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下宾朗部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下宾朗部落
图片来自台东观光旅游网

下宾朗部落(卑南语:Pinaski)位于台湾台东县卑南乡宾朗村,又称为槟榔树格部落,属于台湾原住民卑南族传统部落之一,也是卑南族八社十部落之中,规模较小的部落。

缘由

下宾朗部落位于台东县著名的绿色隧道北口右方,最初部落的根据地位于现址北方约两公里,海拔标高约200公尺的台地上,因此下宾朗部落的原名称为“Pinaski”,有“上坡”之意。下宾朗部落初创时,人口的组成主要是从邻近的南王部落以及部分来自其他卑南族部落的族人建立起来。

下宾朗旧社的地理位置上,虽位处高地有易守难攻之优势,却也因为地势较高的关系,环境较为干燥,容易滋生白蚁,部落里的木造建筑容易因白蚁蛀蚀而毁坏,最终卑南族人不堪其扰的状况下,下宾朗部落迁址到台地下方的山谷中。不过因为山谷腹地有限,没多久,再度迁址到现今宾朗国小一旁,太平溪的溪畔地。

1931年,台湾日治时期,下宾朗部落被日本人称为“槟榔树格”。之后在台湾总督府的规划下,下宾朗部落第三度迁址,来到今日台九线绿色隧道北口右侧,并由日本人设计规画社区的布置,让下宾朗部落呈现棋盘式的布局,尔后下宾朗部落从此定居至今。

1971年,由于下宾朗部落直到战后仍保持日治时期的棋盘式规划,受到当时台湾省政府颁发全省社区竞赛冠军。

概况

下宾朗部落内的布局上自日治时期便已保持至今,村里主要由两条道路平行贯穿部落,横向有九条平行巷弄穿插。部落内目前约有120多户居住,其中卑南族占有约70户,总人口约400多人。在部落外围,有许多汉人移居于此。 下宾朗部落是所有卑南族部落之中,外人移住比例最低者,因此相较于其他部落民风较为纯朴且保守。

巴拉冠

“巴拉冠”在卑南族传统社会中是传承部落教育及文化祭仪的中心,对于卑南族人而言有著非比寻常的重要性,是各卑南族部落传统核心精神价值之所在。它的用途与其意,类似于现在的“青年会所”,主要是过去卑南部落青年知识启蒙、技艺学习、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场域,也是培养部落伦理及规范最重要的地方。

部落之石

位在巴拉冠旁边,这石头,象征著部落,也是进行祭祀的场所。卑南族相较于其他部落,巫的文化并不显著,孙大哥说,卑南族的巫,有很多位,而且各司其职,他们通常都私下进行仪式,不会刻意去召集族人共同参与,而族人也不会主动询问或了解巫的行为和文化,至于这群巫,个别负责什么样的事务和责任,族人们并不清楚,而且卑南族不兴巫的信仰和崇拜,巫术对卑南族人而言,只是一种认识生命、认识世界、探讨生活文化的方法。

手编花环

卑南族的花环文化,令他们有花环族群的美称。对他们来说,花环就是人伦关系的媒介,一旦遇上活动,母亲要编织花环给孩子配戴,姊妹编给兄弟,妻子编给老公,一种情感的联系,也是文化的延续。[1]

参考资料 

  1. 下宾朗部落导览,卑南下宾朗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