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杭縣隸屬於福建省龍巖市。於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置縣,迄今已越千年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上杭縣位於福建省西南部,北接長汀縣連城縣,南界永定縣和廣東省蕉嶺縣,東臨新羅區,點擊查看詳細地圖西與武平縣接壤。地理座標:東經116°15′50″~116°56′47″,北緯24°46′02″~25°27′47″,總面積約2879平方公里。上杭縣地處武夷山脈南麓和博平嶺山脈之間,屬於「冬無嚴寒,夏無酷熱」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上杭縣城處於「客家母親河」——汀江中游的黃金地段,又因地形略似桃心,故素稱汀江之璀璨「明珠」。清末著名愛國詩人丘逢甲(祖籍上杭下都)目睹山環水抱、景色秀麗的杭城時,詩潮澎湃,寫下「東南山豁大河通,汀水南來更向東。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畫夕陽中」的壯美詩篇。上杭素有詩畫之鄉、山歌之鄉、木偶之鄉、將軍之鄉、建築之鄉、體育之鄉的美稱。[1]

建制沿革

唐大曆四年(769年),劃出龍巖的湖雷下堡(今永定縣下湖雷)置上杭場。宋淳化五年(994年)升場為縣,仍沿用場名,稱上杭縣。直至元、明、清三代均隸屬汀州,民國時先後隸第六、第七督察專員公署。新中國成立後,上杭縣先後隸屬龍巖專區、龍巖地區、龍巖市。

縣治初設於秇梓堡(今永定縣高陂鎮北山),曾先後遷至鱉沙(今白砂鎮碧沙坑)、語口市(今舊縣鄉全坊渡口)、鍾寮(今才溪鎮榮石村),最後於宋乾道四年(1168年)遷至郭坊(今臨江鎮),一直至今。縣治距省垣福州572公里,距龍巖市86公里。1987年以來,縣城規划進行3次調整,規劃區面積擴展為72平方公里。至2002年,縣城建城區面積達7平方公里,比1987年增加4.7平方公里,城區形成五縱五橫的主要道路布局,建成江濱公園和江濱廣場,人均綠地面積達9.4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29.2%,江濱園林城市顯現雛形。縣城空氣環境質量保持國家一級標準。[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上杭縣位於福建省西南部,北接長汀縣、連城縣,南界永定縣和廣東省蕉嶺縣,東臨新羅區,西與武平縣接壤。地理座標:東經116°15′50″~116°56′47″,北緯24°46′02″~25°27′47″,總面積約2879km2。

地形地貌

上杭縣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舊縣河以東屬玳瑁山脈主體,以西屬武夷山脈南段東側,大部分屬中低山、低山,少部分為丘陵。數座千米以上高峰聳峙,最高峰梅花山海拔1778m,地形切割較強,相對高差懸殊,一般相對高差200~800m,部分地區逾千米。山勢雄偉,坡陡谷深,植被十分發育;再則浮土掩蓋較多,露頭不連續,對開展地質工作較為不利。

水文環境

上杭縣水系發育,溝谷縱橫,總體呈樹枝狀展布。境內汀江長85km,支流有舊縣河、黃潭河、才溪、元豐溪、瀨溪、安鄉溪、下都溪[3]。

氣候環境

上杭縣地處武夷山脈南麓和博平嶺山脈之間,屬於「冬無嚴寒,夏無酷熱」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0.1℃,年雨量1646毫米,年日照時數1801小時,無霜期277天。春夏濕潤多雨,雨量相對集中。[3]

自然資源

野生動植物資源

境內植物資源豐富,群落複雜。已查明有管束植物184科734屬1628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25種,如南方紅豆杉、福建柏、長苞鐵杉等。

而在野生動物方面,全縣陸生脊椎動物30目78科362種。其中:兩棲類2目8科29種;爬行類3目10科40屬69種;鳥類17目40科198種;獸類8目20科66種;各類種數分別占全省種數的65.9%、60%、36.5%和60%,綜合占全省812種的44.6%,是野生動物資源較為豐富的縣份之一。

動物主要有:華南虎、雲豹、金錢豹、梅花鹿、黃腹角雉、蟒蛇、金貓、獼猴、短尾猴、穿山甲、水獺、靈貓、蘇門羚、水鹿、白鷳、紅隼、雀鷹、小鴉鵑、草鶚、虎蚊蛙、眼鏡蛇、眼鏡王蛇等。

土地資源

境內丘陵山地占79.9%,耕地占8.9%,水面及其它占11.2%,大致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勢從東北向西南傾斜。屬高丘低山類型,以高丘為主的地貌,境內以汀江水係為主,自北而南貫穿全縣。2008年末,全縣土地總面積4318540.2畝,其中農用地3941306.4畝,建設用地166579.3畝,未利用地210654.5畝。

水資源

上杭縣境內水系密布,各溪流呈樹枝狀分布,絕大部分屬汀江水系,流域面積50km2以上河流有26條,主要江河有汀江、舊縣河、黃潭河。汀江是福建省的四大河流之一,發源於寧化縣境內木馬山北坡,經長汀縣於回龍入境,由北向南縱貫全縣,境內河長105公里,有舊縣河匯入,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8.41億m3。舊縣河為上杭第二大河,發源於連城縣朋口畢華山南麓,經連城車頭入縣境內的南陽、舊縣,在臨城鄉九洲與汀江幹流匯合;舊縣河集雨面積1701平方公里,河長111公里,縣境內長度45.9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4.9億m3。黃潭河為上杭第三大河,發源於古田高寨山南麓和蛟洋大人崬,分別流至古田的蘇家坡匯合始稱黃潭河;經吊鐘岩入龍巖境,在橋下灘又折回上杭溪口、太拔、藍溪、稔田,至永定池溪鄉下河口與汀江幹流匯合。黃潭河集水面積1222平方公里,河長139公里,上杭縣境內長度98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1.78億立方米。全縣境內多年平均水資源量29.92億m3,人均水資源量為6193m3(約為全省人均的1.8倍);入境水資源總量為50.82億立方米;全縣可開發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4.12萬kw,至2007年,全縣已建成大小水電站229座,裝機容量20.3264萬kw。

