[Torrefazione Italia]]…等使西雅圖到處充斥著咖啡香。
這的確是資本主義下的精神啊!我的確也不希望自己在工作的時候昏昏沉沉,咖啡是一種讓我可以某種程度「控制」我的身體的工具,這樣的想法原來是有歷史淵源的啊!這是其中一個讓我很震撼的地方。
  再來就是咖啡館,我們對咖啡館的刻板印象大多來自歐洲,但是沒有想咖啡館背後還有那麼多的故事,在歷史上的角色,而且世界各地居然有那麼截然不同的風情, [[ 歐洲 ]] 的浪漫,美國的效率, [[ 亞洲 ]] 的變種與原味。咖啡館是可以三五好友聚會,也可以自己沉思, [[ 台灣 ]] 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咖啡館,連鎖咖啡尤其是,而有自己風格的小咖啡館也可以見到,咖啡的全球化現象,卻在世界各地生根發展出自己的地方風格,這是很有趣的一點。這次的報告,讓我更了解我很喜歡的咖啡,我覺得收穫很大。
==參考資料==
[[Category:生活事件]]
[[Category:427 飲食;烹飪]]
[[Category:480 商業總論]]
[[Category:710 世界史地]]
98,2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