礦產資源

上杭縣是全省為數不多的有色和貴金屬重要礦產地,資源相對豐富、礦種較齊全,遠景儲量較大。目前已發現有金、銅、鈾、稀土、鉬、鐵、錳、鉛鋅、石灰石、白雲岩、礦泉水和地熱等43個礦種。通過基礎地質調查發現有礦床(點)355處礦產地,其中金屬礦床(點)122處(大型礦床2處、中型4處、小型5處、礦點50處、礦化點61處),非金屬礦床(點)225處(中型礦床1處、小型3處、礦點205處、礦化點16處),能源礦產8處,已初步探明資源儲量的礦床(點)53處,潛在經濟價值數百億元。

區內已發現礦床、礦(化)點234處,礦種有42種,目前查明礦產資源量的有銅、金、鈾、石灰石、鉬、鐵、錳、螢石、稀土、大理岩、冶金用石英、磚瓦粘土、建築用石等13種。從查明的礦產資源量看,銅、金、鈾、石灰岩、磚瓦粘土、建築用石為縣內主要優勢礦種[4]。

區域人口

2016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為52.6萬人(公安口徑),其中城鎮人口18.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1991人,出生率為22.8‰;死亡人口2816人,死亡率為5.4‰;全年淨增人口9175人,自然增長率為17.4‰。全縣常住人口37.4萬人,城鎮化率45.8%(人口抽樣調查數據)。[4]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7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6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51.4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89.5億元,增長11.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3931元,增長8%。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8:54.8:32.4。

全縣財政總收入31.7億元,增長2.5%,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22.9億元,增長10.3%。財政總支出43.9億元,增長6.5%,其中教育支出9.7億元,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4億元,醫療衛生支出7.6億元。

第一產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59.7億元,增長3.9%。其中,農業產值23.1億元,增長3.5%;林業產值6.3億元,增長5.6%;牧業產值27.3億元,增長3.1%;漁業產值2.1億元,增長10.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9億元,增長5.6%。

糧食播種面積47.3萬畝,增長0.3%,其中稻穀面積41.7萬畝,增長0.2%;煙葉種植面積4.8萬畝,增長7.5%;蔬菜面積23.4萬畝,增長2.1%。全年糧食總產量19.8萬噸,增長0.8%,其中,稻穀產量18.3萬噸,增長0.6%。烤煙產量6950噸,增長9.2%。蔬菜產量34.2萬噸,增長2.7%。

全部木材採伐30.6萬立方米,增長8.6%;毛竹採伐781萬根,增長2.8%;篙竹採伐572萬根,增長2.1%。

肉蛋奶總產量9.5萬噸,比上年增長4.8%。肉類總產量9.3萬噸,增長4.6%。其中:豬肉產量5.9萬噸,下降0.2%;牛肉產量0.1噸,增長15.2%;羊肉產量0.03噸,增長24.4%。禽肉產量3.1萬噸,增長14.6%。蛋產量0.3萬噸,增長11.7%。奶類產量0.01噸,增長3.8%。生豬出欄74萬頭,下降0.2%,生豬存欄44.8萬頭,下降9.7%。

水產品養殖面積0.85萬畝,增長15.3%。水產品總產量1.2噸,增長10.4%,其中,淡水養殖產品產量1.03萬噸,增長10.1%;江河捕撈產量0.14噸,增長6.9%。

第二產業

全部工業增加值116.3億元,增長8.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0億元,增長8.5%。工業產品銷售率100%,比上年上升0.41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1.6億元,增長15.9%。其中金銅產業工業產值400.3億元,現價增長17.4%;有色金屬產業完成產值371.6億元,現價增長20.8%;能源精化產業完成產值28.3億元,現價負增長12%;機械產業完成產值8.2億元,增長0.6%;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完成產值12.7億元,現價下降3.2%;建材產業完成產值10.5億元,現價下降2.8%;紡織產業完成產值1.7億元,現價增長17%;光電新材料產業完成產值10.5億元,現價增長3%。

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0.1億元,增長14%,實現利潤-2.6億元,同比下降111.5%。

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35.1億元,增長6.8%。全縣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93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93.5億元,增長12.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993萬平方米,增長0.5%;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753萬平方米,增長29.1%。

第三產業

全縣房地產開發投資3.6億元,下降42.6%。其中,商品住宅投資1億元,下降50.2%。商品房銷售面積13.8萬平方米,增長12.7%;商品房銷售額6億元,下降3.5%。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7億元,增長15.8%。分專業看,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71.3億元,增長24.2%;住宿餐飲業營業額9.8億元,增長17.8%。全年限上企業實現零售額46.9億元,增長24.5%;限額以下企業實現零售額38.8億元,增長8.7%。

全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8.6億元。營利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7.2億元,增長25.3%。

全年接待遊客579.53萬人次,增長20.6%;旅遊總收入40.23億元,增長33.5%。[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全縣有幼兒班591個(其中公辦園383個班、民辦園208個班),招生6638人,在園幼兒19475人,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97.05%,學前一年入園率99.94%;小學56所,招生4696人,完成任務100%,在校生24670人;七年級招生3441人,完成任務100%,初中在校生10735人;高一招生2224人,完成任務98.2%,高中在校生6820人;職校1所,招生1123人,完成率為149.7%,在校生2896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27人;福建電大上杭工作站2016年招生233人,居全市縣級電大工作站第一。組織教師積極參加2016「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其中15節獲得部優課、36節獲得省優課、67節獲得市優課。在全市率先實施普通高中免費教育,2016-2017下半年免除本縣學籍公辦普通高中學生學費、課本費、住宿費共計859萬多元,受益學生6782人。

科學技術

全年組織實施省科技項目2項(農業和社發方面),獲得資助經費105萬元;組織申報2017年省級科技項目(2家企業申報省星火項目);福建龍氟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列入省、市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培育發展庫,6家企業完成2017年市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申報。全縣專利申請1607件,比上年同期增長36.14%,其中:發明專利318件,實用新型專利1065件,外觀設計專利224件;專利授權905件,比上年同期增長59.61%其中:發明專利24件,實用新型專利731件,外觀設計專利150件。全縣有效發明專利117件,每萬人擁有有效發明專利3.145件。

文化事業

全縣文體廣電事業單位1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2個,各種文化團體協會14個、體育協會19個。全年實施79個行政村有線電視聯網工程,全縣344個行政村(居)實現有線電視村村通;完成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實現16套中央、省、市、縣節目無線發射。舉辦「文化上杭2016群文十大活動」;舉辦「百姓演藝台」、「袁洪亮作品音樂會」、「族譜緣·客家情」文藝展演 、木偶戲《智取大名府》、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讓勝利的紅旗高高飄揚》專題文藝晚會等演出22場。全年舉辦客家講壇和紅色文化講壇20期,舉辦展覽、影視播放、徵文比賽、幼兒手工、經典誦讀等各類閱讀推廣活動近200場次。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編撰出版了「才溪籍開國將軍系列畫冊」;縣博物館編印了《雄關漫道鐵兒郎——長征路上的上杭子弟兵》宣傳冊頁10000份,專題片光盤5000個。客家族譜博物館舉辦「客家姓氏源流」專題展、「閩西文化景觀—古建築」專題展、「情滿汀江」和「綠葉對根的情義」、「鐵血長征—福建兒女長征史跡」和「青色草原—博爾塔拉民族風情展」等展覽。積極開展文藝下鄉、文藝演出進社區、進機關活動,全年舉辦木偶公益巡演50場;古田五龍民俗廣場全年組織演出100餘場;舉辦第11屆(東南)片區農民文化體育節,集中開展東南片區文物展覽和民間文藝調演;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全縣331個行政村全年放映電影共計3972場次;出版《百姓故事報》12期36000餘份。

衛生計生

全縣建立居民健康檔案505885份,其中電子檔案505058份,戶籍人口電子建檔率達135%;老年人規範健康管理52903人,體檢37700人;管理高血壓患者36507人、隨訪148995人次,管理糖尿病患者9602人、隨訪39726人次,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478人。建立健全新生兒出生報告制度,上報及時率達100%;完成基礎和加強免疫接種136252劑次,各苗接種率和乙肝第一針及時率均在90%以上。全縣各鄉鎮共報告法定傳染病367例,協助管理非住院肺結核病人218人。臨城、官莊、古田3個衛生院被國家衛計委確認為「2015-2016年度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農村衛生協會被中國農村衛生協會評為全國先進農村(基層)衛生協會。

全縣人口出生(不含補報)9374人,出生率為17.67‰,政策內出生8674人,政策符合率92.53%,出生性別比為114.26:100,較好地完成了2016年度計劃生育責任制目標。

體育事業

上杭縣少體校為福建省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訓練基地,先後為國家隊輸送了周金燦、余立志、林丹、劉麒鵬等一批優秀的羽毛球和體操運動員。近年,上杭籍運動員在各級競賽中獲得奧運冠軍1人次、世界大賽冠軍56人次、全國大賽冠軍63人次、省賽冠軍186人次。其中,林丹獲得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羽毛球男單冠軍。汀江上杭城區段是福建省水上運動中心,曾舉辦兩屆海峽兩岸高校賽艇龍巖邀請賽,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台灣輔仁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代表隊參加比賽。上杭被評為第二批「全國體育先進縣」。

全縣現有體育產業30家;體彩網店61家,其中新增郵政網點15個。積極向上輸送優秀運動苗子,向省拳擊隊輸送1人,向市體校輸送運動員17人;積極備戰省年度錦標賽,我縣少體校運動員斬獲金牌17枚、銀牌23枚、銅牌13枚;縣少體校「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順利通過國家體育總局評審。全年發放文體惠民卡3000餘張,積極舉辦「重走長征路」千人健步走、龍巖市(上杭站)第三屆羽毛球文化節、第11屆(東南)片區農民文化體育節、第八屆中華長壽杯足球賽、中國廣場舞民間爭霸賽等體育健身活動;本年度培養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3名;補助19個單項協會活動經費57萬元(每個協會每年3萬元),指導各協會開展各類體育比賽及健身活動80餘次。

人民生活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9,比上年上漲1.9%,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2.6%,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6%。

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登記失業率2.66%。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025人,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316人,共幫助435名城鎮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再就業,共受理審核通過69名創業者共727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申請。失業保險參保人數5.3萬人,共徵收失業保險基金1177.36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701.17萬元,代繳醫療保險費148.57萬元。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801人,其中已為貧困勞動力開展家政服務員等職業技能培訓71人;組織開展創業培訓班7期,培訓209人,其中創業培訓貧困戶24人。

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單位1956家,企業參保人數49752人,徵收基金19494.78萬元;離退休人數6167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21%,支付離退休費15490.28萬元。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單位295個,參保職工覆蓋人數達到14325人(其中:執行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11433人,執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2892人),徵收基金24796萬元,統籌退休人員5356人,按時足額發放養老保險待遇23905萬元,代發放離休人員72人離休金637萬元。

全縣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5.4萬人,徵收基金1668.48萬元,增長3.98%;支付355起工傷保險1247.4萬元。生育保險參保職工3.9萬人,徵收基金667.39萬元,支付生育保險748.65萬元。城鄉居民參保繳費人數15.04萬人,繳費率96.1%。平均每月領取養老金人數6.88萬人,發放金額共9725.57萬元,發放率達100%。其中,領取喪葬補助金人數2402人,發放金額共513.8萬元。全縣共有被征地農民19384人,月平均發放人數4752人,全年共計發放被征地養老保障金859.79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42.96萬人,參保率99.9%。人均籌資標準540元,徵收基金2.33億元;補償65.5萬人次,補償金額1.96億元;其中住院補償6.8萬人次1.6億元;普通門診補償44.3萬人次0.1億元;門診特殊病種補償14.5萬人次0.24億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5萬人,徵收基金2.1億元;核報醫療費5329人次,辦理門診特殊病種3412人次。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19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4元,增長9%。

環境保護

2016年10月,我縣通過國家生態縣考核驗收。全年縣城區、縣工業園區、蛟洋工業區空氣環境質量均達到或優於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達標率100%。汀江(上杭段)澗頭水站、水西大橋、李家坪大橋和南蛇渡大橋4個省控考核斷面中,澗頭水站、南蛇渡大橋目標水質達到Ⅲ類,達標比例為100%;李家坪大橋、水西大橋斷面目標水質達到Ⅱ類,綜合水質總體評價為Ⅱ類,達標比例為100%。市控斷面城頭坪、清陵塔水質目標為達到Ⅲ類水質比例50%以上,城頭坪斷面水質達標率為50%,清陵塔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聲環境質量達到或優於二類區域環境質量標準。全年共審查環評項目93個,其中登記表審批項目45個,報告表審批項目35個、報告書審批項目3個、審查上報類10個。環保竣工驗收合格項目51個。准予發放排放污染物許可證的項目共11個。[6]

歷史文化

上杭客家正月習俗

正月,又稱陬月、端月、孟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而正月初一,就是我們說的「春節」,被稱為「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個早晨。古稱「三朝」,即「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又稱作「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日之元」。從殷商起,就將月圓缺一次為一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時算起,謂之「元旦」或「元日」。

上杭的正月習俗應從大年初一開始。初一是春節正日,從這一日開始進入歡度春節的高潮。客家人是很注重初一開門習俗的。當"年三十夜"(即除夕)合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後,長輩給晚輩分發「壓歲錢」,便敬天神、放鞭炮、點歲火、守歲,「關大門」入睡。

年初一凌晨就要起來"開門"。"開門"是一年當中的頭一件大事,帶有"兆頭"之意,預示着新的一年裡運氣的好壞,所以是一項很莊重的儀式,多由年紀大的長輩來做。按傳統習慣,"開門"是有時辰、方向的,按各個年份的"通書"(即黃曆)所載的具體時辰開大門,朝大吉大利的方位敬天神,以示"開門大吉","迎財神",祈求新年合家平安,萬事如意。供品也是有講究的:上供時米中要插12雙筷子,12根大蒜(閏年各加一),放黃紙錢、白紙錢、桔子、柚子等,有的還有銀元,取"有財有食"之意。放鞭炮卻是開門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活動。各家各戶都早早準備了又長又大的炮仗,大有比長、比多、比響的勢頭,因為事後大家會議論誰家鞭炮打得久、打得響。初一清晨,鞭炮不息,此起彼伏,熱鬧非凡,一早就把熱騰騰的過年氣氛烘托出來了。各家各戶的門前硝煙瀰漫,紙屑滿地,穿着新衣的小孩成群結隊在硝煙中撿鞭炮,不時發出"有呀!"、"好多啊!"的吉利聲,逗得大人們臉上笑成一朵花。

開過門大家都起床後,晚輩要先向長輩"拜年"說上幾句祝長者健康長壽的吉利話,長輩也祝孩子們"快高快大"、"學習進步"等吉語。之後,便是早餐,有的吃素,有的吃葷。素餐主要有團圓湯丸、紅棗、花生、糯米甜飯等,也有用芹菜、蘿蔔絲等煮米茶吃。上杭等地食葷者,一定有一盤白斬雞和一碗"長命菜",家中最長者和最小者吃雞腿。還要斟上酒,意味一年伊始,有酒有肉,"有吃"的吉兆。無論葷食、素食都不吃粥,且不能喝米湯,俗稱"初一喝湯,出門下雨"。

初一這天禁忌頗多。說話要格外謹慎,逢人只說吉利話。同時忌打破杯碗,如有人打破了,就要連聲說"開萬金!開萬金!"因為客家話"碗"與"萬"諧音。還忌掃地,若掃地則認為會把"財氣"掃掉。而且還禁忌下地幹活,不洗衣服,不挑水,不做針線活等,以象徵新年不至"辛苦"、"勞碌",以寄託祈福之意。就連早飯也都不煮的,因為年初一不能笊飯,只把除夕前一天用大飯甑笊的"歲飯"熱了吃,這叫做"吃壓歲飯",表示"歲有餘糧"。

在上杭鄉村年初一不出遠門,不請客。而在城區年初一一大早就走家串戶拜年,每戶家裡都備有桔餅湯,茶、酒、糖果、水果、香煙和下酒的腊味、滷肉等食品;上門拜年,主人就會笑吟吟地敬上一杯桔餅湯,口稱"吃了吉吉利利,萬事如意"。至親者,還要給主人最老的或最小的紅包,小孩上門,主人要給紅包、桔子或糖果以及雞腿。

此外,初一,"敲鑼打鼓"是鄉村主要的娛樂形式。無論長輩、晚輩,都湊在一起,圍坐在門坪、曬穀坪、井台邊或眾家廳堂打鑼鼓,用喧鬧的打擊樂器來營造節日歡快、熱烈的氣氛。

在中都鎮陳和村張坊還流行賽銃的活動。在大年初一的這天,大家拜年結束後,張坊的人來到劉田驪於溪對面的凹上村舉行一整天的賽銃活動,比賽雙方輪流放銃,雙方可在比賽過程中互相對罵,乃至損壞對方的門樓、祠堂等也不傷和氣,人們反認為會更加興旺發達。

初二"轉外家"。客家人稱初二為"年下日",可以出門走親戚、做客了。特別是做媳婦的有"轉外家"的傳統習俗。這一天,媳婦們都穿着打扮一番,回娘家去探望父母兄長。如果是新婚不久的一般都與丈夫雙雙同去。去時要帶上雞腿、果包,以孝敬父母親。在上杭初二開始,各家分別宴請"姑婆大姐",請"新年飯"。而在閩西客家卻有"新正祭墓"的習俗:各家各戶紛紛備上三牲、香燭,上祖墳掃祭。比清明掃墓顯得更普遍,更隆重,體現出敬祖念宗之情。

初三為"窮日"。客家人把初三稱為"窮鬼日",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一般都不出門訪親辦事。

初五"開小正"。也叫"出年界"。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再次敬天神、放鞭炮。種地的這一天開始干農活;開店的就開店門營業,圩市買賣也熱鬧起來。

初七"人日"吃"七種羹"。"七種羹"是取芹菜、大蒜、蔥子、韭菜以及魚、肉、米粿等七種菜放在一起煮,初七早上全家一起吃。取意是:吃了芹菜更"勤快",吃了大蒜會"划算",吃了蔥子更"聰明",米粿寄團圓之意等,實際上是借菜寄以美好祝願。

元宵節前"迎花燈"。客家地區正月的主要娛樂還有燈會和廟會。有的地方按姓氏在傳統的固定日子裡,舉行各自的燈會。燈節里有舞獅舞龍,還有船燈、竹馬燈、魚燈等。在上杭有兩種鮮為人知的燈,那就是淮土淮陽村的"高棚燈"和治平高地村的"文武燈"。傳說高棚燈(也稱高燈)是皇帝恩賜的,如一座正方高樓,總體8米以上高度,用竹子做成框架,紙糊起來,正面排着各種形狀的鳥燈,有上百隻之多,晚間每隻鳥燈里都點上白蠟燭,主體內也點蠟燭。底座上標着"聖旨"二字。整檯燈氣勢宏大,光彩奪目。而"文武燈"是宋代傳下來的共16盞,其中有華蓋燈、朱筆燈、令旗燈、令箭燈、關刀燈等,工藝精巧,立體感強。表演方式為:團伙陣、龍門陣、回門陣、八卦陣等古戰場中的陣法。迎花燈時,親朋好友都去做客,主人備酒菜招待,熱鬧一番。

十五"開大正"。客家人稱"過上年"。此日起各種生產、經營活動全面恢復正常。這一天和各地一樣慶元宵節,家家戶戶又是殺雞買肉,慶祝一番。上杭客家人最普遍的是吃"松圓"(以豆腐、地瓜粉、豬肉、冬筍等烹製而成)。寓意一年光景寬寬鬆鬆。晚上觀燈娛樂鬧元宵。

"交春",隆重的"接春"活動。客家人很看重"交春",有"交春大過年初一"之說。此日迎春牛、飲春酒、吃松丸,很是熱鬧。這一天,家家都敬天神、田頭伯公。敬祀時備上一株整棵的青菜,寓有迎春(青)之意。因為"立春"表示春天的開始,而迎春則是客家人祈求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心態反映。

正月初一拜年、占歲、聚財,初二祭財神,初三燒門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初五祭財神、送窮、十五元宵節。

客家結婚習俗

上杭各地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係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客家社會雖不免亦存在重男輕女的陋俗,但總體上,男女關係還是較平等的。如,客家婦女與男子在家中同樣力作。因此,女子在娘家時,與兄弟平等;出嫁時,父母重視其婚嫁,夫家也必須按傳統禮節,循規蹈矩,才能娶得好媳婦。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禮」。隨着社會的變遷,雖有更改,但大致上還是參照舊制辦理。六祀儀式:「說親,送定,報日子和送聘金,盤嫁妝,接親與送親,拜堂與吃麵碗雞」。和古之"六禮"大同小異。婚禮儀式中,仍有鬧房,圓房等舊俗。

說媒:過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歲以後就可托媒人說媒,介紹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說,也有女家請媒人先訪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兩家通過媒婆說合,如雙方都有意,就約定時間「看妹子」。

寫庚帖:雙方同意後,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後,各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衝相剋,就寫出庚貼(俗名婚單),各置於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貼送還女家)。

編紅單:也稱「開紅婚帖」,或叫講財禮。由男方父母、宗親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將男方要送給女家的財禮開具出來。紅單中有的還要寫上回婿禮品,如帽、銀花、衣服、鞋、襪等。開紅單過程中,雙方會討價還價,最後協商敲定。紅單開完後,男女雙方還要交換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後男方來人在女方家吃完中午飯回去。

定親:也叫「大壓」,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確定下來。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豬頭、魚、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場。吃完中飯後,女孩子要出來見面,稱男家父母為爸媽,兩家父母相互稱親家、親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時間有的在「大壓」前,有的在「大壓」後,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親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幾人,不帶禮品,就是帶一點,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擇定過門日子,包括新娘出門的日子、時辰,到男家後歸門的時辰,此外女方裁紅衣、男方鋪床的日子也要同時擇定。

送菜和抬嫁妝:新娘過門前一、二天,男家要請宗親將紅單規定的聘禮和魚、肉、禽、麵條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來時就把妝奩、家俱等帶回男家。

迎親:也叫接親或過門。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親,有鼓手樂隊,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轎的,有燒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廟宇、社公燒香),一個挑擔的,一頭挑帶路雞(一公一母),另一頭是酒和松明,一個女的要帶上新娘穿的衣服,還有扛木篋的二人,要扛去魚、肉、酒、糕餅、香煙、鞭炮、蠟燭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坐轎,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權代表,隨帶紅包一、二十個。

接親的人到女家後,先吃點心,然後由女家二人帶着到祠堂燒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設宴請客,稱起嫁酒。

新娘動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時或卯時,越走天越亮,象徵走向光明,再者是晚上出門,也不會碰到孕婦、抬棺材等認為不潔和不吉的事。迎親隊伍前面是打燈籠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轎在中間,後面是接親的人。

新娘到達男家,如還不到所規定的入門時辰,就要在大門口坪上或在門外旁邊房子等候。入門一般是早上七、八點或八、九點,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門時辰,新娘要踢轎門,由男方的伴娘將新娘牽出轎,然後在大門口「過火堆」,新娘從用杉毛(杉樹枝)燒起的火堆上跨過,才進大門。

拜堂:新娘在鼓樂聲中進到大廳以後,就開始拜堂。大廳擺設香案,東邊站父母、長輩,西邊站外戚,北邊站房親,南邊站小輩。拜堂前,男方外家要給新郎掛紅,用五尺長的紅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紅五尺長,一心拿來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貴子,早生貴子中個狀元郎。」拜堂時,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禮生呼: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夫妻對拜,新郎新娘便依禮一一作揖。

最後是親戚見面,要給新娘紅包。拜堂畢,伴娘用紅羅將新娘牽進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聲中從房門口向大廳撒喜糖。然後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盤捧上一隻雞,邊端酒邊講:「團團圓圓,璧合珠聯」、「觀音送子,早生貴子」、「夫妻和好,白頭到老」。

中午辦酒席,吃婚宴,用高升炮邀客,兩響炮每半小時放一次,酒席開始入席時放三響。接着由禮生報名單,一桌二個上席,按輩份和親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後其他人隨便入席。男女賓客分開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鬧房:一種在大廳鬧,一種在新房鬧,也有先在大廳鬧,後到新房鬧。鬧房期間,鞭炮隔幾分鐘放一次,一直鬧到午夜方停。

回門:也叫「轉門」。一般是婚後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來請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一般為七到十四人,吃罷午宴,當天回來。

送滿月:結婚後一個月,新娘娘家要來送滿月,同時送來小雞、蔬菜、種子、谷種、豆子等,示意五穀豐登,財丁興旺。

民間文化

大成樂舞是祭孔大典的廟堂樂舞,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形式。是專為「祭孔」時所表演的樂典和舞系。祭孔是「華夏民族為了尊崇與懷念至聖先師孔子而在孔(文)廟舉行的隆重祀典,兩千多年來從未間斷,成為世界祭祀史、人類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蹟。」祭孔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後第二年),魯哀公成為「祭孔第一人」,孔子故居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孔廟」。隨着歷代帝王對孔子的褒揚與追封,「祭典儀式日臻隆重恢弘,禮器、樂器、樂章、舞譜等也多由皇帝欽定頒行。」明初,由中央頒布《大明會典》,祭孔有一套規範樂典和舞系,「已達到帝王規格」。到了清代,頒布了《大清會典》祭孔「達到了頂峰」,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後八次祭孔」。從此,「祭孔大典」被稱為「國之大典」;「大成樂舞」成為「舞中規格最高」。

據清光緒乙酉仲冬月鐫《上杭縣學釋奠儀制錄》(上杭孔廟尊經閣藏版)記載,上杭孔廟始建於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每歲春(二月)秋(八月)二祭」。據載上杭縣最後一次祭孔是在1947年8月。後因局勢動盪而停祭,至今末恢復。

祭孔儀式莊嚴隆重,祭之前三日,承祭官、職祭官及執事者「皆沐浴更衣並齋戒」(做到「八不」:不飲酒、不茹葷、不弔喪、不問疾、不聽樂、不理名、不判署、不穢事)。祭之當日,正獻官、分獻官、陪祭官各穿禮服(原為古典祭服,民國後改為長袍馬褂)觀演大成樂舞。

據地方史料記載及耄耋老人回憶,上杭祭孔時,上香行獻禮後,禮生恭捧《祝文》(即頌詞或歌詞)於正獻官(知縣或縣長)……旌生則揮舞旌幡……歌生各執笏板高聲吟唱……樂隊合奏「中和」韶樂……舞生聞樂而手舞足蹈。大成樂舞正是祭孔儀式中的舞蹈,分「寧平」、「安平」、「昇平」三節。樂舞生86名(最多達118名),舞蹈動作有衡(平衡)、落(停定)、拱(拱手致敬)、呈(呈上、呈送)、開(張開、開列)、合(合攏、會集)、相(坐、立等姿態)、垂(垂手恭敬)、交(交叉動作)等。

「是日上午零時舉行祀孔大典。縣長齊登萊主祭任正獻官,林志光幹事長、陳奮飛副參謀長、羅師昌教育科長任分獻官。」主祭誦讀《祝文》:「大哉孔子,先覺先知,與天地參,萬世之師……」樂隊齊奏「中和」雅致之八音古樂(金、石、土、木、革、絲、竹、匏共8類105件樂器),其中編鐘、編磬為「金石樂」,是「古代宮廷雅樂的標誌和代表「。大成樂「謙遜禮讓,立德立容」,是全國「祭孔」中的統一舞蹈,各地大同小異。在祭孔大典中,各地都有初獻、亞獻、終獻三次獻禮,都要跳佾(yì,樂舞的行列)舞,上杭「祭孔」亦遵循此規。據有關史料記載:佾舞有文、武之分。跳文舞者,手持龠(yuè)翟,跳「羽舞」,「代表着垂衣裳,行拱手禮就可以平治天下」;跳武舞者,手持干戈,跳「干舞」,「代表着放棄武攻,求得平和」。凡文、武舞均講究「造型」:一個舞蹈造型,代表一個字。歌生唱一個字,樂生奏一個韻,舞生跳一個動作。舞姿剛勁舒展,具有漢雕之美。」從初獻、亞獻到終獻,每次獻禮均有三十二個舞姿,全場合計有九十六個舞姿。舞蹈中的手勢有起手、垂手、出手、拱手、挽手;步子有進步、退步、停步等。舞姿動作的含意是:屈身出手下伸為「授」,再屈身出手上舉為「謙」,出手兩肘拱手齊心為「揖」,低首屈身至地為「拜」,屈膝至地為「跽(jì)」,點首為「叩頭」。全套「大成樂舞」體現了中華古典禮儀之隆重、端莊、祥和、安泰。

上杭客家舞獅

上杭客家舞獅相傳始於漢代,盛於宋。獅是百獸之王,腳下有八卦印,能消災去病,被人們所神化、崇拜。相傳獅獸在京城城門護衛,因它吃多拉多又髒又臭,被皇帝下旨放走。後京城瘟疫流行,皇帝聽從軍師之勸,請彌陀佛前去帶回獅子,彌陀佛帶上皇帝寶扇,靈芝草前往收伏獅子,天下因此太平。

起源的另一種說法是:宋仁宗登基時,百獸都來朝拜,唯獨獅子未來。當獅子受到譴責後,便逃到大山中去了,於是皇上派宰相之子馬力到武夷山取回了靈芝草,後又請高僧用靈芝草與寶扇去誘獅子。獅子隱蔽在岩石下,無法誘出,高僧便請仙道去誘獅出岩。用仙帚和靈芝作誘餌,最後將獅子擒了回家。還有一種說法是如來佛指派文殊菩薩去降服金睛獸皈依佛門的故事而編的一種民俗表演。

民間據此經過多次整理加工,便形成了各地舞獅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舞獅隊一般由10至20人組成,在表演上可分「文獅」與「武獅」兩種:「文獅」主要刻畫獅子溫馴的神態,有搔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勇猛性格,有跳躍、跌扑、登高、騰轉、踩球(滾繡球)等動作。

過去上杭城鄉各姓氏宗祠多設有武館,而舞獅是武館的一項重要活動。舞獅有兩種形式:一種稱「舞雙獅」(又稱「舞黃獅」);一種稱「舞單獅」(又稱「舞青獅」)。前者屬「文獅」,富於諧謔,後者屬「武獅」,突出武功。舞獅的表演套路因「各師各教」,城鄉各地稍有差異,但大致差不多,表演時,獅子由兩人操縱,一人掌獅頭,一人夾獅尾,另有一人戴面具(俗稱「大面」或「大頭婆」),身穿艷麗翻毛背夾,束腰,手執蒲葵扇或竹葉枝(即靈芝草),逗獅之起舞。舞獅之人,習技擊,擅武功,兼作拳術刀棍等表演。整個表演妙趣橫生,貫穿了「大面」逗引獅子的有趣過程,有情節,有戲耍,有笑語,有高潮,尤其充滿戲劇性的動作。

其表演程式有逗獅、蹲獅、座獅、量獅身、抓蚤子、搶草、走場、趕獅、食草等動作,逗獅者開頭要「走四口」,即東南西北各走一遍:進三步半、退二步半。舞完後舉行武術表演,按「獅—拳—棍—耙頭—勾刀—凳花—跳桌角—拆拳—對陣(雙人)」的次序進行。而單獅則由武功高強者單獨表演,在四方桌上表演,有彌陀、猴子等互相戲耍,表演武功技巧,舞獅隊每到一地表演之前要先拜神佛、祖宗牌位,入村後要先拜灶君,受拜方要燒香、放鞭炮、賞紅包,然後到大坪中表演。舞獅時,全場用「獅鼓」鑼鼓伴奏,主要有鼓、沙鑼、大鈸、小鑼等。鼓點鏗鏘有力,節奏感極強,且富有力度,可分為行鑼、獅鑼、拳鑼幾種。

舞獅的服飾道具製作比較講究。獅頭、身、尾全套,大面頭套,小面(猴子)面具二個、長衫一件、猴子青黃服裝各一套,齊眉棍、長棍6-8條、鉸鏈棍、大刀、耙頭、鈎刀、盾牌、刀劍、統一服裝十二套、破扇子一把、竹枝一束、八仙桌1-3張。

舞獅是一個很好的健身活動,一個獅隊就是一個武術團隊,有習武健身的效果。近年來,由於年輕人忙於創業賺錢,只有老一輩人還懂一些技術。活動大不如前。目前,傳承人有藍溪覺坊廖太泉、黃潭村溫華茂、湖裡村劉家富、茶地鄉溫太忠、吳淑仁、白砂扶福村龔松生、中都睦村丘則勛、興坊黃楷武、泮境鄉院康村吳振昌、彩霞村黃廣榮、黃洪吉、蛟洋再興村張煥梁、才溪下才村林春城等及中都古基村的女子舞獅隊。

上杭漢劇

上杭漢劇源起清中葉,是外江戲進入閩西與地方音樂融為一體形成的富有特色的地方劇種,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1953年,上杭城關有業餘漢劇團,1958年成立上杭縣漢劇團,至1988年解散。現今尚有業餘漢劇表演活動。演出劇目主要有:《紅書寶劍》、《十三妹》、《狀元媒》、《林昭德》、《百里奚》、《送京娘》、《梅玉配》等幾十個劇目。

其音樂唱腔以西皮、二黃板腔體各行當唱腔為主,也演唱崑曲和《瓜子》、《賣雜貨》等民間小調。角色行當齊全,生、旦、淨、末、丑各有其表演程式和基本功唱腔,如:黑淨唱念用炸音、紅淨唱念用鼻音、喉音稱「雙夾雪」,小生、花旦、青衣唱念用小喉音等,唱腔優美動聽、豐富多彩。服飾道具也比較講究,主要有:五色袍,甲,靠,小生衣,旦裝,刀、槍、劍、戟、弓箭、錘、須、靴,以及文房四寶等。

伴奏樂器分文片和武片而不同,文片有吊規(頭弦)、提胡、揚琴、琵琶、小三弦、大提、嗩吶、笛子等民族管弦樂器;武片有班鼓、小鼓、大鼓、大鑼、大鈸、小鑼、小鈸、板、銅鐘等,其中大鑼、吊規、提胡、小三弦屬漢劇的特色樂器,不可或缺。

以前,上杭漢劇演出活動以上杭縣漢劇團為主,臨江、中都等鎮及步雲鄉梨嶺村、馬坊村有業餘漢劇團。1988年縣漢劇團解散後,全縣劇團活動走入低潮,如今只有鼓樂班中還有漢劇吹唱,頻臨滅絕。

客家船燈歌舞

客家人舞「船燈」,是為表達「接豐收、慶太平、度佳節」之喜慶之情。雖然戲名帶着「船」字,但並不在水裡表演,如北方的「走旱船」,但表演方式不同。

關於船燈的起源,傳說清朝乾隆皇帝有一回喬裝巡遊江南,來到福建沿海某地時,投宿於一漁船上,船夫和其孫女倆盛情接待。閒聊之中,乾隆皇帝獲悉漁家飽受漁霸欺凌,不得溫飽,動了惻隱之心,特贈夜明珠一顆,還親筆題贈「漁家樂」金匾和「聖旨」金牌各一懸掛於船頭,在金匾下兩旁各豎龍柱,以示威嚴,並把夜明珠掛上船尾。爾後,漁霸不敢再欺凌漁家,漁家因有夜明珠之光,不論風雨黑夜,均可出海捕魚。後人根據這一傳說,設計出「船燈」歌舞表演。

「船燈」舞主要反映客家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一般由三人表演,一人藏於船艙操縱船隻,船頭有艄公,船尾有船婆。一男一女在船頭船尾表演,通過三人高度默契的系列化動作,傳神地表現了「江上行船」的藝術效果。小船一路劃來,上灘、下灘、觸礁,拉船划槳,前後呼應,間插雜科打諢,常常令人忍俊不禁,給節日增添許多喜慶的氣氛。船燈的曲調十分通俗,常以《八板頭》起奏,《漁家樂》為主歌,穿插演奏《十二月古人》等幾十種小曲。吹拉起來順手,唱起來也流暢。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常常會為船燈配上新詞新曲,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等,深受群眾歡迎。

舞「船燈」所用之「船」,一般用竹、木製作,燈架長7尺左右,高約5尺,外面用色紙、花布,紮成花鳥蟲魚等裝飾。伴奏樂器主要有二胡、揚琴、笛子、六角琴等,服飾是用紅、白綢緞布料,做成男、女各一套,漢裝,鮮艷好看。

「打船燈」歌舞表演,上杭各鄉鎮均有,一般在節日或喜慶時演出,但由於年輕人不喜歡扮演角色,均由中老年人上場,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船燈表演質量的提高。

上杭特產

上杭為全國烤煙出口生產基地,南方林區重點縣,省苧麻、青梅生產基地之一。農副產品有稻米、松脂、香菇、土紙,橄欖、金橘,茶葉、筍乾、藥材,兔毛,特產上杭蘿蔔乾,「杭梅」馳名中外,畜禽良種官莊花豬、河田雞。

簸箕粄:又名「卷粄」,將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舀入直徑約三十公分的圓形簸箕內,左右搖動使米漿均勻,再入鍋用猛火蒸。約五分鐘後將蒸熟的薄薄一層米漿揭下,把炒熟的肉絲、韭菜、豆芽、鮮筍、蝦米、香菇等餡放入,捲成筒狀,與油條相似。簸箕粄細嫩可口,多食不膩。

肉甲子:「肉甲子」又稱「一口香」,狀與餃子相似,選料精細,皮質是用上等大米浸泡在米果柴樹(又名倒吊樹)灰水中,磨成漿水後在熟鍋中攪拌煮成淡黃色的灰粄皮子。餡心選用嚴格,新鮮瘦豬肉切片搗爛,配之以特產香菰絲、冬筍碎絲(無冬筍季節用鮮嫩筍乾或甜麻筍),油炸尤魚絲、少量切細的蔥白,佐以上等醬油等調米,加微量薯粉和合,製成餡心裹在包皮中,捏成一個個橢圓形鼓脹脹,一隻大小繡花邊圖案的包子,裝入蒸籠中,大火蒸十五至二十分鐘,熟了端起。表皮光亮富有彈性,裝入碗中加少量新鮮豬或芝麻油,乘熱吃之,皮滑肉香,脆口多味,風味特佳。上午九、十點鐘,沿街各家飲食店和小攤上,品嘗肉甲子的遠近來客,熱鬧非常,個個吃得歡心。[7]

風景名勝

古田會議舊址

古田會議紀念館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是介紹古田會議歷史及其意義的專題革命紀念館,建於1964年。全館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擁有館藏文物11000多件,其中珍貴文物2000多件,為福建省文物數量最多的革命紀念館。陳列館建於1972年,有10個陳列室;陳列展覽展線長306米,展出文物400多件,內容分為三部分:一是古田會議召開的歷史背景、二是光輝的古田會議決議、三是古田會議永放光芒。

古田會議紀念館為市屬副處級事業單位,現有編制40人,工作人員60多人,下設文物資料科、陳列宣傳科、保衛科和辦公室,管轄古田會議會址、中共紅四軍前委機關暨紅四軍政治部舊址耕心堂、紅四軍司令部舊址中興堂、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寫作舊址協成店、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文昌閣、中共閩西特委機關舊址樹槐堂、紅軍哨所舊址文光閣等7處文物保護單位。

40年來,古田會議紀念館始終堅持高舉革命傳統教育的旗幟,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累計接待觀眾400多萬人次,其中包括胡錦濤、江澤民、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等4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先後被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首批十大優秀社會教育基地」、「全國首批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福建省一級達標紀念館」等殊榮。 

才溪紅色景區

才溪紅色景區位於上杭縣城的東北部,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曾榮獲「中央蘇區模範區、模範鄉」的光榮稱號。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有3400多人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占青壯年總數的80%,1000多名革命志士英勇犧牲,40多位烈士是團級以上幹部。1955年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將軍10名,副部級幹部4名,地師級幹部17名,因此才溪鄉被譽為「九軍十八師」的將軍之鄉。毛澤東同志堅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觀點,曾三到才溪,寫下著名的《才溪鄉調查》。

梅花山中國虎園

上杭縣步雲鄉境內的梅花山位於武夷山脈南端與博平嶺間的玳瑁山麓,山巒聳峙,綠海無邊,層林疊翠,薈翠了許多珍貴的生物資源與物種,有「神奇的寶山」、「生物物種基因庫」、「珍稀動物避難所」、「地質博物館」等美稱。又因其所處的緯度是世界上環沙漠帶,被譽為「回歸荒漠帶上的綠色翡翠」,它與雲南的西雙版納,廣東的鼎湖山同稱為「北回歸三寶」。梅花山上有兩件珍寶足以代表其獨特的地位:一是被列入世界瀕臨滅絕物種之一的華南虎,二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紅豆杉。

中國虎園位於梅花山自然保護區的邊緣,總面積331.6平方公里,是以開展華南虎人工繁殖、半野化、野化、野化豢養,保護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為主體,以森林景觀為基礎,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生態旅遊和獵奇為一體的多功能森林植物園。

設有華南虎野化繁育豢養區、珍禽區、梅花鹿區、獼猴區、森林植物園區、尖峰頂、和人堂、天訴池及森林浴場。

文昌閣

在上杭縣蛟洋鄉的319國道旁,一座歷經200多年風雨高大而宏偉的寶塔式樓閣建築,如今依然傲立於梅花山麓,這就是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文昌閣。

文昌閣由主閣、天后宮和五穀殿組成。主閣通高21.33米,外觀六層,實為四層。一至三層為四方形,四層以上為八角形,磚木結構,攢尖頂,葫蘆剎。

主閣始建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歷時13年乃成;左側天后宮、右側五穀殿分別建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光緒十六年(1890年)。整座主閣最初沒有使用一枚鐵釘或其他鐵質固架物,而是採用穿斗木和懸臂樑式構架。建築人員用圓形或方形巨木構架時,採用了八卦原理,具有很強的防震能力,特別是頂層構思巧妙的懸柱式構架,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數學、力學、美學和地理學原理的科學運用。

閣門額頂橫刻楷書「鳳起蛟騰」四字,圍牆大門陰刻一副對聯:「蛟得雲雨洋遠拓,文光牛斗閣長輝」,暗蘊「蛟洋文昌閣」之名。當地百姓最初建造此閣時,主要是為了祈求文運昌盛、健康平安和五穀豐登。國內許多知名建築專家參觀文昌閣後,對其建築風格都給予了高度評價,讚賞不已。

文昌閣也是閩西革命鬥爭的重要歷史見證。1928年6月,傅柏翠等人在這裡領導發動了閩西四大暴動之一的蛟洋暴動,揭開了上杭土地革命鬥爭的序幕。

1929年7月,毛澤東、賀子珍、譚震林、曾志等人代表中共紅四軍前委又在此指導召開了中共閩西「一大」,由毛澤東親自修改審定並在中共閩西「一大」會上通過的政治、土地等問題決議案,不僅對閩西的革命鬥爭起了重要指導作用,為中央蘇區政府的立法等工作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外,中共閩西「一大」在文昌閣的勝利召開,也為古田會議的成功舉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0]。

梅花山

上杭縣步雲鄉境內的梅花山位於武夷山脈南端與博平嶺間的玳瑁山麓,山巒聳峙,綠海無邊,層林疊翠,薈翠了許多珍貴的生物資源與物種,有「神奇的寶山」、「生物物種基因庫」、「珍稀動物避難所」、「地質博物館」等美稱。又因其所處的緯度是世界上環沙漠帶,被譽為「回歸荒漠帶上的綠色翡翠」,它與雲南的西雙版納,廣東的鼎湖山同稱為「北回歸三寶」。梅花山上有兩件珍寶足以代表其獨特的地位:被列入世界瀕臨滅絕物種之一的華南虎,被稱為活化石的紅豆杉。[8]

參考文獻